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为何会出现酒禁现象

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http://m.39.net/news/a_5252023.html

在中国古代酒文化源远流长,曾经出现过许多赞誉美酒的诗篇,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曹操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白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等,让后人感到在古代到处都是好酒之人。

其实,对于古代朝廷来说,酒这种东西,可是让人爱恨交加的,既无法根除杜绝酒水,又不能任凭酒水肆意泛滥。

在古时许多朝代,酒水都是朝廷严格管控的专卖商品,甚至有些朝代还发布过“禁酒令”,出现了酒禁现象。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古人饮酒

酿造酒水需要耗费大量食物

我们要了解古代的酒禁现象,就要首先知道什么是酒。

中国的酒水,相传是夏禹时期的仪狄所发明,《吕氏春秋》曾经有过“仪狄作酒”的记载,而《战国策》中则详细描述为“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

在中国古代,酒一般是指白酒、黄酒、果酒等酒饮的统称,但无论哪种酒水,都是需要用食物来酿制,水果、糯米、高粱、地瓜等等……

中国酿酒工艺复杂,其发展程度冠绝世界,不同酒水的制曲、加料等方法和工艺,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对食物的利用率也大有不同。

古人酿酒

根据《汉书》所记载,“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也就是说古法酿酒的投料和出酒比例,大致上是1:2.2。

根据这个酿酒的工艺记载来看,其中酒曲的投放量很大,说明工艺中的糖化率很低,酒水所含能量较少,侧面说明喝酒不能养人。

根据这种方法酿造出的原酒,并不一定是市场上最终销售的酒水,很多商家还会将原酒掺水、掺劣,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高浓度酒、中浓度酒,甚至最高达到固液比1:3以上的酒水,例如夏鸡鸣酒等。

夏鸡鸣酒,顾名思义,就是头一天晚上酿造,次日清晨就能够出售,寡淡而不耐存放,当然价格上会很有很大的优惠。

酿酒工艺

如果单独看投料和出酒的比例,酿酒在食物量上好像是赚了,毕竟一份食物最少也能够做出二份酒水。

但实际上,二份酒水所含的营养物质和能量,远远低于一份食物给人体提供的数量,食物所含的能量和营养,在酿酒过程中被极大的浪费掉了。

而且由于酿酒使用的原料,都是需要经过精挑细选的,是所谓的精粮,在古代特别珍贵。

在饥荒时期,一份精粮与草籽、苔藓、树叶等可食用植物混合,能够做出多份饱腹食物,这种实际损耗就更大了。

古人饮酒

中国的酒禁现象始于上古时代

在中国古代社会,酿酒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许多百姓即使不能酿出美酒佳酿,只酿造一些自家喝的农家土酿,还是不成问题的。

但是,在封建专制政治下,百姓的自由与权力,受到了很大的桎梏和约束,在大部分古代王朝统治时,百姓是不能够随心所欲地酿酒、饮酒的。

百姓们酿酒贩卖养家糊口或者劳累之余饮酒休憩,都有可能触犯朝廷律法,轻则受到处罚,重则危及性命。

根据中国古代的相关记载,酒禁现象开始于我国的上古时代,在西周开国之后得到政策性的确认,当时的统治者曾经颁布我国古代第一个“酒禁法令”——《酒诰》。

在其后的西周统治者们,都继承了先祖的政令,一直利用国家权力延续并实施着“酒禁”的政策。

由于中国古代的王朝君主,十分讲究继承上古之治,希望能够获得与古之先贤同样的美名,对于看起来比较好的,比较有效的上古执政政策,都十分愿意继承或仿照着执行,所以就造成了在中国古代时酒禁现象屡出屡现、延续久远。

为了执行“禁酒令”,古代朝廷的禁酒十分严格,周公《酒诰》规定聚众饮酒处死,汉代“禁酒令”则是三人以上饮酒,罚金四两。

即使是日常不禁酒,但如果百姓一时不小心,触犯了朝廷忌日,皇帝皇后去世,临时颁布等禁酒政令,那么酿酒者、卖酒者和喝酒者,皆斩。这种对百姓严苛的管理,就是酒禁现象。

饮酒(剧照)

缺粮的时代必须严控酿酒

首先,在中国古代,或者说在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古代,由于种粮技术、储粮技术等能力不高,加之运输能力低下,从国家统治的角度来看,粮食总是紧缺和珍贵的。

虽然中国古代的粮食种植技术,要远远地高于西欧等地方(下种与产粮比在1:3左右),但总体看来也是不高(下种与产粮比在1:5左右),加之中国人口众多、种植区域面积有限,所以缺粮问题普遍存在。

例如元朝,由于对汉人的压迫统治,农业经济对比宋朝还有了后退,全国性粮食不够吃的情况频繁发生,“岁饥”如影随形的紧伴着元朝历史,所以为了节约粮食,不大面积的饿死人,元朝一直贯彻执行着“禁酿”的政策。

元朝的官员曾经上书给忽必烈,说明禁酒的必要性“足食之道,惟在节用,糜谷之多,无逾醒酸曲案……宜一切禁之”。忽必烈十分认同这个意见,颁发过极为严厉的“禁酒令”,下令“朝官饮酒、一律斩首”。

当然,这种禁止酿酒、禁止饮酒的政策,更多的是针对中下层百姓的,因为蒙古人本身十分好酒,所以统治阶层并没有很好的遵守与执行“禁酒令”,元朝后期的“禁酒令”几乎是一纸空文,只要有点权势的人,就从来没有少过酒喝。

其次,即使是全国总体不缺粮,但由于地域、气候、病虫害等问题,也可能区域性缺粮。从货物体积来说,粮酒两种商品的体积相差巨大,而且粮食更好搬运,这就造成了非粮产区辛辛苦苦运过去的粮食,还有人拿着酿酒。

粮食产区与非粮产区之间的粮食运输,一直都是大问题,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如果准许民间大规模酿酒,非粮产区的粮食价格就很难降低。

因为古代王朝的执政能力普遍不高,面对着粮食这样的民生大宗产品,无法有效地提高流通性,就只能在当地的节约上下功夫。

面对区域性缺少粮食的问题,也会采取一刀切的解决办法,粮多粮少的地方都不准许酿酒了,所以历朝历代都有着禁酒令。

古代“好酒亡国”论导致君王禁酒

曾经率领万民治理洪水的大禹,在其统治部落联盟时,曾经有过“醉酒亡国”提法,并且对于酿酒饮酒的控制,有过一些政治举措。《战国策》中记载,禹在饮酒后,虽然认为酒水很甘美,但还是说了一句话“后世必有饮酒而亡国者。”

并且,禹在随后的日子里,疏远了为他酿酒的仪狄,即使是仪狄是奉命酿酒的,这种因为事务而迁怒于人的做法,其实并不那么贤明。

大禹留下了“饮酒亡国”的言论,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后世的子孙还是枉顾了他的告诫,印证了大禹之言。

禹的儿子夏启建立了夏朝,而夏朝的亡国之君,也是中国的第一位末代皇帝夏桀,沉迷美酒、宠爱美色,在宫殿中建立巨大的池渠,中间灌满了美酒,号称“酒池”,并且在其中泛舟作乐。

大禹

夏桀酿酒所遗弃酒糟酒粕,堆积的象山一样高,长达十多里,被称之为“糟丘”。就这样,夏桀疏于朝政管理,引发天下动荡,最后腐败的夏朝被商汤击败,夏桀成了亡国之君。

商汤建立商朝后,牢记夏桀因酒而亡的教训,对于酿酒饮酒有着相当严格的管控,不过这些苦心之举,又被商朝末代君王,商纣王所遗忘。

《史记》中曾经记载,商纣王“悬肉为林,盛酒为池”,并带领数千男女,裸衣在酒池肉林中寻欢作乐、通宵达旦。

在古代王朝亡国常与末代君主的好酒好色紧密联系,所以后世君主在接受教育时,常常被告诫好酒对于个人和国家有着十分重大的危害,这也就有了古代流行的“好酒亡国”理论和说法。

商纣王的酒池(剧照)

唐朝建国之后,唐高祖就下令禁酒,史书记载“以谷贵禁关内屠配”。

在此后,由于开元盛世使得国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民生粮食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朝廷关于禁酒的命令有所松弛,在社会中不但不禁止百姓聚会群饮,君王还带头饮酒赏赐群臣。

一时间,长安遍地酒肆,唐人多有酒徒,李白就曾经在《少年行》的诗句中描写道“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这也侧面的说明了,实际上酿酒饮酒与王朝亡国的关联不大,在盛世之时,古代朝廷对禁酒的兴趣也不高。

古人饮酒

临时的事务性禁酒命令

喝酒能够给人体增加热量,开胃助消化,给人带来一定的愉悦感,还会给聚会带来很好的氛围,所以在生活中,饮酒与作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实行的是“家天下”的统治,讲究的是“家事即国事”,君王自身或者家人师长、亲戚朋友。

无论是谁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君王只要不开心了,全国就要陪同着一起肃穆、哀悼,就会全国缟素,取消娱乐、禁止饮酒。

这种突发性的、随机性的禁酒令,是不依据粮食多少或酒水贵贱的,只要朝廷下发了命令,全国都得执行。

饮酒(剧照)

史书记载,唐文宗太和七年,诏曰:准令,国忌日禁忌酒,就是古代朝廷发布的典型的临时性“禁酒令”。

当然,如果这种随机性禁酒政令的管控时间不长,就可能发生“禁酒令”刚传递到边疆地区,但其规定时间已经过期的现象,所以这种类型的“禁酒令”,在某些地域的执行过程,也不是那么的严谨。

从资料上来看,“好酒亡国”、“国家忌日”等禁酒理由,只是君王个人对品德的要求,可能在执政中会有所偏好,但不是最重要的。

朝廷拥有粮食的多少,才是管控酿酒饮酒的重要依据,即史书所记载的“以岁饥,禁配酒,麦熟之后,任依常式”。

中国古代朝廷所颁发的“禁酒令”,最多的还是为了节省粮食而制定的,并且普遍是刚建国粮少民贫时严格,盛世粮多民富时松弛,这种类型的“禁酒令”,是为了民生考虑,在颁布和执行时,容易得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参考文献

[1]搜狐网.唐三镜肖立舟.家庭酿酒技术:中国古代是如何酿酒的.-10-:03

[2]上海法治报.上海法治报官方帐号.立法惩罚、颁“禁酒令”!古人杜绝浪费也很严厉,雍正还下了一道圣旨.发布时间:-10-:58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