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春秋 >> 春秋评价 >> 尚书文学论序

尚书文学论序

AUTUMN

秋分

《尚书文学论》序

《尚书》乃上古之书,所录文献“上断于尧,下迄于秦”(《汉书·艺文志》),记载了古典中国从唐尧虞舜到春秋时代一千五百多年的恢弘历史,其语言形式也经历了从上古“旧体文言”到春秋“新体文言”的时代转折和艺术演变,演变和转折造成了时代的阻隔和理解的困难,因此《尚书》在“六经”中是最为古奥艰涩的文字。秦火之后,风雅消歇,《诗》《书》不传。据《史记》的《儒林列传》《晁错列传》等文献记载,汉初文帝时已经是“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独有济南一位年老的“故秦博士”伏生尚能在齐鲁之间传授《尚书》。但此时的伏生已经“年九十余,老不可征”,汉文帝只好派晁错前往受业,从此《尚书》才有了重新流传的机会。

尽管如此,《尚书》的研究也只能是少数人了解的专门之学,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不知所云,视为畏途。韩愈《进学解》用“周诰殷盘,佶屈聱牙”的话,来概括《尚书》语言的生涩,虽然并不准确,却颇为流行,这至少说明了《尚书》理解的艰难。

于文哲博士以《尚书》文学性作为研究题目,这一选择本身就显示了他的学术勇气和自信。通过《尚书》的文学解读,发现了一个充满生机意趣盎然的艺术世界。《尚书》并不是单纯的上古文献遗存,而潜藏着丰富而生动的审美意蕴,《尚书文学论》在文学上的许多发现都让我们眼前一亮。

《尚书》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文学经典。礼体决定文体,上古时代的《尧典》《皋陶谟》《牧誓》《顾命》等文献,适应礼乐文化的需要,充满了艺术的仪式性、象征性、表演性,已经是音乐、舞蹈、诗歌、表演的盛大的歌舞艺术,甚至包含了许多戏剧艺术元素。这一点作者对《牧誓》和《顾命》的解读,特别富有意味。在作者看来,《牧誓》不是一种简单的誓词,周武王的“左仗黄钺,右秉白旄”“四伐、五伐、六伐、七伐”等,是一种武舞是一种表演,是以舞蹈形式出现的盛大的战前战争礼典仪式。而《顾命》也是一种典礼戏剧,有着明确的诗剧主题和戏剧要素。理论尚可以深化完善,但是这样的分析,确实使那些扞格难通的文字有了生机,有了新鲜感。

《尚书》的叙事性是本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