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是旧秩序变更,新秩序建立的一段特殊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周天子的威慑力大大减弱,不足以诚服诸侯,而诸侯们也因为没有了周天子的诸多限制,开始了疯狂的自我生长。各个诸侯国开始自我强化,不断的土地兼并,不断的人才纳集,不断的军事冲突,形成了强弱不断变化的特殊时期,由此也形成了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史记》中春秋五霸分别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而这五霸的地位也是非常有争议的,特别是宋襄公,个人才能、国家贡献等都不及其他几位,但在《史记》中却还是占据了五霸的一个位置,其原因为何?
宋襄公最为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地位问题。宋国是殷商之后,周武王分封的时候,按照当时不决商人祭祀的礼法,保留了殷商的宗祠,让天下臣服,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在了商丘,国号就定为宋。宋在周初期一直都是“三恪”之一,分封的诸侯三千多个,主要的也就几十,而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分级,公爵国只有三个,宋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格局,一直保持了很久,直到其他两个公爵国虢国、虞国在公元前年被晋国假途灭虢灭掉之后,宋国成为唯一的一个公爵国。
春秋地图进入春秋,各诸侯国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壮大自己的实力,周天子的威严对这些诸侯国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坚实,这个时候的社会秩序更多的是凭借个诸侯国本身的实力来落定,但是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在齐桓公第一次会盟的时候。齐桓公在管仲的协助下竖起“奉天子以令诸侯”的大旗,内尊王室,外攘四夷,第一次进行诸侯会盟,与会的有宋国、齐国、蔡国、陈国、邾国。会盟,那就需要推选盟主,盟主一般是由实力地位都有比较高的国家来担任,然而这个时候,齐国还只是侯爵国,按照礼仪制度来说,宋国是公爵国,应该为盟主,不过宋国刚刚经历了国内的混乱局面,宋闵公被南宫长万弑杀,宋国国君还需要齐国帮忙定夺,所以宋国就没有当盟主的心思。但是没心思不代表没地位,宋国的公爵国地位一直保持到了战国时期,在春秋还比较守周礼的时代,宋国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位列春秋五霸之一,宋国的公爵国身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春秋五霸再者就是与齐国的关系了。齐桓公称霸的时代,宋国与齐国的关系非常好,齐国在对宋国君位的问题上帮了很大的忙,齐国当时又风头正盛,所以齐国会盟的时候,宋国凭借自己的公爵国地位以及与齐国的关系,一直充当着齐国诸侯会盟的司仪角色,发号施令等都有由宋国代为完成,所以宋国在诸侯中的地位也比较高。后来齐桓公离世,宋襄公当惯了诸侯盟的司仪,感觉宋国理应成为齐国之后的又一霸主,就开始了自导的“尊王攘夷”。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分析,宋国才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宋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