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认知历史
编辑丨认知历史
前言自公元前年,周平王东迁至岐山,西周灭亡,东周建立。到公元前年,周天子开始向各国派驻使节,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不断发生,社会也在不断的进步。此时,铁制农具开始逐渐被使用,为农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一直都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生产力水平低下。但是自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就开始逐步引进铁制农具,为后来秦国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也推动了秦国铁器制造技术的发展。因此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农具的类型、作用与影响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秦国农业生产发展情况有着重要的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农具概况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农具发展水平很低,在《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之初为戎狄所破,诸侯并伐,秦文公始为耕战。”
这说明秦国在建立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都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直到秦文公时期,才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而此时的秦国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如其他诸侯国。
在《史记·秦本纪》中记载:孝公既定诸侯,乃令惠子将行法于秦,尽封其六国贵族于秦之地。于是惠子以连横说秦惠王曰:夫天下共击之,则强者胜;齐人御之,则能行;楚人御之,则能举;魏人御之,则能退;韩人御之,则能屈:此五国之所生而强也。是故秦最弱。
秦惠王曰:善。这说明当时的秦国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在经济发展上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
此外《史记·秦本纪》中记载:“孝公十二年(公元前年),甘茂治蜀孝公十七年(公元前年)秦孝公卒,惠文王立,是为秦武王。”在这段话中出现了两次“治蜀”和“立”字,说明当时的秦国在农业发展上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在《史记·秦本纪》中还记载:“惠文王元年(公元前)甘茂为秦相。十年武王卒。惠文王二年(公元前年)秦复霸西河外诸地。十三年(公元前年)秦建置三川郡。”
这段话中提到了“三川”指的是今甘肃临洮、天水和宁夏南部地区。“三川”在当时是指的渭水、泾水和洛水这三条河流的总称。
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农业生产水平不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而且当时的秦国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因此也就不能产生先进的农具。
而且从《史记·秦本纪》中记载中,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秦国在农具上有一定的落后性,生产技术较为落后。在《史记·秦本纪》中记载:“孝公十三年(公元前年),秦惠王卒其子子政即位,是为孝文王。孝文王初立,十五年(公元前年),秦惠文王卒。”
秦国农具的类型学研究根据出土实物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农具大致可以分为耕农具、运输农具、耕田农具和收获农具四类。其中耕农具是主要的农作物生产工具,由耕地工具两大部分构成。
耕地工具有石镰、石锄、木耜等,其中石镰为主要生产工具,铁器较少;耕地工具主要有耜和犁,耜的类型较多,主要是以木为柄,利用杠杆原理进行耕地作业。
耕田工具主要是铁制的犁,用于耕犁土地,并配合着石锄在土壤较深的地方进行除草工作;收获农具有禾把和大耙。禾把用来在播种时将种子抛到土中;大耙用来耙土、松土等。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农业生产中,使用最多的是耕田农具,并且这一时期也是秦国铁器使用的高峰期。其主要生产工具为犁、镰和大耙,此外还有手摇式的石(石)锄和小耙。
从出土实物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使用较多的农具是犁。犁是由犁头、犁壁、犁壁支架、犁指、犁座和犁辕组成的。因此犁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种是以直齿式犁铧为主要特征的直齿式犁;另一种是以曲齿式犁铧为主要特征的曲齿式犁;第三种是以锯齿状犁铧为主要特征的锯齿状犁。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使用的犁中,曲齿式犁占主导地位,并且这一时期秦国已经开始推广使用曲齿式犁,其原因有二:
一是由于当时秦国开始引进铁制农具;
二是由于当时秦国农业生产的需要。曲齿式犁在耕翻时能够有效地将土壤翻松,并保持土壤结构;同时还能够利用杠杆原理进行耕、耙等作业,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秦国出土农具的作用与影响从出土的实物来看,秦国所使用的农具大多为木制,而非铁制。木制农具是当时秦国所使用的主要农具,其特征为:有柄,长柄。
这种农具多见于西周时期,主要用于耕作和运输。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加上长期使用,木头农具中已经出现了铁制的部分,因此在秦都咸阳出土的铁制农具的数量较少。秦都咸阳出土的铁制农具主要有:
一是云纹青铜戈:这是一件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戈,在秦都咸阳出土。该戈长34.2厘米,宽19.4厘米,重0.95千克;戈柄和戈首是用青铜铸造的;戈身上还刻有云纹。
该剑长22.1厘米,宽9.5厘米,重0.45千克;剑柄用青铜铸造;剑身有两种形态:一种为弧形柄,一种为直柄形;剑身还刻有云纹。
该钺由两面组成;一面为扁圆形铜范;另一面为铜质,通高23.5厘米。该铲长19.5厘米,宽3厘米;铲面以云纹为主;铲身上有八字纹、菱形纹和云纹等装饰纹饰;铲片上刻有“田”字和“子”字两种铭文。
该钺由两面组成,一面为扁圆铜范,另一面为铜质。该钺上有铭文:“田”字,是表示田官;“子”字,表示用来祭祀的器具。
二是木耒:这是一件战国时期的木耒,在秦都咸阳出土。该耒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木制,长22.1厘米,宽7厘米;另一部分为铁质,长19.5厘米,宽3厘米;两部分结合成一体。
该耒上有两条铁柄;铁柄上有三个铁环,分别套在铁柄上。该耒的作用主要是耕地用的。在出土时还发现了一个用来磨制木耒的石杵。
三是石锄:这是一件战国时期的石锄。该锄长19厘米,宽3厘米;锄面上刻有铭文“田”字和“子”字;锄柄刻有八字形纹;在锄柄和锄身上还有四个铁质的环圈。
四是木耜:这是一件春秋时期的木耜。在出土时还发现了一个石臼,其底部有两个铁环,应该是用来套住石臼的。
五是铁犁:这是一件战国时期的铁犁,其特征为:有铁部件和木部;犁体为长条形;犁壁由两个半圆形组成;犁壁上有四个铁质的环圈;在犁壁上还有一个铁环;犁壁上还刻有铭文:“田”字和“子”字两种铭文。
农具变革带来的秦国农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出现,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铁器的应用和推广,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次飞跃。
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还是较为落后的。“秦地无闲田,农夫多贫民。”当战国初年秦国从戎狄手中夺得大片土地时,由于秦国人没有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无法开垦荒地,只能任由戎狄们占据土地,这给秦国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秦国人只能选择屯田的方式。到了春秋末期,铁器已经进入到普通百姓中来了。周天子为了奖励那些为国效力的将士们,给他们发放铁器。
由于当时的铁资源较为匮乏,所以这些铁器是从戎狄手中抢夺来的。随着铁器在当时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秦国人也逐渐把铁器用于农业生产之中。
春秋时期秦国还没有发明牛耕技术,直到春秋末期随着牛耕技术的出现才逐渐推广开来。牛耕技术也是秦国人发明出来的,因为秦国地处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少雨、土壤贫瘠、水资源短缺等原因导致当时耕作技术较为落后。
牛耕技术能够使得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主要使用“半步”耕种法,这种方法就是将一格一格的土地划分为一格一块后进行耕种。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土地利用率。
随着铁器的应用和推广,秦国人已经开始使用铁犁和铁锄进行耕作。这种方法是先将一格一格的土地划分好后再进行耕种。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生产效率。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农业生产工具出现了较大变革与进步。
春秋末期,秦国人已经开始使用牛耕技术进行耕作,但是还没有达到大规模使用牛耕技术的程度。春秋末期,秦国人已经开始使用铁犁和铁锄进行耕作,但是铁犁和铁锄在当时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推广开来。
随着铁资源在社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铁农具逐渐被推广开来。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已经开始使用铁制农具进行耕作,这是秦国农业生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标志。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秦国地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土壤贫瘠、水资源短缺等原因使得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秦国人开始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
笔者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农具在总体上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巨大变化。这个变化过程中,铁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推广使用,大大提高了当时农业生产的效率,也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这一变革过程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人们对铁器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也不断提高。这种变化也影响了秦国对农具的选择和使用,使得秦国在使用农具上实现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巨大变化,最终实现了由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巨大转变。
参考文献1、陆玖译注:吕氏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年版。
2、石磊译注:商君书[M].北京:中华书局,年版。
3、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年版。
4、方勇、李波译注: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年版。
5、方勇译注: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