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写的马想当侠客,李贺写的马想

古人喜欢以“马”为题来作诗,借咏马、叹马来表现自己才华出众、志向远大,以及怀才不遇的复杂感情。

建安时期,曹植作《白马篇》,描写了一位武功非常高强、赤胆忠心的边将。他为了报效国家,“视死忽如归”,完全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后来,唐朝大诗人李白、李贺分别以“马”为题,创作诗歌。但是他们笔下的英雄,却不再是无欲无求地报效国家了,反而带着十分明显的“攻利”色彩。

李贺在自己诗中的诉求十分地明确,那就是要“若个书生万户侯”。而李白在诗中的诉求也略显矛盾,看上去他只想要“傲视王侯”。

另外,李白还借《白马篇》的主角批判了孔子的弟子原宪。因为他学成后一直僻居陋室,“端坐而弦歌”。他认为原宪不思进取,简直丢人,这一点引发了后世的争议。

一、李白《白马篇》欣赏

《白马篇》——唐·李白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

诗歌意译:雪花骏马高八尺,金鞍闪闪,上面端坐着一位英雄。他的腰间悬着一柄秋霜切玉剑,锦袍上的明珠,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发光。

他的工作是陪伴天子斗鸡,进进出出,都乘坐着华丽的高蓬车。他武艺高强,既可以挽弓射杀南山猛虎,又能够徒手擒拿太行的猿猱。

席上偶然与人起了纷争,三杯酒下肚,便要拔刀相向。他是杀人如剪草的江湖客,平时只和剧孟这样的人往来。

可是,豪侠岂是池中之物?有一朝,他决定发愤图强建功立业。于是他骑马过了函谷关。到临洮从军,大展神威。叱咤风云,身经百战之后,杀得匈奴望风而逃。

得胜归来后却又借酒装疯,见了宰相也不下跪,做人就应该这样。我不屑与原宪这样的人为伍,因为他只打算一辈子隐居在长满野草的地方,居住在一间漏雨的破房子里,弹琴唱歌。

这一首诗,是李白在三十一岁时所作。他在诗中借游侠发愤,骑着白马上战场的事例,来表达了自己“出仕”的志向。他本人也与诗中的五陵豪杰一样,骑着白马,还给马配上了金鞍。

青年时代的李白,是非常富有的。他在刚出四川时,身上还带了二十万的黄金。一直过着“醉生梦死”,挥金如土的生活。后来他得到唐玄宗征召,本来以为可以实践自己的政治抱负。

没想到,唐玄宗却把他当成了一个“弄臣”。平时让他给杨贵妃写一些小曲也就算了。唐玄宗喜欢“斗鸡”,所以拉着他和裴旻一起去看斗鸡了,这是李白当时完全料想不到的。

在这里,他只是借书写豪侠的武功,来说明自己的本领也很高强。豪侠有挽弓射虎,徒手搏猿的真本事。不仅武功高强,而且胆气非凡。

与人在酒宴上起了竞争之心,只要灌三杯酒,他就敢拔刀相向!豪侠杀人如草芥,那是因为他的朋友,全都是战国剧孟那样的人。

不甘于平凡的豪侠,想要成就一翻大事业。于是他就骑着白马过了函谷关,到临洮前线去报名从军了。他也想像曹植笔下的那个英雄一样,为国家建功立业。

英雄百战成功,归来以后,正是封官受赏的好时机。可是他又借酒发疯,见了萧何、曹参这样的大人物也不肯下跪,他真正想做的是——以布衣的身份,傲视王侯。

从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意思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李白有着极其强烈的入世之心。他在谋官不顺的时候就会想到,假如从文不行,自己也可以建立武功。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正是古代读书人想要干的事。像原宪那种人,读完了书,回头跑去隐居的,难道不是在浪费自己生命和时间吗?所以,李白是不屑与这种人为伍的。

二、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欣赏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歌意译:万里平沙在月光之下,铺了一层皑皑的白雪,燕山顶上露出了一轮弯月。何时给我一副黄金打造的马辔头,让我能在这清爽的秋天放马驰骋。

李贺这首五言诗,是他咏马二十三首中的一首。这组诗虽然是咏马,但是实际上却是借物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楚和愤慨之情,以及想要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这一首诗写得比较婉曲,开头两句借着写大漠月下的景色起兴,兼用比喻,把黄沙比喻成了白雪,又把燕山明月,比成了吴钩。表现的是年轻的李贺,对征战沙场的向往。

有人考证,李贺的这一组诗写于他二十四岁时。年轻的李贺虽然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但是他想要建功立业、出将入相的愿望,却是非常强烈的。

这一点,从他的组诗《南园十三首》可以看出,他在《南园十三首·其五》中写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在《马诗二十三首·其五》中,李贺除了将平沙比喻成白雪、将明月比喻成吴钩以外,他还在这里,将自己直接比喻成了那一匹在月下奔跑着的骏马,因此他问“何当金络脑”。

“金络脑”是黄金打造成的马辔头,战马配上好的金辔头,喻意人才得到了赏识。有了征战沙场,建立功勋的资格。他就可以自由地在这个草黄马肥的季节,任意驰骋了。

李贺这首诗虽然全文都没有提到在“沙场”上与敌人作战的过程,但是他诗中的每一句诗都和战场离不开。修辞婉曲,寓意却十分明晰。

李白的《白马篇》表达是直白的,可最后却有一点小小的争议。因为李白诗的最后一句,在很多诗评人眼中看来,就和他的《侠客行》中最后一句“白首《太玄经》”一样,让人费解。

因此,明朝人朱谏在《李诗辩疑》中说:“第以不识原宪而嗤为‘荒淫’为可怪耳!”原宪是孔子的弟子。他避世隐居,是为了不与世俗的人同流合污,所以后人历来称颂他高洁的品行。

不知为什么,李白偏偏要说他“荒淫”。难道是因为他不知道原宪的事迹吗?但是这种说法明显不符合逻辑,因为李白这样的人都是饱读诗书的,他不可能不知道。所以,真是奇怪了。

结语

同样是借马来抒发个人的志向,李白与李贺的诗中,都表达出了一种积极用世的思想。

李白诗中的主角,任侠使气,挥金如土。他不满足于仅成为天子身边的一个“斗鸡徒”,他一心想要去发挥自己的特长,去沙场建功立业。

不过,他做这一切,并非是为了当官或者得到大量的财富,只是因为他喜欢这样做罢了。所以,李白是非常任性的一个人。

他觉得在一个政治清明的盛世之中,大丈夫就应该有所作为。而不是像原宪一样,空负了一身的才华,结果跑去隐居。

李贺诗中的主角则是一匹渴望上战场的骏马,它竭力歌颂平沙月夜的美景。一心盼遇到一个赏识它的人,让它可以在清秋的沙漠上尽情狂奔。

因为李贺非常年轻,思想也很单纯,他就是想像自己在《南园十三首·其五》中写的那样,上凌烟阁,然后封个万户侯。

李白和李贺诗中相似的地方,都是诗人本身积极用世的思想。而区别在于,诗中体现出来的彼此的人生目标是不同的。

李贺的目标非常现实,而李白的目标却有一点浪漫。因为比起做万户侯,李白显然是更想当春秋战国时代的那种“侠客”。

李白笔下“侠客”要的是“侠客”,而不是功名利禄。他这一首诗写得豪气纵横,不过最后一句对于原宪的指责,却有一点让人感到费解。

虽然这两首诗的思想境界,明显都要逊于曹植的《白马篇》,但是却可以从中窥见唐代诗人们的真性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