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春秋 >> 春秋知识 >> 武定彝族服饰概说

武定彝族服饰概说

北京著名雀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1212/10062471.html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分布广泛、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的哀牢山区、大小凉山和乌蒙山区。根据大量的考古材料、民族学资料、历史文献证明,彝族是从西北往南迁徙的古代氐羌与西南土著融合而成的复合民族,在历史上有多种称谓,先秦、两汉时期,当时的汉文献把彝族的先民概称为“氐类”,东汉中后期,被称为“叟”,史学家方国瑜等认为,“叟”的出现,是彝族初步形成的标志。魏晋南北朝时期,南中大姓爨氏势力范围遍及云、贵、川三省的腹心地带和广西的一部分,史书称这一时期彝族为“爨人”。唐代中叶,南诏崛起,天宝年间,南诏王皮罗阁统一东爨,逐步形成了以彝族为主体的地方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大理一带,范围达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元、明、清时期,随着民族之间迁徙、交流、融合、分化的加剧,彝族又有“乌蛮”、“白蛮”“罗罗”“尼苏”“诺苏”“纳苏”“聂苏”等多种称谓,新中国建立后,经过民族识别,统一称为“彝族”。

武定彝族是武定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全县各乡镇的山区与半山区,共有六个支系,分别为纳苏、纳罗、罗罗、密切、乃苏、撒尼。其中纳苏、纳罗、乃苏是两汉时期被称为“叟”“昆明”族后裔。早在先秦时期便己在县境内繁延生息,属古滇国辖区。《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据道光《云南通志》载,靡莫为今昭通、镇雄一带,滇区为汉代益州郡为基本区域,包括昆明地区。据彝文古籍《六祖分支》说:彝族始祖都木时代,洪水泛滥,唯都木一人因得神的指点而得脱,其后娶妻三房,生有武、乍、涅、侯、布、默六子,后人称之六祖。都木死后,他们在乌蒙山区一个叫“罗尼白”的地方举行分支仪式,武、乍留居云南北部的武定、禄劝至东川一带;涅、侯北迁四川;布、默东徙贵州。据考证,“罗尼白”在今会泽一带。彝族认为人有3个灵魂,1个灵魂守护遗体;1个灵魂附着于“马都”贡奉在家中:另一个灵魂则由毕摩念《指路经》去到老祖宗的发祥地。纳苏、纳罗、乃苏的《指路经》依家支不同,分别送到昭通、昆明。这和武定彝族中的纳苏、纳罗、乃苏来源于昆明、昭通的传说相吻合。

密切的全部和罗罗大部,自称自巍山或大理迁来。巍山是南诏国故地,公元年,蒙舍诏在唐朝帮助下统一了洱海地区。唐永泰元年(年),凤伽异统兵至昆明,筑拓东城,以南诏副王坐镇滇东。此后对被征服地区大量迁徙人口,密切、罗罗便是这期间从巍山、大理迁来。撒尼,唐代称“徙莫抵蛮”,是南北朝后区,从叟、昆明中分化出来的集体。清康熙年间自昆明地区迁入武定。

武定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使武定彝族保留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相对封闭的环境使其传统文化得以原汁原味的保留,其中最有特色的便是其绚丽多姿的服饰文化。不仅保留有原始社会时期的“树叶衣”、“兽皮衣”、“草衣”和阶级社会时期盛行的“披毡”“贯头衣”“虎皮衣”“百褶裙”等,不同支系、不同居住地域、不同年龄、不同场合都有不同的服饰表现,另还有一些特殊服饰,如婚服、丧服、毕摩服、土司服等,细分则达20多种款式,服饰的用料、工艺、审美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一部彝族服饰发展史,也是一部武定的社会发展史,在他们衣服的形制、色彩、纹饰等方面留有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印痕。

[蓑衣、棕叶衣]人类在利用棉麻纤维之前,在漫长的年月岁月中,以缠、披、裹、绕为特色的兽皮衣、树皮衣、草衣便掀开了人类服饰的新篇章。彝族创世史诗《梅葛》在人类起源章中说:当时的“人有一丈二尺长,没有衣裳,没有裤子,拿树叶做衣裳,拿树叶做裤子,这才有了衣裳,这才有了裤子。”《查姆》也生动地记录了彝族这一时期树叶为衣的生动情景“独眼人这代人,猴人分不清;老林做房屋,岩洞常栖身;石头随身带,木棒手中拿;树叶做衣裳,乱草当被盖。”树皮衣、兽皮衣、草编衣,这些都是人类采集经济时期最为实用的服饰,一直贯穿于彝族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唐时说乌蛮“无衣服,惟取木皮以蔽形”。《新唐书、南蛮传》“乌蛮……土多牛马,无布帛。男子坐髻,女子披发,皆衣牛羊皮”。至今在武定的部分彝族山区,草编蓑衣、棕皮衣、羊皮褂仍然受到彝族同胞的青睐,每到雨季到山上劳作或放牧时,便带上一件草编蓑衣或棕皮衣。蓑衣的编织工艺颇为讲究,先将草叶一片片撕开、揉顺,搓成细绳,再按一定的纵横规律内层编织成细密网状蓑衣,外层为厚厚的一层茅草,厚薄均匀,轻重合适,这样穿起来既可使茅草柔软护身,又可以在雨天防止水渗透。棕皮蓑衣厚2厘米、长90厘米左右,多做成坎肩状,作背负重物时垫背护衣之用。这些从大自然中采集原料,不费一针一线编织而成的服装,无疑是人类最为原始的服饰。

发窝纳苏支系响草蓑衣(现收藏于楚雄州博物馆)

羊皮褂是彝族男女最喜爱的服饰,其款式自古至今都没有多少变化,均用两张上好的完整山羊皮或绵羊皮缝制而成,两羊皮自然对称成圆领、对襟,羊头部分皮后翻为领,腿皮交叉于肩部形成袖笼口,尾巴任其下垂拖于臀部。尾巴必须保持完整,否则再好的羊皮卦也毫无价值可言。羊皮褂究经起于何时,己无从考证,应该与远古羌人的服饰习俗有关,《说文》段注;“《御览》引《风俗通》日: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从人,因以为号。”一个靠牧羊为生的民族以羊皮为衣是不足为奇的,源于古羌人的彝族承袭了这一古老的传统,并一直贯穿于其历代服饰中,唐樊绰《云南志》说乌蛮所在地“土多牛马,无布帛,男女悉披羊皮。”,《南诏野史》说“黑倮倮………男挽发贯耳,披毡佩刀,妇人贵者衣套头衣……披黑羊皮。”清光绪《武定直隶州志》说武定彝族“不分男女,俱披羊皮”。如今,武定山区的彝族仍以披羊皮褂为荣,不管是上山劳作,还是走亲串友,或节庆的打歌场面,都会留下羊皮褂的风姿。

猫街乃苏支系男子羊皮褂(现收藏于楚雄州博物馆)

发窝彝族纳苏妇女和猫街乃苏的妇女喜欢在背部斜挎一块背披,他们又称之为披风,多数是采用揉制过的山、绵羊皮为材质,外层覆一层黑布,冬季可保暖,外出可垫坐,非常适于山区的生产生活。乃苏妇女不披羊皮,她们的披风用火草布缝制,呈方形,四周描花绣朵,斜挎于背部,既可以装饰背部,又可在背负重物时垫背,实用而又美观。这种服饰习俗是远古披毡习俗的延续。早在汉晋时期就已盛行,年,在昭通后海子发掘出土的东晋霍承嗣壁画中,就有“椎髻”“披毡”“赤足”的彝族男子形象。这种服饰特征,一直至清代都在武定彝族中盛行,清《广舆胜览》中《武定等府罗婺蛮》题记:“罗婺,自宋时大理段氏立罗武部长,至元明时俱辖于土司。居多在山林高,籍地寝处,男子挽发戴笠,短衣披毡衫,……。”《滇省夷人图说》“土人,衣絮衣,带以革,饥则系之,女被毳,耕田弋山,以寅午戍日入城市,武定州属有之”。传统的披毡均是用羊毛经过湿润、加热等工艺处理,再反复辗压均匀,喷水擀制而使其毡紧连在一起,有两种形制,一为有褶形,褶多而密实;一为无褶形,颜色有灰白和黑色,视羊毛颜色而定,质地厚实,可竖立于地,人缩之其中,遮风避雨,非常实用。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披毡的质地和形制更加丰富。这些古老的服饰之所以在彝区流行数千年不变,除了这类服饰的原料易得和适于当地的生产、生活外,彝族人民对这类祖制的服饰具有深厚的感情,是相互认同的外在标识。

背披

毕摩服是彝族祭司毕摩穿用的服装。毕摩又被称为“笔姆”、“笔磨”、“白马”等等,是彝族的神职人员,专为彝民驱灾、祈福、驱鬼、治病、招魂、占卜等等。毕摩做各种仪式时,除了拥有代代相传的占卜知识外,还要有穿上专门的的法衣,法衣被认为是具有“法力”象征的衣饰,是通往神灵的媒介,平时供奉在堂屋正壁的神台上,仅供毕摩作法事时穿戴。一般由帽、衣、披毡组成,外配鹰爪、麂皮包、法器等配饰。法帽彝语称“毕罗波”或“吹嘎兰”,由竹、藤、篾混合编织成斗笠状,外敷一层黑色薄毡,内层编织成网状,两侧分悬一对鹰爪为饰,鹰爪是毕摩神力的象征物,携带鹰爪意在让鬼魔知道毕摩像鹰爪一样厉害;法衣为一件特制的斗篷,有羊毛质、麻质和棉质三种类型,有黄、红两色,丧事祭祀时多用黄色,婚嫁喜事时用红色,多在上面绣有鹰、虎等图案。作法时,毕摩时而敲一下法鼓,时而摇一下铜铃,嘴里念念有词,世间的万般道理仿佛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毕摩

南诏后期,武定的罗婺部逐渐强大起来,并吞并和曲州“诸蛮聚落三十余处,分兄弟子侄治之”,成为“东方三十七蛮部”之一,并“雄冠三十七部”。宋朝淳熙年间,大理国王段智举阿而担任罗婺部的部长,子孙后代相继袭其职,元明时为凤氏,清初改为那氏,一直“世袭”至民国。武定那氏和李氏土司在数百年的统冶期间,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民间传说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土司服便是其中最为珍贵的历史文物。《清代民族图志》中《黑猡猡》图记:“黑猡猡……在彝为贵种,凡土官营长皆其类也。土官服虽华不脱,彝司土官妇缠头彩绘,耳带金银大圈,服两截染色锦绮,以青缎为套头,衣曳地尺许,背披黑羊皮,饰以金银钤索……。云南省民族大学博物馆曾在20世纪50年代在武定万德征集到两套清代土司服。男土司服由头饰和官袍组成。头饰前沿镶钉三排银俑,周围缀满银须;官袍为黑缎布地,长及脚裸,襟边绣海水纹,前襟、后背上绣有金丝线龙纹、凤鸟纹,颈、肩部披有云肩,云肩为银、玛瑙、珠宝等饰物串穿而成,银须下垂至腹部,整套服饰威严中带有华贵,反映了统治阶级极高的社会地位;女土司服为蓝绸布地、右开襟长袍,襟边镶一道绛色织锦;前后衣襟边绣水波纹,胸、腹、肩、后背、袖上分别绣有10条金线龙纹,袖上还绣有凤鸟和花卉纹,整件衣服色彩对比鲜明,绣工精致平整,非常富有气势。土司服是朝廷赐予的官服,是主流文化与彝族文化的碰撞交流的结果。

清代、万德女土司服(现收藏于云南省民族大学博物馆)清、纳苏支系土司夫人女装(现收藏于楚雄州博物馆)

近现代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武定彝族服饰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性别上分,可以分为男性和女性两大类别;从年龄上分,可分为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四类;按支系分可分为纳苏、乃苏、纳罗、密岔、罗罗、撒尼六大类。每类服饰的区别主要在头饰、色彩、纹饰上。男子服饰在汉代便己流行的彝族男子“椎髻”、“披毡”习俗一直延续至清代,这在许多文献中都有记载,清《滇省夷人图说》之〈罗婺图〉题记:“罗婺本武定种,又称罗武。…男子髻束高顶,戴笠披毡,衣火草布……。民国后,彝族男子的服饰有很大变化,男子不再蓄发,上穿青布对襟衣服,下穿青布宽裆裤,外加麂皮褂或羊皮褂、火草褂,这种装束一直保留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男子服饰多接近汉服,以穿时装为荣,只有少部分中老年男子仍穿民国时流行的长衫,头缠黑布大包头或戴瓜皮小毡帽,但在节日或上山劳作时,他们仍喜欢外套一件羊皮褂。

猫街乃苏支系中年男女盛装(现收藏于楚雄州博物馆)

女装则绚丽多彩,分为常装、盛装。常装多应用日常生产、生活时穿用,衣服上的装饰相对简洁素净。盛装用于婚丧嫁娶、节日活动、走亲串友、祭祀等场所,服装上饰物丰富、纹饰精美、做工精湛、色彩明艳,由帽(也叫公鸡帽),上衣、围腰、裤子、鞋组成,外加银簪、银别子、银须、银铃、耳环、耳坠、银梅花泡、银扣、银围腰链、手镯、戒指等银饰物,一套盛装需要数千元甚至上万元打造,价值不菲,是彝族妇女身家的标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环州纳苏式、猫街乃苏式、发窝纳苏式、高桥密岔式。

武定环洲乡纳苏支系女童公鸡帽

纳苏男子在解放前还保留有“英雄髻”、“察尔瓦”等传统装束,现在多穿汉服,有少部分中老年男子喜欢戴半圆形毡帽,上身穿藏青色对襟短衣,下穿阔脚裤,青年男子则以穿时装为荣。女子服饰较为丰富,不同年龄阶断变化较大。其基本款式由公鸡帽(包头)、右开襟窄袖衣、齐胸围腰、长裤、鞋几部分组成。由年龄不同因而服饰的颜色、饰物、纹饰各异。以少女的服饰最为讲究。公鸡帽因外形与鸡头相似而得名,正前面呈“鸟喙”状,圆形顶,后有一上翘鱼尾状。帽子前沿以红或蓝色丝线绣牡丹花瓣层叠纹,两侧对称绣凤凰、蝴蝶、双鱼、缠枝花卉等吉祥纹饰,帽顶部绣有一圆形“寿”字,外沿分别绣鱼鳞纹、羽纹、如意、齿纹等,配以毛线缨络、彩带、银泡、银铃、银链等点缀装饰,整顶帽子绣工精美,色彩艳丽,图案层次分明,颇具特色,为彝族传统服饰之一。

环州纳苏支系青年女装

纳苏支系青年女子上衣多为蓝、绿、红等较为鲜艳的颜色,中老年妇女则以黑色、藏青色为主。衣式为立领、右开襟、窄袖、衣后襟略长,在领部、环肩、胸襟、袖口、裤管等处刺绣有多道纹饰,绣有马樱花纹、龙纹、凤纹、鱼纹、蝴蝶纹、“寿”纹、“卍”字流水纹、涡纹、火纹等等,色彩素艳搭配和谐,不同的部位讲究不同的构图技巧。围腰为齐胸型,以银链系于颈部,婚前系得底矮,婚后系得高。这里值得一提还有纳苏姑娘裤筒上的纹饰,少则二至三道,多则六至七道,上层与下层多以花边点缀,中间以镶、挑、绣、镶工艺绣“藻条纹、菱形纹、八角纹、几何纹、人形舞蹈纹、荷花纹、蝴蝶纹、回纹等,层层叠叠,色彩鲜艳,以同色系突出图案晕染效果,感觉呼之欲出,特别是手拉手舞蹈的人物纹饰,非常生动活泼。鞋为绣花布底鞋,鞋尖微向上翘,又称船形鞋,上面多绣花卉纹。与衣服上的图纹相呼应,充分展示了彝族妇女对服饰高超的搭配技巧。

乃苏又称葛濮,主要分布在武定、禄劝,操东部方言葛濮土语。服饰以武定猫街乡、禄丰的中村、元谋花筒最具特色。青年男子多穿中山装,外套一件火草或麻布领褂,领褂圆领、对襟、兜部绣一朵马樱花,下身穿蓝青色长裤,脚穿球鞋或解放鞋,节庆日多穿皮鞋。中老年男子喜戴半圆形毡帽,身穿中山装,背披一件羊皮褂。女子服饰则是鲜艳夺目,美观大方。她们多戴凤凰帽,帽前沿呈圆形,后呈鱼尾状,帽顶及周围以五彩丝线绣马樱花纹,花纹间与帽沿镶钉有数颗银梅花泡及葵花泡,左右耳侧缀饰彩线缨络。婚后改戴包头帽,由一黑色帽兜和一条绣有块状纹的彩带组成,先将头发挽成髻装于帽兜内,然后将彩带缠绕在上面,纹饰部份分别布局于顶部和边沿,显得稳重大方。

乃苏女子服饰色彩鲜艳,纹饰繁缛夺丽,上衣为立领、右开襟、窄袖,袖多做成灵活袖,可以随意取下,衣襟前短后长,上身的配饰有背披、围腰、腰带,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上身补充物,下身穿与衣服同色的窄脚裤,足穿圆口布底绣花鞋。衣服、围腰、背披上纹饰以马缨花为主,铺绣有桃花、大菊花、寿字等,框边纹饰多为齿纹。针脚平整细致,色彩搭配合谐。环肩、衣襟、袖、围腰、背披上的纹饰连成一体,让人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有的还在衣服、围腰、背披的花边之间镶钉银泡和彩色须线,更是艳丽夺目。这里值得一说的还有乃苏姑娘的火草背披。披背披是许多彝族妇女的穿衣传统,也许是古代“披毡”习俗的沿袭。火草背披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材质,它是来自于从大自然中采撷的衣料——火草。火草,属菊科大丁草属中的钩苞大丁草,名为火草,是因为此草的叶子可以用作燧石取火时的引火之物,其叶背面有一层薄薄的棉状物,可以轻易用手工把白棉绒层和叶绿层剥离。彝族妇女利用闲暇之时,采撷叶片,揉绒层成线,再把之纺织成宽幅只有20厘米的布,以之拼缝成衣、领褂或背披。要织成一块火草布非常不容易,它耗费太多的劳动不说,还要仔细、细心,所以价格非常昂贵。

武定猫街彝族乃苏支系青年女装(现收藏于楚雄州博物馆)

火草背披柔软而又耐磨,由于背披方正,比较利于构图,姑娘们便尽情地施展她们的聪明才智,在上面以挑、绣、滚等多种工艺,绣有各种纹饰点缀装饰,故而使每一块背披都成了一件纯佳的艺术品,审美价值远远超过了实用价值,成为了彝族姑娘斜挎于肩部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猫街乃苏支系青年女装

发窝纳苏支系流行于发窝乡、雨露乡、万德乡等部分乡镇的山区和禄劝县的部份村寨中,服饰风格与环洲纳苏支系相近,帽式与刺绣纹饰略有不同。女青年盛装鸡冠帽外观呈鞋帮状,前沿如一鸟喙,顶部露出头部,边侧绣满缠枝花卉,边沿和中缝镶钉一圈垂须银花泡或银泡。多戴七针耳坠。近20年来,当地彝族妇女还流行戴一顶毛线织的圆形帽子,前后两侧各有毛线花球一个,象征着马樱花,风格特别。中老年妇女多以黑布缠头数层,外镶钉银须蝴蝶别子、银泡等饰物,显得老成稳重。衣服环肩上的纹饰以镶贴、平绣、盘花工艺为主,有藤条纹、花卉纹等,围腰上多绣有喜鹊登梅花图案,中老年妇女流行系贴布绣有虎头的围腰,虎眼、虎须、“王字”清晰立体。纳苏妇女裤管中部的挑绣的团花图案也颇具特色,一般左右对称,以同一色线挑绣,图案有凤穿吉云、石榴、花草等,脚边上多挑绣有缨络、藤条纹、八角纹等。中老年妇女背上常年披一块小羊羔皮背披,比较适于早晚山区气候的变化。和其它彝族地区一样,发窝彝族妇女还喜欢把虎绣在背布、服装、儿童的鞋、帽上,她们绣在背布上的四方八虎太极图,颇具特色,图案外四方内套四方,方中有圆,圆中套方,八只老虎雄据四方,象征着四方、八方吉祥如意。此图不仅仅反映了彝族的虎图腾祟拜,也折射出了彝族人民对宇宙万物的哲学观念。

发窝纳苏支系公鸡帽

密岔支系来自于大理的巍山一带,史书称“迷撒”、“摩察”等,分布在高桥、九厂、插甸坝区及山区。女子盛装多采用红色、桔黄色等鲜艳色彩。鸡冠帽的样式风格独具,帽子为圆形、略显鸡冠状,后部有一尾微往上翘,上面绣满缠枝花卉,并镶钉有银花泡装饰,帽下覆一蓝布(或黑布)、戴时使其遮于耳侧;衣肩、胸襟、袖口、围腰、裤脚边上纹饰以花卉和藤条纹或花布带为主,环形耳坠、七针耳坠、银手镯、银戒指、银花泡是主要的饰物,下穿与上衣同一色系的长裤,与其他支系服饰相比,显得简练清爽。这种服饰风格明显是受武定纳苏、乃苏支系的影响,与历史上的“密岔”传统服装差别较大。

高桥密岔支系鱼尾帽

武定彝族服饰是彝族妇女代代相传的手工绝技,彝族妇女个个都是纺线织布、描花绣朵的能手,还在十二三岁,她们便在长辈、姐妹、邻里的指导下学习这些技艺,对服饰工艺的掌握与否,是衡量她们是否聪慧能干的标准之一。乡土的巧手,编织着彝家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传统彝族服饰的面料为棉、麻、丝绸和羊毛,在自给自足的经济时代,彝族家家种棉、种麻、养羊。几乎户户都有纺车和织布机,彝族妇女利用农闲时间采麻、导沙、织布,再用天然的染剂进行上色处理,这样织染出的布,柔软耐磨,色泽自然。更为难得的是,在武定猫街镇五柞甸一带,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火草纺织技术,彝族很早便己掌握火草纺织技术,明《滇略》记载“金齿木邦又有火草布,草叶三四寸,蹋地而生,叶背有棉,取其端而抽成丝,织以为布,宽七寸许”。火草布的纺织技术从古至今没有多少变化,彝族妇女利用农闲时间上山采撷火草叶,将火草叶背面的绒线剥离出来,搓之成线,积攒到一定数量,便在传统的织布机上织成布匹。火草织布机由紧板、推线木棒等组成,制作简单、携带方便,随便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都可盘腿坐地纺织。火草布苟于传统织机的限制,宽副只有5寸左右,织一件火草衣须数月仍至数年的时间,因得之不易,姑娘们多送之于情人,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意。

火草领褂

在内地流行着这样一句谚语“描龙绣凤不算巧,最巧是云南擀毡条”。武定彝族的披毡习俗自古一直延续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毡的广泛使用,使擀毡这一民间技艺被传承了下来。其具体方法是先将毛纤维用碱水洗去油脂,均匀摊平于一张用竹条编成的大竹帘上,然后反复卷起,搓滚,不断洒水,让毛纤维交叉在一起,从而成为较厚的羊毛片。取出羊毛片,放于平坦木板或是石板之上,用白芨水喷洒于羊毛片上,再用材质紧密、质量很重的圆形木杆在上面反复碾压,最终蓬松的毛纤维被压得十分紧密,粘合成一张毡子,可用来做床垫,也可用做披毡,毡帽、背布蕊、毡褂、马垫等,非常实用。

刺绣是彝族服饰的重要装饰手段。彝族刺绣工艺源远流长,从古滇国青铜器上面的人物服饰可见,早在春秋时期,彝族先民便已出现“锦衣绣服”。武定彝族服饰的刺绣工艺技法多样,有平绣、挑花、锁绣、辨绣、结疙瘩绣、贴布绣等,每种绣法绣出的图案都各具特色。平绣纹饰图纹整齐、线迹精细、色彩艳明,如乃苏姑娘绣的大菊花、马樱花等,花纹栩栩如生,明媚生动。挑花绣是依据绣布上经纬线的结构,走出横竖两条基本呈十字交叉的构图方法,图案造型简洁明快、疏密有致、紧凑大方。挑花是武定彝族刺绣工艺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法,它的“八角纹”、“人形舞蹈纹”、“四方八虎图”、“灯笼纹”等均为挑绣工艺的精品。贴布绣在武定彝族中运用范围较广,它是一种以色布剪成花样,然后用线钉于绣带或服饰上形成装饰花纹的技法,彝族纳苏环肩、围腰上的火纹、对鸟纹、虎头纹、藤条纹多采用这种技法。风格粗犷豪迈、舒卷自如,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武定彝族服饰在满足彝族人民遮身避体,美化装饰的同时,它还具有多种功能,它是不同居住地域、不同支系彝族的外在标识,是彝族人民相互认同的标志。同时,她的样式、纹饰上涵含着许多古老的信息,是彝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武定彝族服饰的型制、图案、饰物之所以呈现出多元化的重要因素是与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密切相关的。他们多居住于海拔米以上的山区,以农耕和畜牧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冬长夏短的气候特征,影响和制约着服装材质的选择,使他们有缠头和穿多层衣之俗;常年行走于山间地头,袖口、背部、胸襟、裤管、鞋面多是生活生产中最易磨损的部位,于是在这些部位绣花,在装饰的同时,还起到牢固衣物的作用。在刺绣图案的选择上,也可看出彝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表现,马缨花、杜鹃花、牵牛花、雪花、八角花、羊角花、树木、鸟兽、牛羊、人物、卷云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大都能以写意或写实的夸张形态出现在他们的帽子、头巾、衣襟、环肩、围腰、包、裤管等部位上,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美术形式,无不表现出人与自然相谐的审美观念。

环州公鸡帽

武定彝族的头饰、装饰纹饰中我们依旧可以寻觅到远古时期彝族先民的公鸡崇拜、虎崇拜、火崇拜、马缨花崇拜对其审美意识的影响,或多或少显示出天人合一、神人一色的感应或对应关系,行使着特定的文化功能。公鸡在彝族传统文化观念中是一种吉祥物。彝文经典《夷僰榷濮》记载:彝族先民在创世神话中谈到,远古时天地之间没有光明,无白昼黑夜,是慧鸡不停的啼叫才使光明降临大地,天空变得碧蓝。彝族认为鸡是有智慧的禽鸟,是正义战胜邪恶的代表,在当地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曾有一对彝族青年,他们深深地相爱,当他们在森林中约会时被魔王发现,小伙子被魔王杀死,姑娘不愿遭受凌辱而逃跑,当姑娘跑到寨子边时,寨中的雄鸡正好高声叫起来,魔王不敢再追,姑娘抱着雄鸡来到森林中,雄鸡一叫,小伙子便复活了,从此彝家姑娘戴上鸡冠帽,不再惧怕魔王的危害。可见,公鸡是他们崇拜的对象,是光明的象征,是正义战胜邪恶的代表。

猫街乃苏支系女装上的马缨花

马缨花也是彝族古老神秘文化的体现。在彝家人心目中,马缨花不仅是最美丽的花,它还是神灵,是战胜邪恶的象征。在彝族中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彝族始祖阿普笃幕时洪水泛滥,他按天神指点,用马缨花树做成独木舟,乘其躲过洪灾,为此彝族先民认为马缨花树救了人类始祖,是彝族的保护神,能使笃慕部族得到繁衍生息,是吉祥的神灵之树。毕摩解释说:“马缨花插在房门上一家就清洁平安,插在厩门上牛羊牲口昌盛,插在米柜上米吃不完。”。正如绣花调唱的那样:“万里杜鹃花,马缨花为王,马缨花为贵,马缨花为美,马缨花救祖先,马缨花做祖灵。马缨花人人爱,亲手绣树花,身佩马缨花,马缨花佑人”。他们在衣服上绣上马缨花,不仅能美化装饰,还能祛恶避邪。于是马缨花成为了彝族服饰上最为常见的装饰物。

发窝纳苏支系女装

彝经《什列普系》说:“什列之始祖,乃天上虎神,婚配民间女,后裔为虎氏族”。彝族自称虎的民族,黑虎是彝族的原生图腾崇拜物。创世史诗《梅葛》记载,是虎尸解而形成了天地万物。虎作为图腾物的崇拜遗迹,从古至今都存在于彝族服饰中,《新五代史》:“昆明,其人椎髻跣足、披毡,其首领衣虎皮”。唐、樊绰《蛮书》云:“异牟寻披波罗皮。”“波罗”意为“虎”。彝族妇女多用写意的手法,将虎与人、花鸟图案绣在服饰上,形成人兽鸟花图。如“裹背”面上好“四方八虎图”刺绣纹样,发窝纳苏妇女多系绣有“虎头”纹的围腰;老年人穿虎头鞋;儿童戴虎头帽……。无一不是虎图腾崇拜的反映。

火把节

火纹、火镰纹是彝族较为喜欢的装饰图案,多装饰于衣襟和环肩,色彩明快,图案醒目,尽显彝家人奔放、热情的性格。对火的崇拜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是火使人类结束了饮毛菇血的愚昧时期,是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与幸福。火是彝族先民的圣物,家家户户的火塘昼夜不熄,以示烟火不断,繁荣昌盛。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古老的祭火节,俗称“火把节”。当夜幕降临,彝人皆燃起松木,手持火把照明村寨,照明田地,驱逐邪魔,扑灭虫害,祈求丰收,男女老幼手拉手绕围随三弦节拍而边歌边舞,这便是彝族服饰上绣得最多的图案——“人形舞蹈图”。

从大量考古资料、彝汉史籍和壁画来看,彝族服饰的的基本特征早在两汉之际即已形成,它是彝族先民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不断斗争和与其它部族进行多次复杂融合的结果。当时武定为古滇国辖境,居住着“椎结、耕田、有邑聚”的滇人,他们的装束特点是:椎髻、束带、着圆扣饰、戴耳环、手镯、佩剑、披兽皮、衣饰尾。现今彝族妇女服饰身后都有“后幅”和“腰带”或“飘带”,他们的羊皮褂上必须保留完好的尾巴,这些无疑是远古衣饰尾饰习俗的遗。据《后汉书、西南夷传》记载,滇西彝族始祖九隆部落曾以龙为图腾崇拜物,他们的种人“皆刻画其身,像龙文,衣皆蓄尾”,后来发展成若干支系“散在溪谷”,但他们的“衣服制裁皆有尾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尾……古人或饰系尾,西南夷皆然”。元、明、清以来,对彝族披羊皮褂、披毡、着裙、穿贯头衣的习俗,史籍中多有记载,元李京《云南志略》“罗罗即乌蛮,男女不分贵贱,皆披毡,跣足,男子椎髻,妇女披发,衣布衣,贵者锦缘,贫者披羊皮。”唐《通典》“黑傈傈……男挽发贯耳、披毡佩刀;妇人贵者套头衣,方领如井字、无襟带,披黑羊皮,饰以领素。“东爨乌蛮”土多牛马,无布帛,男女悉披牛羊皮。清《定远县志》“罗武……种类罗罗……男子缠头跣足,女人织毛布为衣,裹头用布,下缀缨花,腰着捅裙,手铜镯……。”这些服饰在彝区仍然流行,充分再现了彝族服饰的传承功能。

白路纳苏支系女装

不一样的年龄,不一样的装束,不一样的场合,不一样的打扮。一些约定俗成的穿衣方式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节庆日男女老幼身穿盛装,竞相赛美,进行智慧的较量。伙子找对象,多从姑娘服装上的手工、银饰物上判断其是否灵巧,家境如何。服饰还是彝族青年交往的重要煤介。从小伙子的装扮上同样可判断他是否已找到了意中人,有意中人的小伙子多身穿姑娘送的火草领褂,腰系一条绣花腰带。同时,从女装穿着方式上的上也可判断她婚否或生育否,一般彝族姑娘婚前多戴花帽,穿花衣,穿绣脚边裤(裙),色彩缤纷,纹饰繁缛,饰物较多,而且重点装饰头、胸、臀部,以此来吸引异性目光。而婚后多换上色彩素净的衣服,改戴包头帽,服装上饰物较少。中老年服装则以舒适、保暖为主,服装上的图案也是以辟邪、长寿为主题。彝族人民就是这样世世代代通过服饰传递着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增强民族团结。

猫街白彝女装

武定彝族服饰历史悠久,类型丰富,工艺精湛,纹饰精美,内涵丰富,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山地农耕和畜牧生活中,在自生独特的民族文化传承中形成的别具特色的手工绝技,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是彝族人民的文化符号,他传承的古老款式和纺织技术,是人类服饰史的缩影,为研究服饰起源和演变提供真材实料。分居各地不同的服饰特色,不仅是不同支系彝族的外在标识,在共性上展示着彝族崇虎敬火、尚黑、崇拜天地日月和马缨花的文化传统特色,在个性上展示着彝族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不同祖系分支及与其他民族文化交融而形成的差异,并且围绕着服饰产生的一系列民俗活动,己成为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书目:⑴钟仕民、周文林主编《中国彝族服饰》,年8月第一版。

⑵云南省武定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武定县志》,天津人民出版社,年。

⑶金永锋《清代武定彝族服饰图像浅析》《楚雄文博》,第一期。

⑷文艺,俚若《彝山云霞——楚雄彝族服饰漫谈》,云南人民出版社,年。

作者简介:钟仕民(——),男,楚雄州武定县环州乡人,楚雄州博物馆馆长,教授。研究方向:彝学、民族考古学等。

王春艳(——),女,云南省富源县人,楚雄州博物馆副研究员。

摄影:藏品部分由楚雄州博物馆提供、其余图片的摄影者为盛高义、凤春学等。

选自《武定民族服饰》(政协武定县委员会编辑),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您的权益,请告知,一经核实即予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