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的战争在规模上可能不大,却很复杂,各路诸侯大夫都希望扩大自己的势力,但又难免因为步子迈得太大,后院失火,导致功亏一篑。儒家用了一个简单的模型来概括天下乱局,即所谓的“华夷之辨”。“华”指的是当时中原地区那些服从周朝秩序的诸侯,“夷”就是周边各路少数民族势力。这是比较尖锐的敌对双方,华要想生存,就要抱团取暖,打击少数民族的势力,天下的秩序才能走向和谐、稳定。然而,真正能够在春秋末年脱颖而出的大国,在文化上往往是互相杂糅。较为纯粹的华和夷就是那些中原小国和少数民族之国,它们的处境都比较艰难。随着大国势力的膨胀,领土扩张加剧,逐渐产生边际效应,周边地区越来越多的领土被纳入列国的管辖范围。原本在春秋时代默默无闻的巴、蜀两国,也开始引起更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