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史记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孔子

孔子,名丘,宇伸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孔子的先租是宋国的贵族。父亲名叔梁绝(叔梁为字,绝为名),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母亲颜氏,出身贫寒。孔子从小跟随母亲生活,由于家境穷困和出身微贱,很被人瞧不起。为了谋生,他不得不早早踏上社会,先后给人放牧、看守粮草、管理粮仓和牧场,甚至当过替人办丧事的吹鼓手。这些“卑贱”的经历,使他老人家直到晚年谈起来还时常有些脸红,后来孔子回忆说:“我年轻的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些粗活儿”。

在孔子的少年时代,对他成长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两个因素:一是特殊家庭造就的坎过经历,二是鲁国特殊的礼乐文化环境。

“礼”就是“周礼”。武王灭商,建立了周王朝,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吸取股商灭亡的教训,推行“以仁德治理国家,重视贤良人才”的方针,建立了从天子到一般官员的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制度就是“周礼”。

鲁国是保留“周礼”最好的地方,孔子自小受到周朝传统文化的影响,对各种仪式非常感兴趣。他虽然好学,但在当时,像他这样身份的人是不能参加正规学习的,于是只好走自学的路。十五岁以后,他一边谋生,一边到处向人求教。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年),十七岁的孔子遭遇了人生又一大不幸,含辛茹苦养大自己的母亲去世了,他成了凄苦无依的孤儿。

同年,鲁国的大臣季孙氏准备宴请读书人。季孙氏在鲁国位高权重,几乎掌握了鲁国一半的百姓和土地。孔子这时还很年轻,认为自己读书这么多年,也算是个读书人了,便在没有接到正式邀请的情况下贸然前去参加了。结果,现实是残酷的,孔子刚迈入宴会的场地,季孙氏的一位家臣就不客气地对他说道:“在场的都是季氏邀请的贵族,你还是趁早离开吧!”

宴会上的羞辱让年轻的孔子深刻地体会到了世态的炎凉,也让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要想跻身贵族,他还必须更加勤奋。奋斗的念头支撑他不断地努力,从二十岁到三十岁,孔子将主要精力都用来读书学习,广泛阅读了鲁国的典籍,与此同时,他还下了很大的功夫学琴,学“武”据说孔子射箭的水平非常高超。

孔子发愤自学的目的,原本是想挤进统治阶层,当官从政。但那时实行的是“世卿世禄”制,也就是说,当官的可以把官位传给儿子,世世代代都可以做官。孔子虽然有学问,但出身低贱,做官自然无机会。所以,他决定走“曲线从政”的道路,先办私立学校,收徒讲学,扩大社会影响,开始了教育家的生涯。

孔子主张对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不分高低贵贱,对所有人都应一视同仁,等等。他最初办学时,学生非常少,但在鲁国却是件新鲜事,特别是对那些无处求学的平民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纷纷前来做他的弟子。他教的内容不少是当时做官必须懂得的礼仪,所以引起了一些贵族的注意和支持,连鲁国的贵族也来拜他为师。这下孔子顿时身价大增。不久,他就受到鲁昭公的格外照顾,允许他去洛阳参拜周天子。孔子大大地出了一次风头,回来以后,名气更大了,学生也渐渐地多了起来。

公元前年,鲁国内乱,鲁昭公出逃,鲁定公即位。鲁国的大夫们不把鲁定公放在眼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鲁定公就天天和乐女们在一起唱歌跳舞,也不上朝了。三十五岁的孔子对弟子们说:“鲁定公不是做大事的人,我们还是走吧!

孔子来到齐国,齐景公向他询问治理国象的方法,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君王要像君王,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齐景公再问具休怎么治理,孔子说:“为政要节俭。”齐景公对孔子大为赞赏,想把一块土地封给孔子,但是齐国的相国晏子认为孔子的主张不切实际,就劝阻了齐景公。

孔子五十一岁时,鲁定公见他名气越来越大,便想利用他一下,让他当了个小官。也许是“时来运转”,此后孔子便接连升迁,一年之内,当上了大司寇(治安司法长官)。孔子执政仅三个月,鲁国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就都大有起色,国家实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各自按照自己的身份做事,社会秩序非常好(史书上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与此同时,他你还当过鲁国的代理相国,在齐鲁两国国君的盟会上表现出了出色的外交才干。这可以说是孔子一生最为得意的时期。

不过好景不长。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年),孔子为了打击鲁国大贵族手下越来越嚣张的家族势力,发动了变革,不过没有成功,孔子也受到了冷落。后来,孔子便带着学生离开鲁国,开始了长达十三年的流亡生活。从五十五岁开始,孔子与他的弟子们风尘仆仆,奔走于卫、陈、曹、宋、郑、蔡、楚等国之间,到处游说诸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孔子周游列国。孔子的目的是希望得到诸侯的重用,推行“周礼”以维护旧的统治秩序。组是,当时的诸侯都忙于争霸,小国都面临着被吞并的危险,根本不会有国君听从他的说教,孔子无奈在六十八岁那年,怀着失望的心情返回了鲁国。

回到鲁国的孔子,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私学教育上。他将鲁国史官记录的《春秋》加以删改,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他还整理了《诗经》《周易》等古籍。相传,孔子晚年攻读《周易》的时候,由于读的次数太多,竟使穿连《周易》的绳子断了好几次,后人根据此事,引申出“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形容人读书刻苦勤奋。

孔子的学生遍天下,可以称为“贤人”的有七十二个。孔子的学生里,著名的有颜回、子路、子贡、冉求、子夏、曾参等人。

公元前年,孔子病重,不治去世,终年七十三岁,葬在鲁域北的泗水岸边。他的众多弟子继续传授他的主张和思想,逐渐形成了儒家学派,孔子也就成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和学生的谈话语录后来被整理为《论语》一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6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