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虞书?皐陶谟
第一章皋陶和禹在帝舜前的对话
相传,皋陶和禹曾在舜帝面前讨论国家政事,大家又很民主地围在火堆旁烤火,进行着“围炉夜话”。
皋陶认为:只有谨遵先王遗德,方能实现谋略,使群臣同心同德。
禹问道:“嗯,那具体怎么做呢?”
“对自己严格要求,提高自身修养;敦厚持家,和睦九族,以身作则,由近及远,从此做起。”
禹拜首称道:“对!”
皋陶接着说:“是。最重要的就是懂得知人善任,在于安民。”
禹道:“道理没错,但真要完全做到这点,先帝尧在世时都常常感叹说,难。”
皋陶赞同地说道:“当然,人有九德。我们常说某人品德高尚,这需要观察其人平日所为,才能检验真伪。”
“哦,哪九德?”
“宽厚豁达,恭谨谨慎;性情温和,有主见;为人善良,严肃认真;才高于人,不傲慢;听取异见,行事果断;身行正直,温言善语;宽大简略,方正廉隅;性刚正而内充实;无所屈挠,动则合乎道义。
以此九德察人,自然分明。
如果人能每天牢记三德,并且日夜遵循,那他可以入仕为官;如果能每天严敬其身,敬行六德,以信义治政事,那么他可以成为一方诸侯;如果天子能够以九德布政施教,选贤任能,各人办好分内之事,人人依五辰之行、四时变化处理事物,则无事不成。
国家不使逸豫贪欲之风盛行,兢兢业业,日理万机,位得其人,各称其职,相互尊重,精诚一致,相互勉励,上下通达,则无往不利。
以上所言,不知是否得当?”
禹赞叹道:“很对啊,按您所说的去做,一定可以成功。”
帝舜耐心地听完后,赞许有加,便对禹说道:“来吧,禹,你也讲讲你的高见,畅所欲言啊。”
禹谦逊地回答道:“哎,我能有什么高见。我每天思考的就是要孜孜勤于所职而已。”
皋陶说道:“那么,讲讲吧。”
禹诚恳地答道:“往日洪水滔天,漫山浸野,民不聊生。我水上乘舟,陆上乘车,泥地乘輴,山林乘樏,随山砍木疏通道路,和益一起,将新获得的鸟兽拿来赈灾济民。我决九州大川,通于四海,又疏浚田间沟洫,以入于川。我和稷教大家播种,救民困厄,决川所获得的鱼鳖河鲜,全部分发给民众,百姓由此安居乐业,四方诸侯由此得到治理。”
皋陶点头道:“禹啊,你们做的真不错,值得我们学习。”
禹微笑表示谦让。对帝舜说道:“帝啊,你也要谨慎对待你的帝位啊。”
帝舜点头道:“是,谢谢你的忠告。”
禹进一步进谏道:“帝,您只有不以自己的好恶来决定您的行止,知微见几,身边辅弼之臣重用正直之人,若此,则天下响应,为帝所动,望风影从。”
帝舜不住点头:“对啊,对啊,最正直的才是最可亲近的,最亲近的才是最正直的。你们就是我的肱骨耳目,我要百姓丰衣足食,你们要辅翼我呀;我要努力治理各方,你们要大力推进啊;我要仿照先人,将日、月、星、山、龙、花虫、虎、藻、火、白米、黼、黻、絺、绣做成不同颜色、不同品阶等级的服装,你们负责这件事;我希望通过六律、五声、八音,人民是安乐之乐还是怨愤之曲,了解我的政治的得失,听取民众仁义礼智信五德之言,你们要审视此事;我若违道,你们要以义辅正我,千万别当面顺从我,背后议论我啊。
亲近左右大臣,明善恶之教,鞭笞为非作歹者,书其罪过,使之知耻而后改。嘉纳善言,惩恶扬善。”
禹应道:“诚然,帝之光辉,俯照万国黎民、四海苍生。八荒贤达,唯帝所举。”
帝舜说道:“天下蹈行我所颁布的品德,你们都是有功之臣。”
夔趁时说道:“让我们敲起鸣球、弹起搏拊、琴瑟,歌以咏志吧。”
于是笙箫、大钟交相演奏,众人互相推让落座,《箫韶》之乐九奏,而致凤凰来仪。
夔赞叹道:“呜呼!我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百官克谐。帝啊,你唱首歌吧。”
帝舜于是作歌唱道:“敕天之命,惟时惟几。”意犹未尽,继续唱道:“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皋陶也拜手稽首,大声赞美道:“念哉!帝率臣下为大治之事,天子在上慎用法度,我等在下敬奉本职。钦哉!”
说完,也飙起了歌:“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
帝舜非常高兴,行礼答谢道:“好啊,大家恭谨地干起来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