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雨总不成功,对比古代祈雨的相关仪式记载,是可以找到相关原因。所谓“祈雨”,就是祈求下雨;而之所以有“祈雨”这个活动,是以古代“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基础的,即“天象应人事”。按照古代“宇宙创世论·元气论”的观点,宇宙万物皆是“阴阳二气的结果”。《大戴记》载“天地之气和即雨”。东汉《释名》一书载:雨,水从云下也。雨者,辅也。言辅时而生养。
下雨既然“天地之气和则雨”,那么出现干旱和洪涝,都可以理解为“天地之气不和”;所以,古代的求雨都在试图实现“天地之气和”。现代关于雨的形成,概括的说就是地表水蒸气被蒸发到天空中,遇冷空气凝结成小水滴。在古代的观点中,引入了阴阳的观点,但大体和现在的科学认知是一样的。如《黄帝素问》里进一步解释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出天”。《范子计然》载“风为天气,雨为地气。风顺时而行,雨应风而下,命曰:天气下,地气上,阴阳交通,万物成矣”。
祈雨了解上面阴阳学说关于雨的形成的观点很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古代求雨礼仪的制定。再说回到天气干旱少雨,按照《汉书》的说法,自商汤时期就认为“不雨,是天谴”;因此在那个时候就认为要“讨好上天”,才能不受天谴,这个仪式称为“郊祭”,商朝称为“烄”,大致的仪式就是燃烧木柴,向上天供奉牲畜。据相关记载,商汤为政时,发生了七年之旱,用牲畜祭奉没有作用了,占卜史官提出了用人祭祀的方式,被商汤拒绝,宁愿自己身死,结果在他坐上柴火上时,天就下雨了。自此,后世君王常采用这个方式,周朝时期这个求雨方式称为“焚祈”。
古代祭祀焚祈,算是求雨方式比较庄重的仪式,只有在“暴祭”无效的基础上才被提出使用。而“暴”就是君王站在太阳底下暴晒,祈求上天的怜悯而降雨。但不管怎么说,以上提到到烄、焚、暴,似乎都不太人道。《礼记正义》中出现了一种被后世王朝采用的求雨礼仪,那就是“雩祀yúsì”:“雩,吁嗟求雨之祭也”。《春秋公羊传注疏》进一步解释为“使童男女各八人,舞而呼雩,故谓之雩”。但这个方式是帝王等级的求雨仪式。
古代祈雨仪式到了西汉时期。董仲舒正式提出“天人感应”的理论,结合阴阳学说,对求雨仪式又作了说明和规定。因为神州大地幅员辽阔,某处或几处的干旱并非所以土地;同时也为了维护天子的威严。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一书中,有专门的“求雨”章节,认为应该由当地的官员主导求雨仪式。具体的祭祀仪式再次不赘述,无外我结合五行、阴阳、方位,再配以常见的祭祀方式。但董仲舒结合“天地之气和即雨”的观点,所谓“雨出地”,而地为阴,对应女。因此求雨,使阴气盛,即“开阴闭阳”、“损阳益阴”,他认为“凡求雨之大体,丈夫欲藏匿,女子欲和而乐”。采取的方式如减免女性租税;在求雨期间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等。
祈雨相关以上说了朝廷层面和地方层面的求雨礼仪,民间的求雨方式分为“官方指导”和“自发仪式”。官方指导如宋朝时的“画龙祈雨法”、“蜥蝎祈雨法”。至于自发便是民间祭拜鬼神仪式,如龙王等。
文章的最后,我们说说一年中雨量和频率的问题。东汉王充《论衡》一书中说:太平之时,五日一风,十日一雨(这就是我们所谓的“风调雨顺”)。西汉著名经学家京房《易飞候》中载“太平之时,十日一雨,凡岁三十六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