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虞,姓“姬”,本名叫“虞”,字子干。他的老爸就是赫赫有名的周武王姬发,他是家中老三,所以叫叔虞。他还有一个同母哥哥,叫“诵”,是老大。他们的母亲就是武王的王后-邑姜,外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吕尚”。据说,当初,周武王和邑姜行完周公之礼后,梦到“天帝”对周武王说:我会让你生个儿子,会叫他“虞”,并且会把“唐”地赐给他。果然,当邑姜生下孩子后,孩子手上的掌纹特别像一个“虞”字,固而周武王把他赐名为“虞”。可惜这娃是个苦命儿,武王去世的时候,老大“诵”也不过“少”,他更别提了。为了稳定周家的江山,诵即位,成为了“周成王”,而四叔“姬旦”则是摄政当国。好好的兄弟俩,就有了君臣之分的。不过,好在哥俩感情很好,毕竟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周初那段时间,天下不太平的。就因为四叔摄政当国,国内都传言周公旦要篡位,所以在外做诸侯的几个叔叔对此心怀不满的,就联合殷商的旧势力,反叛周朝的。天地良心,周公旦还真的是尽心尽力的继承武王未尽之事,辅佐成王的,在得到当朝的召公奭(shi)和太公望的理解后,周公旦就率领周师去平叛了。在现在山西省翼城县、襄汾县一带,有一个帝尧的后代建立的古唐国,作为殷商的故封地或属国,古唐国也参与了叛乱。周公旦也不是吃素的,经过几年的征伐,彻底打败了殷商的旧势力,将反叛的几个兄弟杀的杀,废的废的。当然,跟错人的古唐国,也被周公旦给灭了,话说,这时候的叔虞,经常和少年心性的兄长周王“诵”嬉戏玩耍。正史上记载了诵同虞开玩笑,把桐叶折成珪状给“虞”说:“拿这个封你”。周公旦或史佚(《史记》说是史佚,而《吕氏春秋》则记载是周公旦)都说:“天子无戏言“。所以周成王就把自己的亲弟弟封在故唐,这就是《桐叶封弟》的典故了。那么姬虞从此也就被叫做唐叔虞了。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古唐国反叛是在周成王八年,也就是其亲政后一年的。封唐叔虞为侯是在成王十年的。如果是这样,这古唐国首领也是有病,要反也要在三监之乱的时候反,怎么偏偏在周公已经完成东征,消灭了所有殷商残余,而且成王也亲政的时候反的,正好给刚亲政的成王一个立威的机会的。然而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在平灭三监之乱后,依次写下了《大诰》,《微子之命》及《归禾》,《嘉禾》等颂词。史书上说叔虞封唐后,封地上曾经出现过二茎共生一穗的粟禾,其献给成王,成王命唐叔到东部周公军队驻地赠给周公。此时,应该是周公封微子至宋后,因而判断叔虞封唐在周成王亲政前的。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周初分封了大量的诸侯国以拱卫王室,当然以同姓国为主,也有部分的异姓国的。然而由于周武王英年早逝,大部分的诸侯国都是周公摄政时候所封的。对于成王来说,其即位年少,在外有管蔡二叔联合殷商余孽反叛王室,在内,虽然周公是自己的亲叔叔,但叔强侄弱,急需壮大自己的势力,因而分封自己的亲弟弟,增强自己实力就是势在必行的。姬虞此人,在史书上记载不多,在《国语.晋》中曾经用旁人的话交代了叔虞:“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兕“是雌性犀牛,唐叔虞用到时弓箭就能射杀犀牛,证明其勇力过人。前文也说过,古唐国是帝尧的后代建立的国家,“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其四周遍布戎狄部落。且刚刚被周公征服。在成王封唐的时候,好地方其实都已经被封走了,只有一些苦寒之地或者新被征服的土地。然而,叔虞在受封后,偏偏把一副烂牌打好了.《左传.定公四年》记载了周中央王朝为其制定的“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政策-用当年夏朝的制度来治理治下的人民,用戎人的制度和习惯来与周边的戎狄打交道-因地制宜,唐叔虞坚决执行了这一政策,使唐国之前由叛乱引起的人心不稳的情况迅速的稳定下来,农业和牧业生产有很大的发展,并迅速地成为周王室北方的屏障。在《逸周书·卷七·王会解》记载了一次周成王接受诸侯进贡的朝会,其中说到“成周之会,墠上张赤帟阴羽,天子南面立,絻无繁露,朝服,八十物缙珽。唐叔、荀叔、周公在左,太公望在右……”彼时的地位已经能和开国老臣周公和太公相提并论的,也是周成王依为肱骨的重臣。真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而对于“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这一唐国的基本国策。现在史学界认为这就像那时候的一国两制,周王朝并没有一味要求诸侯国依据周王朝的制度去治理地方,反应出周王朝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理念,也显示了“中央之国”的开明和器量。《左传·定公四年》,还记载了周王室对于分封卫鲁两国的施政纲领“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卫国是封给周武王同母弟康叔,其封地就在朝歌,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也是殷商故都“奄”的所在地),也就是说,在西周初期,存在在一国两制甚至三制,这种灵活的政治形态,极具变革性的精神,对周初政治稳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这一精神也深深的影响了叔虞封唐后的唐国,也惠及了唐改晋后晋国的政治形态和其人民的思想意志,奠定了晋国近7百年的历史,也造就了在风云际会的春秋时期风光无二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和战国七雄中的韩魏赵,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