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写了一部史书,地位不亚于司马迁司马

广西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dashoubi.org.cn/e/wap/show.php?classid=3&id=268960
中国西周末年各诸侯国已有历史记载,如:晋国之《乘》、郑国之《志》、楚国之《梼杌》、鲁国之《春秋》等,《墨子》里面说墨翟曾见过“百国春秋”。可以说,历史作为一间科学,它具有自身的学科体系和广泛的包容性,它包括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国际关系、社会风俗等等。唐太宗曾说:“以人为鉴,可知得失;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梁启超也曾说过:“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这就阐明了历史的最高层次的社会功能,即:历史的揭示社会发展奥秘、预示社会前进方向的独特功能,可见,历史乃治国之学,兴国之学。说到了历史,我们就得说一个北魏人崔鸿,祖籍山东,出身于书香门第的他,深受祖父及父亲的熏陶,自幼便对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弱冠以后,崔鸿步入仕途,一路做到兵部郎中、黄门侍郎,官运亨通。公元年,北魏皇帝对文武百官进行了考校,在此期间崔鸿向朝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希望能对做出实绩的官员和有潜力的官员进行提拔,不应受到一阶半职的限制。此举优化了北魏官场的选拔制度,让大量人才得以跻身仕途发光发热。不过,崔鸿最为人称道的一点,却不是他在官场上的政绩,而是他为史学界做出的突出贡献。崔鸿熟读史料,自幼便立志撰写一部最全面的,能够详细叙述十六国历史的巨著。在确定了自己的理想之后,崔鸿便开始为这一理想而奋斗了。为了搜集到更多的资料,崔鸿倾尽家财搜集各种史书。每个月的俸禄刚刚发放下来,崔鸿就拿着这笔钱四处买书。一些史料记载了关于崔鸿的逸闻,称他有时甚至穷的连买纸的钱都没有,从这就能看出他几乎将所有财产全部用于搜集史料了。最终,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崔鸿完成了《十六国春秋》的初稿。然而,在他心中,这份初稿是不完美的,因为,其中后五卷的部分内容比较空洞,缺失了许多历史内容。为了丰富这些内容,崔鸿开始竭尽所能搜集这一时期的史料。搜集的工作异常艰辛,这段缺失的史料足足用了崔鸿二十年的时间。从写这部书开始,崔鸿历经三十度寒暑,这才完笔。最难能可贵的是,崔鸿的著作中出现了大量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要知道,自司马迁后,再无史官敢写异族历史,崔鸿的做法是十分罕见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写少数民族政权历史,难免会触碰到一些敏感问题,为自己招致杀身之祸。可崔鸿却本着严谨的态度,将一切能搜集到的历史全部编撰成册,留给后世。可以说,崔鸿留下的《十六国春秋》,是现今史学家研究十六国史的重要资料。遗憾的是,我们如今已读不到这部巨著的最初版本,现存的仅有一部明朝万历年间的残本。至于这部巨著散佚的时间,向来是史学界津津乐道的话题。清朝学者王鸣盛觉得:这本书在五代末北宋初期销声匿迹。清人钱大昕有着同样的看法,他认为:宋人并未见过这部史料。然而,经过现代史学家的考证,这两位清朝史学家并没有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实际上,《十六国春秋》这本书在北宋时期仍有全本流传。从《太平御览》这本成书于北宋早期的作品中,我们就能看到不少抄录《十六国春秋》的影子。其次,在《资治通鉴》中,亦出现了大量《十六国春秋》的原文,由此可见,司马光先生在撰书的过程中对这部巨著进行了相当多的参考和借鉴。甚至,即便是在大量史料遗失的南宋,这本史学巨著仍在流传着。例如,南宋孔传就曾在自传中提到,自己曾拜读过这部北魏时期的历史巨作。那么,《十六国春秋》究竟是从什么时期散佚的呢?明中期的学者杨升庵,曾表示自己读过这本书,据此推测这本书从来没有散佚过,只是万历年以后部分章节流失罢了。现代人了解到崔鸿的生平,大多是通过《崔鸿墓志》中的记载。公元年,历史学家崔鸿与世长辞,在他过世之后,北魏朝廷将他追谥为青州刺史。为了纪念崔鸿,北魏文人用了一年的时间做了一部《崔鸿墓志》,将崔鸿的生平经历及作品的论述刻在碑上。这部墓志在书法界的知名度很高,因为,墓志的碑体所使用的书法十分值得考究,具有一定艺术价值。年,我国考古人员在山东淄博武乡的一块墓碑上发现了这部墓志,为了对墓志进行更妥善的保管,考古人员将墓碑移送到当地考古研究所中,由有关部门进行保管。这块墓碑通体由青石打造,形状是规规矩矩的正方形,四边的长度相等,均为82厘米。墓碑上的书法非常有图特点,工匠以冷峻的刀工和笔迹完成了这部作品,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雅感。遗憾的是,除了这部墓志之外,再未从其他史料中拜读到崔鸿的生平轶事了。无法了解到这位北魏史学家更多的生平故事,实乃一大憾事。参考资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