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为何被分为春秋和战国,这两个时期有何

公元前年,周武王打败了商纣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周王室第十二代周幽王,整日沉溺于美色不务朝政,公元前年,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死,周朝亡国。后众诸侯合力驱逐了犬戎,拥立太子为王,即周平王,周朝复国。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也就是现在的洛阳。后世根据周朝两个都城的位置,以周平王元年为界限,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被史学家们分成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是指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战国是指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秦朝建立。东周为何被分为春秋和战国?这两个时期有何差异?一、原因周朝被分为西周、东周是因为都城的地理位置,东周被分成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又是因为什么呢?春秋和战国的名称又是从何而来的?1、持续时间太长纵观我国历史,周朝的持续时间是最长的,长达多年,其中东周从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被秦国所灭,持续了年。后世王朝持续时间通常在年左右,东西两汉相加也才年,北宋南宋相加年,唐朝年,明朝年,清朝年。后世为了便于进行历史研究,才把东周分成两个时期。2、春秋、战国名称的来历春秋这个名称来源于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东周鲁国的史官把当时各国发生的大事件记录下来,后来由孔子编订成《春秋》。该书记录的历史从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和春秋时期的时间大致吻合,因此称为春秋。战国则来源于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其记录的历史大致上接《春秋》,一直到大秦王朝建立。二、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差异从春秋到战国,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经济、战争性质、社会制度、思想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1、经济周朝实行的是井田制,耕地被划分为方块,形似“井”字,因此称作井田。这些方块田地分为公田和私田,大块、平整、水源充足的通常是公田,由农奴集体耕种,所得归土地领主。小块、偏远的田地分给农奴,农奴种完公田才能耕种自己的田地。所有的土地归属周王室,诸侯、贵族、农奴都只有使用权。到了春秋末期,铁器大规模使用,牛耕逐渐普及,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井田制逐渐被瓦解。到了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废井田,土地私有化确立,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小农经济直接带领民众和国家走向富足,百姓手里有了钱,又带动了商业发展。2、战争性质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主要目的是称霸,两国之间有矛盾了相约打他个几仗,打赢了的最多划走对方一块地盘,然后让对方叫爸爸,并不会赶尽杀绝。战争在春秋时期更像是贵族之间的游戏,为荣誉而战,规则明确,不失风度。战国时期就不一样了,每一场战争都是要致对方于死地,战胜国吞并战败国,战争的目的只剩功利。每一场战争都事关生存,因此战争规则只剩下不择手段这一条,各诸侯国人人自危,枕戈待旦。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更大,也更惨烈,例如著名的长平之战,秦军斩首赵军多达45万!3、社会制度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时候,实行的是分封制度,天子册封宗室、功勋将士为诸侯,把部分土地封赐给诸侯,各诸侯的地盘称为国,是为诸侯国。诸侯又把自己的部分土地封赐给卿大夫们,卿大夫们的地盘称为家。国家一词便是由此而来。春秋时期,虽说周王室已经没什么威信,但社会制度仍然是分封制度,各诸侯国的政务,都是卿大夫们分掌,诸侯手里反而没多少实权。到了战国,各诸侯开始有意识地削弱卿大夫们的权利,加强君权,由此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最早开始变法的是魏国,重用李悝,废除贵族特权,重视农业生产,魏国一时间强大富有,独孤求败。最著名的有秦国的商鞅变法,废井田,重农桑,建立县制等一系列操作下来,秦国由一个看守东周西大门的草原青年逆袭成为文武双全的高手,傲视群雄。随着变法的深入,分封制度依然存在,但郡制、县制渐渐成为主流,中央直接管理地方,贵族、卿大夫们的权利慢慢都集中到了诸侯手里。到了战国中后期,分封制度土崩瓦解,君主集权制登上了历史舞台。4、思想解放春秋时期主流的是儒家思想,孔子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为上层统治者服务。战国时期是一个大破大立的时期,其他思想学派纷纷崭露头角:墨家、法家、道家、杂家等等,百家争鸣,群英荟萃,为各国的发展壮大贡献方略、出谋划策。一个历史猫总结:综上所述,春秋和战国这两个时期,社会各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把东周分成两个时期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从这两个时期的差异,也能感受到历史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大破才能大立,打破周王室的陈腐,经历春秋战国时期的激荡、碰撞,才能迎来秦朝的大一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6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