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生的尚书被禁,被毁,被烧hellip

这是一本书和一个人的传奇。

没有这个人,这本书可能已经失传。

没有这本书,这个人的名字,也许就湮灭在年的时光里。

烈火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年),六国灭,四海一。

这一年的宫廷大宴上,博士淳于越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

丞相李斯反对说:

“现在是秦朝,不再是前朝,若允许臣下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那么很快,好不容易得来的统一将岌岌危矣。”

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为树立君权的绝对权威,他向秦始皇提出焚毁古书的三条建议:

第一条,颁布“挟书律”,除《秦纪》、医药、卜筮、农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限期交官府销毁。令下三十日后不交的,处以黥刑并罚苦役四年;

第二条,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官吏见知不举者,与其同罪;

第三条,有愿习法令者,以吏为师。

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同意了。在宴会散后第二天,焚书之火在秦国各郡熊熊燃起。

秦始皇的焚书是否罪大恶极,目前在学术界尚有严重分歧。不过我们长话短说,单说这焚书名单上,首先要烧毁的是两本书,一本是《诗》,一本是《书》,就是后世所说的《诗经》和《尚书》。

《诗经》为什么该烧?大概因为《诗经》里的意识形态太自由了,始皇不愿给统一的现状惹来麻烦。

《尚书》为什么该烧?也许是因为,《尚书》记载的是上古诸王的治世理念,始皇需要用自己的治世观念代替上古的治世思想。

如我们后世所知,身处在同样的焚书令下,《诗经》和《尚书》有着不一样的命运。

《诗经》绵延数千年未绝,而《尚书》,险些在世间失传。

为什么?

因为《尚书》是一本很特殊的书。

尚书

《尚书》很古老。

有多古老呢?

它的记载,开始于尧舜时代。

相传在尧舜时代,中国就已经有了完备的史官制度,忠实地记载天子的一言一行。右史记载言,左史记载行。

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礼记玉藻》

这些记载逐渐汇集成编。从君王的诰令、册命,到君臣的谈话内容,从尧舜禅让、鲧禹治水、商汤讨桀到武王伐纣、盘庚迁殷、周公止谤……

它们被一代代地保存下来,从尧舜,直到春秋。在岁月的流逝里,安静地躺在古老的档案架上,慢慢堆积成一批数量庞大、但却没有体系的散乱的原始文献。

此时,它尚未成为书。

据说,是孔子,从黄帝玄孙帝魁至秦穆公共三千二百四十篇的文献中,选取了值得后人效法学习的篇,编定为《书》。

汉朝人给它改名叫《尚书》——这个“尚”字,是为了表示它的古老。

这是一部存世最早、华美璀璨的皇室文献。

孔子在编选的时候,已经删去了太过古老的部分,从近一点的尧舜时代的文献开始编起。

但是,它仍然是佶屈聱牙、难以看懂的!

《尚书》的记录方式是后人无法理解的上古口语。它的难读人所共知。

早在战国初年,孔子十六岁的孙子子思到宋国游学的时候,宋大夫乐朔就对子思抱怨《尚书》“故作难知之辞”。

鲁迅、刘大杰对此有一个解释:

《尚书》的难懂是由于用当时口语写成的,这些口语随着时代变迁而走向僵化,所以原本浅易的商周口语成了后人的语言难题。刘大杰在谈到《尚书·商书》难懂时说:“难懂的原因,不是太文言,而是太白话。因为用的大都是当时的口语,时间过久了,后代读起来就难懂了。

彼时,文字刚刚发明,史官们没有太多的文字可用,也没有口语转化成书面语言的借鉴,当商王发布口头政令时,他们得将商王夹杂方言的口语尽快记录下来,将口头的政令文诰变成简帛文献。

商周史官都是世袭,后人忠实地恪守着先人的文字技法,最初的匆促的记录成为了一种用语典范,在史官家族内部世代传习。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早期典诰作品的佶屈、稚嫩、朴拙、艰涩、古奥、不准确等等特点,都被后世史官作为一种神圣范式而刻意加以模仿,由此最终凝固、定型为《尚书》晦涩古奥的语言系统。

孔子编定的《尚书》有篇。

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尚书》,只有29篇。

实际上,若没有伏生,就连这29篇都没有。

甚至,即使篇完整地流传下来,若没有伏生,我们可能连1篇都看不懂。

后人说:“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

这薪火相传,何其脆弱!

伏生

伏生,据说是孔子学生宓子贱的后人(古代宓与伏通),名叫伏胜,济南(郡治在今山东章丘南)人,生于周赧王五十五年(前年),卒于汉文帝后元三年(前年)。

据说他10岁起就攻读《尚书》等经书。因为《尚书》超乎寻常的艰涩难懂,为了坚定心志,他住在空无一物的石头屋子里,又在身上缠一条粗绳,每读一遍《尚书》就在绳子上面打上一个结扣。不久,八十尺的绳子上便结扣满满。

以绳绕腰领,一读一结,十寻(八尺为寻)之绳,皆成结矣。

——段成式《酉阳杂俎》

经过这样的苦学,伏生终于成为一个“掌古通今”的学者。秦朝初年,朝廷设经儒学博士(官名)七十人,研究历史、诗书、百家学说,随时备皇帝顾问。伏生便是这七十人之一。

公元前年,“挟书律”和“焚书令”下的这一年,伏生48岁。

命令很快到达全国各郡——诏令上说,三十天以内不缴出藏书烧毁的,无论是官是民,一律押到北方筑长城或长安骊山筑皇陵;博士官的私人藏书也不得保留,必须烧去;同时命令博士官立即起程集中到京城咸阳,不准停留于齐鲁老家。

伏生舍不得交出他的《尚书》。他将《尚书》埋入墙壁的夹层,然后前往咸阳。

幸运的是,之后的二十多年,没有人发现他的秘密。

纵然战火仍然横扫,无数的变故接踵而来——秦始皇薨逝,胡亥继位;陈胜、吴广起兵;刘邦打进咸阳;秦灭,汉立——但他的《尚书》却终是等到了重见天日的日子,汉惠帝四年(前年),挟书律废除了。

不幸的是,当伏胜从墙壁中找到《尚书》时,它已不复完整——多年雨水浸泡和虫子蚕食下,篇只剩下依稀可辨的29篇:28篇正文和一篇序文。

我们无法知道当时伏胜的失落和痛惜——我们知道的是,之后的日子里,伏胜把仅存的28篇重新抄录整理,广招弟子,聚徒授经。齐鲁一带的儒生纷纷前来拜师,要知道这位老师,可是历经周、秦、汉三代的文化“活化石”啊,他传讲的《尚书》,可能天下就只有这独一本了啊!

伏生,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亡有,闻伏生治之,欲召。时伏生年九十馀,老不能行,于是诏太常,使掌故朝错往受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大兵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齐学者由此颇能言《尚书》,山东大师亡不涉《尚书》以教。伏生教济南张生及欧阳生。张生为博士,而伏生孙以治《尚书》征,弗能明定。是后鲁周霸、雒阳贾嘉颇能言《尚书》云。

——《汉书儒林传》

一晃又是二十余年。

伏胜讲经的名气渐渐传到了京城。

汉文帝前元二年(前),刘恒想找能传授《尚书》的学者,但寻求很久都找不到。听说伏胜能传讲《尚书》,便准备召他进京传授。

可是这时的伏胜年纪已经很大了,章丘到长安那么远的路,他走不动,甚至可能会死在路上,文帝只好下诏派出一个人,到济南伏胜家中把《尚书》学回来。

这个人,叫晁错。

授经

晁错这年二十三岁。

他生于汉高祖七年(前),河南颍川(今河南禹州)人。因为善文,当时正任主管宗庙礼仪、文化教育的太常掌故。

公元-年 是年

晁错二十三岁,奉命从伏生学《尚书》。

——《汉书晁错传》卷四十九

晁错并不敢怠慢。他深知伏胜已到耄耋之年,任何状况都可能发生,因此当他千里迢迢终于抵达章丘并见到伏胜时,他一定深深地吁了一口气。

然而,意想不到的情况劈面而来——山东人伏胜带着浓重口音的喃喃述说,河南人晁错一句都听不懂!

《尚书》是看不懂的,此前伏胜一直是口授给他的齐鲁弟子们。

既看不懂,又听不懂,怎么办?

幸好,上天早就暗暗备下了羲娥。

羲娥是伏胜的女儿,也曾经研习《尚书》,于是羲娥做了父亲的二传。羲娥讲的仍然是方言——齐语,晁错仍是十有二三听不懂。我们不知道伏胜、晁错、羲娥经过了怎样艰难的努力,总之,数月之后,晁错终于将《尚书》学完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晁错用的文字,是汉代流行的隶书,笔划间似有生命的线条飞扬律动,书法学上叫做“波磔”,有如江河的波涛,又如飞鸟的翼翅,涟漪不绝。

这就是传之后世的今文《尚书》,意思是用今天(汉代)的文字书写的《尚书》。

《今文尚书》一录完,便被列于学官,终西汉一代,《尚书》学久盛不衰。后来,《尚书》学发展成三家,即欧阳生的欧阳氏学,夏侯胜的大夏侯氏学,夏侯建的小夏侯氏学。他们均出自伏生门下,其中尤以欧阳生弟子兒宽,最得师祖精义。

伏生卒于汉文帝后元三年(前),那时候他一百岁了。

济南伏氏的家传经学,自伏生至东汉献帝皇后伏寿,历秦汉四百余年,号为伏不斗——因其累世名儒,且家风清静,不党不私。

传图

据说今文《尚书》后来毁于永嘉之乱。

关于《尚书》,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晓它本来的面目了。

但终究,经由孔子、经由伏胜,到底有一些残章零篇流传了下来。

若没有伏胜,我们可能将与我们文明的起源永远隔河相望,莫知其详。

后世的人们,怀着祟敬的心思,为伏胜画像,《伏生授经图》不止唐代王维画过,隋朝展子虔,明代杜堇、崔子忠、陈老莲,清代黄慎,近代黄山寿、潘琳、童之风、李芳元、谢闲鸥等都画过。

隋展子虔《授经图》绢本设色

纵30.1厘米,横33.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展子虔的《授经图》在这一系列伏生图中很少被人提到。

但明人汪珂玉在其著作《珊瑚纲》中提到过“展子虔画伏生”,因此我们大致可以确定,画中的授经者就是伏生,他身边一左一右、一站一立的三名弟子,应该是他的齐鲁门生。

据说,伏生传《尚书》于济南张生和千乘人欧阳生,欧阳生又传千乘人兒宽。兒宽通《尚书》之后,深受赏识,官至御史大夫,张生后来也做了博士官。

画中的伏生,神态闲雅,似乎在考问着什么,他左侧的弟子,聚精会神地苦心研读手中的书轶,也许是张生?右侧的弟子则长身侧立,似乎是胸有成竹地侃侃而谈,莫非这是欧阳生?身边小童捧着笔砚似在沉思,莫非便是幼年兒宽、那传说中最终得了师祖精髓的孩子?

这是展子虔唯一存世的两幅作品之一。唐张彦远评展子虔的此画:工细、精致、华美。

中古之画,细密精致而臻丽,展、郑之流是也。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从王维开始,授经图中的伏生便倏然苍老了。

传唐王维《伏生授经图》绢本设色

纵25.4厘米横44.7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王维画的伏生,须发稀疏,容颜苍老,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他头著方巾,肩披薄纱,盘坐在蒲团上,身体几乎全靠双肘支撑,右手握书轶,左手指点,嘴唇半启,分明是在吃力地说着什么。

几案上有砚台和毛笔,左侧和身周散落着竹简、木牍和帛书。

传唐王维《伏生授经图》局部

伏胜身上穿的是“心衣”。

心衣的功能大概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内衣,在当时称作“亵衣”。这种“心衣”实际上流行在魏晋时期,只有前片,大面积袒露后背,是魏晋时期男女都会穿着的居家背心。

王维只用这一袭心衣,便把伏胜的疲倦、衰老、偏又精神矍铄的内在完美表现出来,他瘦骨支离,仿佛已弱不胜衣,却又孜孜不倦,口述手指……

他能讲完吗?面前的人能听懂吗?

忧虑与沉重,无声无息,席卷而来。

这画上没有落款,但有南宋高宗所题“王维写济南伏生”字样。宋代宫廷秘藏的《宣和画谱》中记录过它,现收藏于日本国大阪市立美术馆。假如它是真迹,那便是王维惟一存世的人物绘画真迹。

王维的《伏生授经图》没有画晁错和羲娥。

也许在王维看来,伏生的经,并非私传于一人一姓,他是传给天下人的,故此,他不愿意执著于伏生授了谁谁又受了经,于是,晁错和羲娥都被虚化为无,他将所有的笔墨都给了授经的伏生。

但杜堇、崔子忠、陈老莲,他们的《伏生授经图》中,全部出现了晁错和羲娥。

明杜堇《伏生授经图》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杜堇的《伏生授经图》,场面比王维所画要开阔许多。画上绘蕉林几株,图中四人,坐在中间的便是伏生,鬓发苍苍,却精神矍铄,他一定是在讲着什么,因为他右边的小童正侧耳倾听,他右边的女子离他很近,却扭身向另一侧——那正是翻译员羲娥,对面伏坐于书案前,赶忙把羲娥的同声传译记录在纸上的便是晁错。

明杜堇《伏生授经图》局部

杜堇的人物画师法李公麟,白描功力惊人,在当时被推为白描圣手。这幅画晕染很少,几乎全靠线条撑起。那些爽劲流利、抑扬顿挫的线条,将伏生的饱学、女子的审慎、晁错的专心刻绘得淋漓尽致。

无限神似追摹杜堇的,是崔子忠的《伏生授经图》。

明崔子忠《伏生授经图》绢本设色

立轴纵.4厘米横61.7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崔子忠授经图的布局几乎和杜堇一模一样,所不同的是蕉林被两棵虬曲茂盛的古树所取代,这两棵树几乎占了半幅画的面积,蓊郁葳蕤的山野之气扑面而来;又因为崔子忠以高古游丝描绘人物、以浓重石色设色,少了杜堇的清雅风致,却多了古逸之气。

据说崔子忠死于李自成的队伍攻入北京后。他躲在自己的密室中,绝食而死。先前,他曾与陈洪绶齐名,有“南陈北崔”之称。他也素以性格孤傲著称。这样看来,他的生、他的死,都是和陈洪绶相似,始终都是伤心人。

伏生老矣,尚能授经否?

他叹息着伏生的被动隐逸,也叹息自己的生不逢时。

明陈洪绶《伏生授经图》

与崔子忠并称南陈北崔的陈洪绶,也画过《伏生授经图轴》。

我们看到,伏生这回跑得更远了,从隐逸的蕉林、村野,一气奔到了人迹罕至的深山中。这山想必又高又古,因为云气缭绕、山石参天、到处密密的都是青苔。

——这简直像是古代著名的隐士商山四皓的居处了。

画中的伏生也须眉皆白,但是身子康健,不见羸弱之态,且额角峥嵘。

——很像个世外老神仙。

况且,崔子忠用高古游丝描,陈洪绶用篆籀法,更显得古拙高逸了。

陈洪绶素来狂怪,明亡以后,他一度削发为僧,后来又还俗。他心里的痛苦郁积,大概一点不比崔子忠少。

于是传经的伏生,到了崔子忠和陈洪绶这里,不再只是博士,成了远远地隐到天边的隐士。这大概是崔子忠和陈洪绶心里向往的伏生。更或者,他们向往的是,《尚书》中记载的那古老悠远的年代。

那是再也回不去的尧舜禹汤的时代。

欢迎长按上面这个别致的赞赏码小程序给我打赏

往期·撷录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