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上古王朝的夏、商、周三代,夏朝因为年代过于久远而模糊不清,商朝因迷信鬼神而神秘诡异,周朝因为讲究礼仪、重视人文从而得到了后世王朝的推崇。周朝享国八百余年,历经三十二代,产生了三十七位王,周朝前后延续这么长的时间,也是后世朝代所尊崇的一个原因之一。
随着周朝国势的变化,周天子也从有名有实变成了有名无实的傀儡天子,因此后人将周朝分成了以现在西安为都城的西周、以现在洛阳为都城的东周。而东周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被后人分为以大国争霸为特征的春秋时期、以合纵连横为特征的战国时期。然而无论在哪个时期,周朝一直是后世王朝所尊崇的一个王朝。
周朝对后世王朝的三大影响
周天子灭商之后大肆的分封诸侯,将周室贵族、有功之臣、上古帝王的后代以及亲周的势力全部分封到各地做诸侯。据统计,周天子初期就封了七十多个诸侯国,在当时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分封诸侯使得周王朝够长久的处于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之。而周朝的封建诸侯,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字面化解读一个特征,也就是说,周朝是字面意思上最符合封建王朝特征的朝代。
周天子在分封诸侯之后,为了确定诸侯与天子之间的区别,通过“制礼定乐”来规范整个社会秩序,进而形成了周朝的政治文化。这一整套的礼仪制度确保了社会的稳定,各个阶层的人做自己该做的,周天子可以铸九鼎,诸侯要是敢于铸九鼎,天下诸侯便会共同讨伐。春秋时期的孔子所说的“礼乐崩坏”,就是批评春秋时期的各诸侯国丧失了社会秩序,导致了诸侯之间的征伐不断,给底层民众带来了战乱的祸害,可见周朝所制定的政治文化对后世的影响颇深。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农业”和“儒学”,周朝繁荣的农耕文明使得周朝能够长时间的处于国泰民安之中,也正是周朝“以农为本”的国策影响到了后世的其他王朝。在我国封建社会中,“重农抑商”一直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特征,也正是“重农”让我们有了“尊老”的传统,因为老者有着丰富的农耕经验,“尊老”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重农”,由此也逐渐形成了现在我们像“尊老爱幼”这样的传统美德。
在儒家观念中周朝就是一个典范,孔子之后的儒家都将周朝的礼仪制度推崇为样板,他们进行的“托古改制”就是想恢复周朝的制度,后世很多王朝都受此影响,他们的一些政策或多或少都有着周朝制度的影子。因为周朝在儒家心中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而后世王朝大多以儒学来治国,以至于后世很多王朝就拿“周”来作为自己的国号,比如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武则天时期的“武周”,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
“周”字的含义
甲骨文与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上的“周”字,“那纵横的线条象征着界划分明的阡陌,阡陌中间的四个小点则象征着田里的庄稼”,这就是“周”字给我们最具体的象形的意义。
“周”这个字在不同时期的甲骨文中有两种写法,第一种写法的特点是边缘伸展不齐,第二种写法的特点是方方正正,第一种写法我们可以理解为“在田野种禾苗”,第二种写法我们可以理解为“在田间种禾苗”。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中“周”字有三种写法,前两种的写法与甲骨文中的写法相似,最后一种的写法是在前两种写法的下面加了一个“口”。
从“周”字在不同时期的写法,我们可以看出“周”字所代表的意思的变化,“从田野种禾”到“从田间种禾”直到“种禾养口”,也就是说在周朝时期“周”字的意思就是“在田间种禾用来养活人口”。在上古时期人民获取食物的来源除了捕鱼打猎或许肉食性食物之外,就是种植庄稼获取草本性事物,“周”字的最早含义就是开垦土地、种植庄稼、养活人口,“周”字简单又深刻地诠释了“民以食为天”这个道理。
定“周”为国号的原因
周朝之所以选择代表“民以食为天”的“周”字为国号,与周族的祖先“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在今天山西西南部有一个有邰氏的部落,部落里一个叫姜嫄的女子偶然间看到了一个巨人的脚印,姜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就站在了这个巨人的脚印中,结果姜嫄就怀孕了。因为没有结婚就怀孕了,而孩子的父亲也说不清道不明,姜嫄就受到了族人的指责,于是姜嫄在生下孩子之后就计划将这个孩子扔掉。
她先是将襁褓中的婴儿扔到了车水马龙的街道上,结果街道行驶而过的马牛车都自动的避开了这个婴儿,之后她又将孩子扔到了冰冻的冰面上,结果天上的大鸟纷纷落下了,用长满羽毛的翅膀给这个婴儿取暖。此时的姜嫄明白了这个孩子的不一般,就决定把这个孩子抚养长大,因为她多次将这个孩子抛弃,就给这个孩子起了“弃”这个名字。
弃在长大之后果然不同凡响,根据《诗经》的描绘,弃自小就喜欢种植作物,他把种麻、种谷、种瓜果等当作游戏来玩。弃精通于农业活动,他根据土地的不同特性选择不同的作物来种植,他完善了选种、播种、施肥、除草等农业活动的流程,因此他种植的庄稼产量要比别人的多。之后他游走于各个部落之间,将自己的农业知识传授给其他部落的民众,得到了很多部落百姓的爱戴。
随着弃的名声越来越大,尧帝就请弃来负责部落联盟的农业活动,后来还给了弃一个“后稷”的称号。在母系社会当中,一个给部落生育最多子女的女子被部落里的人尊称为“后”,到了父系社会中,一个部落首领就被“后”,比如夏朝的建立者启就曾被称为“夏后启”。在当时“稷”这个字代表的是谷子,是当时人们的主要粮食,所以“后稷”这个称号在当时就是“粮王”、“农神”的意思。
之后弃的后人所组成的部落就一直负责部落联盟中的农业活动,“后稷”这个称号也就一直被放在这个部落的首领身上。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尽管捕鱼打猎能获取能量较高的肉食食物,但也有被猛兽吞食的风险。而开垦土地、种植粮食就成为了获取食物的最佳途径,弃的后人就将代表粮食的稷作为自己部落的图腾,用来纪念祖先传授给他们的农业知识。
发展到后期,弃的后人就选择含义为“在田间种植庄稼,以养活人口”的“周”字作为自己部落的名称,由此周族也就诞生了。之后周族灭商,周人也就将农业生产作为了立国之本,而农业讲究遵循相应的劳作秩序,什么时间种植什么作物,什么地方种植什么作物,都有一定的自然规律,而“周”字中原本代表一条条阡陌的横、竖线就多了一条条秩序的含义。
总结
周朝的国号“周”向我们展示了它“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同时也表明了周朝的诸侯,需要像参加农业活动遵守自然规律一样,遵守周天子制定出来的礼仪制度。世人不遵循自然规律而进行农业活动,便会使得农作物减产导致世人生存不下去,诸侯不遵循周天子制定的礼仪制度,那么就会导致社会动荡。春秋时期由于周朝国势衰弱,从而导致诸侯之间不再遵循旧有的礼仪制度,使得“礼乐崩坏”,最终产生了以攻伐为主的战国时期,而春秋战国时期,遭受苦难最多的便是百姓。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正是看到了秩序被破坏后,底层民众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因此儒家一直都将周朝尤其是西周作为理想中的王朝,将周朝的礼仪制度作为后世王朝制度的样板。
秦朝时期儒家们因“郡县制”的推行,而与秦始皇展开过“托古改制”的辩论,汉朝时期更是开启了“皇族”子弟分封为王的先河,形成了“非刘姓而王者,天下攻击之”的秩序。之后的各个王朝都将皇室子弟分封为“诸侯”,区别只是有无封地,比如明朝的“非诏藩王不得进京”以及清朝的“非诏藩王不得离京”。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世的各代王朝都将周朝形式上的“封建”,转变为了骨子上的“封建”。
商朝亡于商人过度的迷信神秘的鬼神,他们重视鬼神胜过重视民众,周朝的成功在与他们相信“民以食为天”这个道理,他们重视民众胜过重视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