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论语》公冶长篇的第25章。
这一章,孔子自比于左丘明论做人准则。
?请看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请看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逢迎的架式,低三下四、低声下气地过分地表达恭敬之情,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很可耻,孔丘认为很可耻。如果把怨恨装在心里,在表面上却装出很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更可耻,孔丘认为更可耻。”
左丘明是谁?
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写作的历史名作《左传》《国语》影响深远。左丘明年长孔子5岁,却被孔子晚去世20多岁。他是鲁国的附庸小国邾国人,他的父亲担任左史之官,为左丘成,故称其为左丘明。据史载,左丘明是姜子牙的后裔,嫡系裔孙为丘(邱)氏较为可靠。
春秋末期,这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为解析孔子的著作《春秋》所写的《左传》即《左氏春秋传》,针对自鲁隐公元年,即公元前年以来的历史,形成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在文学上很高成就。
为了著述这部历史著作,左丘明曾径与孔子一同前往周室,在周太史那里查阅档案,回到鲁国后孔子写出文字简明的《春秋》,左丘明则写成内容浩繁的《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左丘明的日夜操劳,历时30余年,终于让这一部纵贯余年、18万余字的《春秋左氏传》定稿,其历史、文学、科技、军事价值不可估量,成为历代史学家和文人所推崇的史书。
?左丘明的《左传》吸收其他史体的长处,并把其他史体史料按年代顺序组织进去,使编年体史书达到基本成熟的程度,是中国第一部真正名副其实的编年体历史著作,首创“君子曰”一栏,以议论形式升华史事,为史书作者发表一家之言提供园地,作为一种优良的史学传统。
公元前年,孔子去世。
这一年,左丘明双目失明。
这种情况下,左丘明开始创作偏重记述君臣言论的《国语》,记载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约前年-前年)的周王室及鲁齐晋郑楚吴越诸国的史实,是中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记述史实直到公元前年,即左丘明去世的那一年。
左丘明的社会地位因为他的两本史料详实、文笔生动的史学著作而奠定,并且引起古今中外的学者与爱好者的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
唐代帝王封左丘明为经师,宋代封为瑕丘伯和中都伯;明代封为先儒和先贤。今天的山东肥城建有丘明中学校名,以纪念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左丘明。自古以来,左丘明就被史学界推举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其在当时就较多地反映出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左丘明曾经鼎力支持孔子从政,并且受到孔子好评。因为左丘明的品德高尚,胸怀坦荡,深得鲁侯的器重。作为太史的他非常关心国家政事,积极参政议政。
?当年,鲁定公想任命孔子为司徒时,却打算找拥有权位的三桓进行商议,事先征求左丘明的意见,左丘明说:“孔子是当今的圣人。圣人当政,凡是犯错误的人就很难保住自己的官位了。所以,国君任用孔子,却又想和执掌国家权力的三桓商量,他们怎会支持鲁君的主张呢?鲁定公百思不得其解地问,他们为何不会同意?左丘明回答:
“从前,周王朝有一个人很喜欢毛皮大衣,同时还很喜欢吃美味肉食。这个人想做一件价值千金的皮大衣,就去和狐狸商量索要皮毛;他想办一桌味道鲜美的牲祭,于是就去同羊儿商量,直接向羊索要羊肉。这个人的话还没说完,狐狸和羊儿就都躲藏起来了。因此,五年过去了,这人一件皮大衣也没做成;十年过去了,一次牲祭也没做上。这其中原因很简单,此人的谋略不对,就像君王打算任命孔子为司徒,却召集三桓来商量一样,这如同与狐狸商量做皮大衣、与羊儿商量做牲祭是同一个同样的道理″。
左丘明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孔子主张削弱三桓,加强君权,曾经向鲁定公提出“堕三都”的建议。“三都”指三桓的三个据点:季孙氏的费邑、叔孙氏的睩邑和孟孙氏的成邑。“三都”是三桓对抗鲁国公室的私有据点。三桓住在国都,封邑却由家臣掌管,因此“三都”对三桓本身来说,同样也是一种威胁。孔子通过游说曾经一度使鲁公拆掉了叔孙氏的睩邑,如此这样冷静地分析和判断三桓,会不会支持鲁定公任用孔子?左丘明看到了三桓与孔子之间存在的矛盾,当鲁定公征求自己的意见时,便用这个寓言故事比喻说明建议避开三桓直接任用孔子。
于是乎,鲁定公听从左丘明的建议,没经过三桓的同意就直接任命了孔子。孔子必然对左丘明信任并引以为知己。鲁国是周公的封地,相传周公的治礼作乐的多种礼乐制度和文献就保存在鲁国。鲁国一向有“礼乐之邦”的美称。西周灭亡后,周室文化在鲁国保留得相当完整。当时,鲁国的各种文献和档案资料,属于太史职掌收藏,左丘明既然为鲁国的太史,自然也就掌握了春秋时代中原最丰富的文献资源。
因此,左丘明能够写出《左传》这样一部规模空前的史学巨著也就不难理解了。孔丘去世时,周敬王四十一年(约前),进入晚年的左丘明辞官回乡,建立左史书舍,眼睛出了毛病,开始编纂《国语》,希望将几十年来的所见所闻,各诸候的要闻和君臣容易得失的话记述下来,汇集成著名的历史名著《国语》,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与《左传》一起成为珠联璧合的历史文化巨著。
?古代史官大都子承父志。左丘明的继承父亲的职位,继任鲁国的太史官,是在公元前年,周天子率领诸侯讨伐楚国时,楚国的左史官倚相为了保存历史典籍,带领子孙离开楚国而来到鲁国,选择定居在今天的肥城石横衡鱼村,把典籍呈献给鲁国,以便长期保存下去。
为了使子孙后代不忘先人,楚左史倚相把姓氏确定为老祖宗封地营丘的“丘”字。他的儿子左丘成,通晓史事,被任命为鲁国的太史。左丘成所生的儿子即为左丘明。左丘明成为太史,自小即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学识渊博。左丘明担任鲁国左史官以后,尽职尽责,德才兼备,为时人所崇拜和赞善。
左丘明与孔子的关系密切。
因为志同道合而令人向往。
这一章,孔子对标左丘明。巧言、令色、足恭,此三者皆虚情,欺骗普通人尚可,欺辱有见识者则不可能。这样的心里想一套,外面表现一套,表里不一的客套,左丘明耻之,孔子亦耻之。
孔子扶国家之正气。对于那种假惺惺的小人的通身作假不以为耻。所以,希望做人要真。唐玄宗时代的李林甫,口蜜腹剑,心里怨恨那个人,却在表面上表现得非常跟你友好,根本看不出他对你的怨恨,当时的李林甫谋害了很多忠臣。左丘明以此类用心险诈的人,以为可耻,孔子亦耻之。
?这一章,孔子评价左丘明,可见看得出圣人完全以正直的心做为存心,绝对不会搞虚假伪善的那一套。这是告知后人他们作《春秋》和解读春秋的宗旨。春秋,只是扶三代之直道耳。为什么要写《春秋》?就是在夏商周的三个朝代当中,拥有不少的贤人,所以天下有直道,存在直心之道,人们才不会弄虚作假。春秋时代的人心伪诈,这个直就没有了,没有正直的风气怎么办?孔子为扶正天下的正气,所以着手写《春秋》。
因此,后人评价《春秋》叫做乱臣贼子惧,那些乱臣贼子、那些虚诈的人,往往都很害怕。为什么害怕?他们的心地早已被孔子揭发得一点都没有隐藏。今天,学圣学贤的最重要处就是学会这个直心,学会真诚心,不要来虚假的客套。因为过分的客气就属于虚假。如果用巧言讨好别人,为利用别人而去赞美别人,赞美的不是事实,这叫绮语。巧言令色,鲜矣仁。
仁道就是直道,仁的德行,从前一章微生高之直,到这一章的巧言、令色、足恭,我们可以反过来思考什么叫直道?当我们知道巧言、令色、足恭不是直道,不是仁道,那么就会反过来,知道该怎么样走直道,怎么样做才是仁了。孔子很反感“巧言令色”的作法,这在《学而》篇中已经提及。孔子提倡人们走正直、坦率、诚实的道路,不希望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虚情假意。
这样就符合孔子培养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的思想内容,在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意义,尤其对于那些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人,有很强的针对性。应该做孔子和左丘明那样的人,轻松快乐为上策!
?太哥儿您的鼓励是我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