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https://www.cqcb.com/dyh/live/dyh2671/2018-11-22/1253103.html如果说词坛上有一个人能与苏轼比肩,那只能是辛弃疾了。出生于弱宋的辛弃疾一生的命运都和民族大义绑在了一起,他把一生的国仇家恨、命途多舛、壮志难酬都写进了自己的词作里,所以他的词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人称“词中之龙”。无论是《破阵子》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国仇家恨,还是《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的少年之愁,亦或是《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的铁汉柔情,每一首词都让我们见识到辛弃疾胸怀中燃烧着,炎炎的烈火轰雷。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一首,辛弃疾的送别词。这首词与辛弃疾其它作品不同之处在于,他一改白描的写法,全词共用5个生死离别的典故,无一句谈离别,却处处是悲壮,令人肝肠寸断。《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作者:辛弃疾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词的大意是:绿树荫里鹈鴂、鹧鸪、杜鹃凄惨地叫着,一直啼到春末。百花枯萎,实在令人愁恨。但这些事,与人间的生离死别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昭君弹着琵琶骑马出塞,陈皇后阿娇退居长门别馆,春秋庄姜望着燕燕双飞。汉代名将李陵兵败归降匈奴而身败名裂,有荆轲冒着萧瑟秋风的慷慨悲歌。啼鸟要是知道人间有这么多悲苦,估计啼出的不再是清泪,而是鲜血。如今茂嘉弟远别,还有谁能和我在明月下喝醉?这首词是辛弃疾送别自己堂弟所作,大约作于他闲居铅山期间。词中一共用了昭君出塞、阿娇离宫、庄姜、李陵兵败、荆轲刺秦,共5个典故,个个都是生离死别的人间悲剧,这些离别中有离乡愁、有不甘、有爱情、有国恨、也有壮士断腕。词写到这,借杜鹃鸟滴血转到送别,发出最后一问“谁共我,醉明月?”写离别的诗那么多,却没有一首能如此诗一样悲壮,令杜鹃啼血。一次离别,却引出了词人这么多的人生感慨,辛弃疾把一生愤懑都写进了词中,似乎只有这样,词人的悲痛才能获得暂时的宣泄。陈廷焯评此词:“沉郁苍凉,跳跃动荡,古今无此笔力。”国学大师王国维也说:“语语有境界,此能品而几于神者。然非有意为之,故后人不能学也。”是啊,稼轩词的魅力或许就在此,非有意却后人想学也学不成。辛弃疾的词作那么多,不知道大家更喜欢哪首呢?欢迎在评论区和小编讨论!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