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独宠后宫,马皇后为何却下令满天下为皇

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s://m.39.net/pf/a_4642899.html
看新鲜的历史撰文:明月清风编辑:吃硬盘吧插画:发达蚊东汉明帝刘庄的皇后,马皇后,可谓是一位奇女子。马皇后,姓马,史书并无记载名甚,我们姑且称其为马氏,她是东汉开国功臣马援的小女儿。马援一生戎马倥偬,身经百战,却革命生产两不误,一边东征西讨,一边见缝插针地生育了九名子女——四子五女,可谓是战场上的英雄,床上的好汉。马援在最后一次战斗中,因积劳成疾,不幸病故,实现了马革裹尸的夙愿。马援一生战功卓著,生前就曾招致很多将领的羡慕嫉妒恨,再加上曾多次得罪朝中权贵,因此在死后受到多人构陷。有的人还翻起了旧账,言之凿凿地诬告马援假公济私,在平叛南乱时,曾从战场上拉回一大车金银财宝。而事实是,马援觉得当地的薏苡(一种野草)有治病健体之效,故特意从南方拉回一车薏苡种子。谁能料到,这车草种竟成了压倒马援的最后一根稻草。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竟信以为真,当即便勃然变色,未加深究,便将马援以往的功劳一笔勾销,并收回了马援新息侯的印绶。怕进一步激怒皇帝,马援去世后,马家人甚至不敢将马援葬入事前准备好的墓地,而是重新找了一块不毛之地将马援草草埋葬。当时,马家上下,皆笼罩在悲痛和恐惧之中,难以自拔。马援的妻子蔺夫人受此打击一病不起,终日恍恍惚惚,不能理事,马氏的几位哥哥姐姐也惊慌失措,终日以泪洗面,不知如何是好。而此时刚满十岁的马氏却挺身而出,表现出了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成熟。她一边照顾母亲、安慰家人,一边指僮使仆,持家理务,应急公关,上下打点,表现得就像《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硬是将一个几近破碎的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生机重显。马援的母亲见一个十岁的小姑娘,表现得如此的干练和老成,惊喜之余,遂找来一名高人为其相面。高人打眼一看,差点惊掉下巴:“此女当大贵,我必将对此女称臣。然而她虽然尊贵,却少有子息,若是能得到他人的孩子养而育之,将贵不可言。”未想到,一语中的,以后马氏的人生走向和命运竟和这位高人所言不差分毫。受此鼓舞,马援的侄子马严遂建议马援的母亲,推掉马氏先前与窦家的婚约,将马氏等三位尚未出嫁的姐妹送进掖庭——太子宫,作为后备嫔妃。在征得马援母亲同意的前提下,马严上书皇帝刘秀,对马家三女的品行、才识和容貌进行了全方位的详细介绍和举荐。彼时马家三姐妹,大的十五,中的十四,小的即马氏只有十三岁。马严介绍说:“三姐妹个个知书达理,品德高尚,且美貌如花,赛过天仙。而马氏长得尤其绰约多姿。”据史书记载:马氏身高七尺二寸(约厘米左右,可谓黄金般的身高),樱桃小口,一头长长的秀发,扎起仙桃般的四个大髻,仍有剩余,还能将余发绕髻三匝。如此说来,马氏还是史上第一位长发女。当时的大家闺秀皆时兴浓妆艳抹,将一双眉眼描抹得就像个千年的熊猫。可是马氏却与众不同,眉不施黛,目不着彩,只是因左眼眉角稍微小缺,她这才将其补缀成谷穗状。可令马氏没想到的是,就是这看似有意无意的一着闲笔,竟让其无形中增添了无穷的妩媚和韵味。见马严在书中将三姐妹说得如此地出众和动人,刘秀心动,很快便安排“选美办”急霍霍地前来马家考察。一番“望闻问切”,马氏脱颖而出,第二天便被选入太子宫,尚未正式上岗,便被皇后阴丽华看中,要到了身边。此时已有了三年多治家理政历练的马氏,虽然只有十三岁,却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熟,一入宫,便如鱼得水,将阴皇后侍候得舒舒坦坦,熨熨帖帖。不仅如此,马氏与自己的同事——那些醋味十足的后宫嫔妃美人,也相处得亲如姐妹,就连那些宫女也纷纷在阴皇后面前口不迭地为马氏点赞。如此的表现,再加上秀发一头,小蛮腰一副和大长腿一双,怎能不赢得太子刘庄的宠爱?不出半年,刘庄便急不可待地将马氏从阴皇后身边拽回,置于自己的后堂,且终日卿卿我我,难舍难分。公元57年,东汉开国皇帝刘秀驾崩,太子刘庄即位,是为汉明帝。当了皇帝的刘庄第一件事便是立马氏为贵人。彼时,马贵人前母姐姐的女儿贾氏也被选入了太子宫,并很快产下一子——刘炟,也即后来的汉章帝。不久,贾氏失宠,明帝遂将刘炟交给了一直无子的马贵人抚养,并反复交代:一定要精心养育。见刘庄如此地重视,马贵人自然不敢大意,把刘炟视如己出,将主要时间和精力全都用在了刘炟的身上。那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百般呵护,千般疼爱。这刘炟也很配合,也把马贵人当作了自己的亲妈,一时半刻也不愿离开,而自己的亲妈则被他忘得一干二净。在照顾小王子的同时,马贵人还胸怀大局。她见明帝的子嗣不多,“每怀忧叹”。为了使刘氏江山后继有人,千秋万代,她不时地向明帝推荐自己左右的宫女,还亲自安排得力的工作人员到全国各地选拔了一批爱岗敬业、政治可靠、又红又专的美女入宫,陪侍明帝。如发现某个美人为明帝所宠爱,马贵人不仅没有妒意,反而特别高兴,并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去改善这些受宠爱美人的生活条件,表现得就像个大公无私、甘于奉献且爱心满满的圣母、天使。公元60年春,有大臣上奏皇帝提议设立长秋宫,即确定皇后人选。此时,皇太后阴太后尚健在,且大权在握,未等汉明帝表态,阴太后便自作主张:“马贵人德冠后宫,即其人也。”自此,马贵人摇身一变,一跃成为汉明帝的第一夫人——马皇后。成为皇后的马氏,不仅没有沾沾自喜,反而表现得愈加谦虚谨慎。受父亲熏陶,马皇后自小能够背诵《易经》,尤其喜好读《春秋》《楚辞》和《周礼》等典籍。读了很多书的马皇后,自然与其他嫔妃不同,平时她总是素面淡妆,粗帛加身,衣不加饰,裙不加边。按规定,每月的初一、十五,众位嫔妃公主皆要前来拜见皇后。第一次拜见马皇后时,众位美女打眼一看,只见马皇后身披着一件“大厰服”,看上去就像是裹着一条床单。起初,大家还认为马皇后穿得是什么最新款的“法国时装”,待靠近一看,原来竟是粗布大衫,众人不由得掩口而笑。可是马皇后却毫不在意,从容言道:“此缯特宜染色,故用之耳。”意思是此衣绿色低碳,淳朴天然,且经济实惠,有何不可?众位嫔妃公主见贵为皇后的马皇后竟是如此地简朴、简约,皆从心里叹服。是时的汉明帝正是血气方刚,经常出宫到苑囿离宫飞鹰走马、射箭打猎,马皇后总是引经据典,善意地提醒劝阻其不要只顾玩乐荒废政务,由于劝阻得法,且总是和风细雨,汉明帝不仅没有丝毫的反感抵触,反而如沐春风,每每适可而止。公元72年,因楚王刘英(刘秀和许美人所生。因图谋取代汉明帝被废去王位,而后自杀)谋反一案,牵扯到数百人,且越扯越多。马皇后担心案件牵连人员过多过滥,影响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一天,她见汉明帝心情不错,遂乘机劝说,建议明帝手下留情。明帝反复咀嚼马皇后所纳之言,终于有所觉悟,果断了结此案。除此之外,明帝还就一些治国理政中的“疑难杂症”,多次试探性地征求马皇后的意见,每次马皇后皆能有理有据地提出一些颇有见地的建议和对策,时间一长,马皇后竟成为了汉明帝须臾不可离开的贤内助。马皇后虽在政务上多有助益,却从不借机牟取私利。如此的表现,使马皇后赢得了汉明帝持续的宠爱和尊敬,直到去世时,汉明帝仍对马皇后宠爱有加,不减丝毫。公元75年,汉明帝去世,刘炟即位,即汉章帝,马皇后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位升一级,由皇后晋升为皇太后。依例,汉明帝驾崩后,其皇宫中的诸位贵人美人当迁徙南宫,马太后对此感念不已,依依难舍,特下诏分别赐予各位贵人美人象征国家最高荣誉的赤绶(红色绶带)一条,安车驷马一辆,锦绣五千余匹,黄金十余斤。也就是在这时,马太后在政务之余,利用业余时间开始撰写起《显宗(刘庄)起居注》。据记载,马太后所编撰的《显宗起居注》是史上最早一部专门记录皇帝日常言行的著作,也为后世开创了“起居注”这一新的史书体例,比东汉另一位女史学家班昭补写《汉书》整整早了二十年,因此马太后也被称为史上第一位女史家。公元76年,汉章帝依照惯例,想给几个舅舅也即马太后的哥哥们加官封爵,可是马太后却不肯答应。第二年夏天,大旱成灾,很多大臣为了讨好马太后,纷纷上书附会,认为这是没有为太后哥哥封爵的缘故,因此强烈要求立即补救。可是心如明镜的马太后却不为所动,一边下诏对这些阿谀逢迎的大臣提出严厉批评,一边告诫自己的哥哥们,要吸取历史上田蚡、窦婴等这些外戚的教训,夹着尾巴做人,不能依仗自己的权势而为所欲为,或对爵位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奢望。后来汉章帝又几次请封,皆被马太后拒绝。她真诚地对汉章帝言道:“你的舅舅们无功于国,却享有余荫,家足人给,这难道还不够吗?为何必须要得到一县之封?且现在国家多灾多难,粮价飞涨,我昼夜忧虑惶恐,坐卧不安!你真有孝心,就不要违背我的拳拳之心!”大概在马太后入宫后的第十三个年头,马太后母亲去世,下葬时,马太后的几位哥哥无意中将母亲的坟头起得略微高了些,马太后得知后,当即安排其兄马廖等人把坟头减削到合适的高度。平时马皇后发现她的侄子中有“谦素义行者”,她便及时地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如发现稍有差错者,则立即予以谴责。对于那些好吃懒做、颇不着调或违法乱纪的亲属,一经发现,便立即断绝其属籍关系,并遣返他们回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由于马太后的教化,宫内宫外皆以艰苦朴素为荣,众位皇亲国戚也始终谨慎小心,不敢越雷池半步。为了节省开支,马皇后还借鉴前朝的做法,在后宫中设置了织布房,在皇家公园——濯龙园开荒植桑养蚕,并身体力行,以劳为乐,以苦为荣。此外,马太后还经常与汉章帝朝夕谈论国家政事,教导诸位小王子向好向善,这一系列的动作,使得整个后宫始终团结安定。公元79年,全国粮食丰收,边陲也平安无事,汉章帝自作主张将他的三位舅舅马廖、马防和马光封为列侯。马太后听说此事后,委婉说道:“我现在虽然已经老了(其实此时才四十岁),但却始终不敢忘‘戒之在得’的古训,不肯滥封亲戚,平时总是居不求安逸,食不求饱足。希望能以这种做法,不辜负先帝的恩宠。我之所以要教化劝导我的兄弟,共同遵守这一志向,是想使我在瞑目之时,不再有什么遗憾。哪料到如今我已是这把岁数了,仍不能如愿!看来一定是要留下千年之恨了!”她的几位哥哥不得已,只好辞掉爵位回归老家。公元79年,马太后逝世,终年四十余岁,谥号明德皇后。正是由于马太后的深谋远虑和不停地敲打修理,不仅使自己得以尽善而终,而且也使得她的几位哥哥走出和摆脱了以往外戚们“势去家败”的怪圈和悲惨的结局,而得以善始善终。推荐阅读她出身优伶,生育二子,还当过皇后,却被误传为美少男宋高宗生母韦太后失节嫁金人,到底是事实还是污蔑如果把中国古代后宫佳丽拉进一个群里,她们会聊些什么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