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阅史明心。本期为您继续解读《春秋》。春秋时期有句人人皆知的俗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句话翻译成现在的白话就是,对于国家非常重要的两件大事,一件是祭祀,一件是军事。
军事在春秋时期对于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春秋时期,人们崇尚礼仪,但是礼仪有很多问题是解决不了的,比如你崇尚礼制,但是对方不按套路出牌,这时候战争就能起到作用。
春秋时期的战争是讲礼制的
在春秋时期,战争是讲礼仪的,有些人会发出疑问,都战争了怎么还讲礼仪呢?是的您没听错,春秋时期战争是有一套完整礼制的。
首先出战前,国君一定要去宗庙祭祀,去宗庙祭祀的目的是,第一让祖宗神灵保佑自己出战取得胜利,第二对祖宗神灵说说为啥出战,这样做比较有礼貌,尊敬祖宗神灵,第三顺便卜算一下此次出兵的吉凶。
帅师者,受命于庙。——《左传·阂公二年》王者发军行将,必钻龟庙堂之上,以决吉凶。——《史记·龟策列传》
如果预测若获得吉兆,说明出师得到了祖先的许可。不过话说回来,既然国君决定要出兵打仗了,那么卜算的结局基本上都是吉利的,即便不吉利也能解释成吉利的。一件事就看你怎么解读,主要还是求得一个心理安慰。
兵器藏在这里
国君在宗庙里祭祀完祖宗,还要在宗庙里任命出战元帅,有了元帅,下一步要在宗庙“授兵”。所谓的受兵,指的就是集结军队,发放兵器。到这里我们已经得到了答案,那就是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兵器都放在宗庙储藏。
郑伯将伐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左传·隐公十一年》
春秋时期,士兵平时是不携带兵器的,兵器都是藏在国家的宗庙里,遇到战争才拿出来发放,战争结束还要及时归还。
与兵器一起藏在宗庙里的还有打仗用的战鼓。大家可别小瞧了战鼓,春秋时期军队出征是否有钟鼓,则情况很不一样,春秋时期的贵族认为战争备战鼓能够明示邪恶、伸扬正道。所谓“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行军作战中也有规矩
在军队行进打仗的过程中也是有礼制和规矩的。比如诸侯的军队路过周天子的都城,应该把盔甲脱下,兵器收起来,左右护卫也都退下,这样才是尊重周天子的做法。
过天子之城,宜櫜甲束兵,左右皆下,以为天子礼。——《左传·禧公三十三年》
此外行军途中如果遇到名山大川,也要进行祭祀和祷告,当然这样做的目的很好理解,无非就是希望得到神灵的佑护。
当两军对敌时,各自摆开阵型,这时候要先派勇士出来挑战,春秋时期把这个规矩叫做“致师”。所谓的致师不是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互相叫骂,而是“一方射麋献敌,一方止而不逐”,致师是很有贵族风范的一个举动。
战争结束后的礼仪
战争结束后,双方按照礼仪来进行。战败一方要向胜利的一方投降请罪,同时战胜国要祭祀征战地附近的名山大川,还要在作战地点建造临时宗庙向祖宗汇报战争胜利了。
得胜之师归来后,国君则要在宗庙举行一系列礼仪活动,来庆祝胜利,然后就是国君安排酒席,和群臣宴饮,并且犒赏三军。
如果军队战败了,败军回国时就要用“凶礼”,所谓“以凶礼哀邦国之忧”。最典型的凶礼莫过于着丧服的“哭师”之礼。有点孩子气的感觉,打输了就哭。
素服郊次,向师而哭——《左传·禧公三十三年》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基本上对春秋时期的战争状态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至于文章开始的那个问题,诸侯的兵器藏在宗庙里,你猜到了吗?
文/阅史明心
图/网络
参考资料/
《春秋左传》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