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熹平石经尚书残石欣赏

东汉《熹平石经—尚书残石》原刻民国拓本尺寸67.74*.19cm熹平四年(年),蔡邕有感于经籍距圣人著述的时间久远,文字错误多,被俗儒牵强附会,贻误学子,于是奏请正定《六经》的文字。灵帝予以批准,蔡邕即用红笔亲自写在碑上,让工人刻好立在太学的门外,这就是中国第一部石经——“熹平石经”。后来的儒者学生,都以此为标准经文。残石书法字体严整匀称,宽严得体,然其法度森严,中规入矩,是汉代标准书法,在清中叶之前,此风格一直被奉为习隶之不二法门。蔡邕(年—年),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才女蔡文姬之父,东汉时期名臣,文学家,书法家。他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事著名学者胡广,除通经史、善辞赋外,又精于书法,擅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所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曾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及刻印熹平石经,于年去世。蔡邕工篆书、隶书,尤以隶书著称,其字结构严整,点画俯仰,体法多变。灵帝命工修理鸿部门(东汉时称皇家藏书之所为鸿都),工匠用扫白粉的帚在墙上写字,蔡邕从中受到启发而创造了“飞白书”。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为一种独特的书体。唐张怀瓘《书断》评论蔡邕飞白书时说“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蔡邕主持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石经刻制工程,将儒学经典《周易》、《尚书》、《鲁诗》、《仪礼》、《公羊传》、《论语》、《春秋》刻石建于太学,主要为隶书体,世称“熹平石经”。来源:书法聚焦整理编辑:泰州市姜堰区高二适纪念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