多年前,一位文人在遭受了巨大的羞辱后忍辱负重,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此后的年这部著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录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录诸侯国和汉代诸侯)、七十列传(记录重要人物)、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录典章制度),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后人无法超越,也难以企及,而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汉武帝时期的网红史官司马迁——初中课本般的评价结束了。《史记》为24史之首,它记录了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约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第一部百科全书,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刘向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在《史记》之前中国的历史记载只有两类文体:其一为编年体,即按年代记录历史,其中最出名的编年体史书有《春秋》和《左传》,其二为国别体,即按国家记录历史,其中最出名的国别体史书有《战国策》,而《史记》开创了中国史传文学的先河——首部纪传体通史,即按人物来记录历史。这一点对于中国后续的史书影响极大——24史皆为纪传体,只不过《史记》为纪传体通史,而其余的均为纪传体断代史,即以一个朝代为断档,只记录一个朝代的历史。《史记》与其他史书虽然都列入24史,但细细品来,仍有很大的差距。第一,《史记》书中的历史记录充满了爱恨情仇,这一点在其他史书中未曾体现。史官记录历史,仅仅做到客观、公正即可,对于史官本身的感情抒发是不做要求的。但是司马迁在编写《史记》的过程中掺杂了强烈的爱恨之情,尤其是在描述悲剧人物(以《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为例)时,司马迁的描写可谓荡气回肠、慷慨激昂,另无数阅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第二,《史记》在记载时充满了浓烈的文学色彩。以著名的《鸿门宴》为例,文中的“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等大量细致性描写,作为古代小说都不为过。第三,《史记》的出现填补了自黄帝起之汉武帝中很多中华民族历史上许多名人的空白,这其中也包括了时至今日都影响至深的孔子。《史记》中的《孔子世家》是第一部完整记录孔子一生的历史材料。第四,《史记》的记载还充斥着对于封建帝王与封建统治的批判,这点对于封建社会王权至上的政治形态来说实在可贵。司马迁在《史记》中批判的最尖锐的有两人:第一位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司马迁生活在大汉朝,居然批判起开国之君来了,这实在了不得;第二位是司马迁的当朝统治者,汉武帝——活在汉武帝的眼皮子底下居然去批判汉武帝,也不知道是谁给他的勇气。司马迁既写了刘邦广招贤才、最终成就大业的世纪,也写了他心胸狭隘、文化水平低、兔死狗烹等诸多不良记录。而这部绘声绘色的《史记》在我看来也充斥着一个“宦史官”的死猪不怕开水烫心态,同时由于故事性太浓在弥补了中国历史的空白的同时也有着造假不实的嫌疑。但纪传体的体例发明以人物为记录线索符合了秦代一统天下后以帝王为尊的时代需求,着实是一个创世纪的创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