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之一的宋国,为何在战国时期最先灭

在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地位其实并不到,甚至在诸多诸侯国中并不起眼。但在历史的舞台之上,宋国唯一的亮点就是在宋襄公时期。宋襄公虽然个人名声足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但宋国是国力太弱了。在强大的楚国面前,宋国不堪一击,宋襄公因此在短暂登基后就败给了楚国。

宋国的地位也因此降低,不过俗话说,三十年江东,三十年江西,风水轮流转,今日去你家,明日来我家。宋国虽然在春秋时期的争霸中被楚国打败了。不过到了战国时期,宋康王的变法为宋国注入了新的活力,宋国崛起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之一。

号称五千乘之劲,按照常理,宋国强大之后,就应该参与诸侯之间的争霸,为自己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地位。然而,宋国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多久,宋国在宋康王手中达到了鼎盛,但也在宋康王手中被齐国灭亡。一个国家在鼎盛时期就被灭亡的例子,在春秋战国时代是很少见的。

那时,唯一能比灭宋相比的也就只有越国灭吴了。但是吴国和宋国的情况不一样,吴国的灭亡,虽然也有吴国精锐在黄池争霸时受齐国的牵制。但最终,用武力灭掉吴国的国家,却是只有越国唯一的国家。当然,吴越争霸也相持很久,更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事迹。所以,当越国灭亡吴国时,并没有引发多大的争议。

那么宋国又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尴尬的境地呢?

实际上,在春秋按公爵地位来说,宋国在当时的诸侯国之中,在地位上远远压过其他中原国家一头。它是当年周武王伐纣的时候,商纣王的哥哥,反叛哥微子启所创立的国家。按照当时的爵位,宋国一建立就被周武王此封了公爵,一个公爵的国家,稳稳的压住了四周其他的诸侯国。

也正因为宋国来头有点大,同时,周武王为了安抚之前商朝的遗民(商王朝大部分的力量,被宋国所继承),给了宋国很大一部分权限。比如可以不接受周王朝的礼乐文化,可以按照商朝旧制自己玩下。因此,也导致了,虽然宋国地处中原的核心区域,然后,为什么他的盟友就齐国一个,其他的诸侯国把他作为异类看待。

然而,祸不单行,宋国的国内环境并没有因为自己故步自封,而安逸。一支宋国的王族偏远旁支,因为宋国国力羸弱,导致他们成功篡位,而这篡位成功的人就是之前我们提过宋康王的哥哥宋剔成君。

虽说是篡权上位,但宋剔成君并没有效仿其他国家的君主,改革国家制度,而是依旧保守这老祖宗的一套礼制。但他与之前的君王区别在于,他乐于去结交盟友,希望通过外交手段,来巩固宋国在诸侯之中的地位,于是乎,他看中齐国这个庞大的霸主盟友。

所以,在宋剔成君接受宋国之后,第一步,就全面的导向了齐国,充当起了齐国的忠心小弟。当然,齐国后来也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位主动投靠过来的小弟,成为了他称霸春秋战国路上的绊脚石。

在宋康王即位初期,宋国之前结交的盟友还是很强大的,甚至是可以称霸春秋战国的存在,虽然齐国和宋国也有领土冲突,但是在楚国之前,两国还是有共同利益的。不过刚上位的宋康王也担心齐国称霸后会因为齐宋边境而威胁到宋国,并不放心哥哥之前结交的盟友。

因此,在对齐国争霸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濮上之战中,宋康王选择突然撤军,背叛齐国,导致齐国最终败北。这虽然阻止了齐国称霸,却也让宋国失去了唯一的盟友。也就导致了后来,齐国举全国之力灭掉了宋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0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