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春秋战国的故事#除了创新教学,孔子还注重编选教材,把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统统改了一遍,特别是按照“思无邪”的标准把《诗经》砍到只剩首。还出于规劝帝王的目的,把《春秋》由纯记述性史书变为隐含主观评判的文化著作(因此春秋是经,而不是史),自此,我们今天看到的历史蒙上了一层装饰性的面纱,更学会了一个有话不直说的成语,叫“春秋笔法”。虽有遗憾,但瑕不掩瑜的是,《春秋》支撑全人类进入了信史文明。信史时代开启于公元前年(共和元年),那时的周天子姬胡(周厉王,幽王的爷爷,大周王朝第一位混了个贬义谥号的天子)因为搞“特务政治”,老百姓不敢说话,只能“道路以目”,引发“国人暴动”。姬胡被赶跑后,国家没有元首,召公(留下名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那位)和周公(世袭爵位,此时早已不是前文的“鸡蛋”哥)共同摄政,史称“共和政治”,从此开始用文字专门记录历史。这短短14年的“共和制”探索实践,不仅具有伟大的政治意义,更拥有极其珍贵的文明价值。虽然两位摄政大臣的初衷,有可能单纯只是记录备查,表明无意僭越,处处透露着谨小慎微。但千百年数换人间、物朽人非后,留下来熠熠生辉的恰恰是这些“微言”及“大义”,是这些寥寥文字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祖辈世界的视窗,让先人的风华气派得以真正刻进我们的基因和血脉。人们熟知的春秋时代,就得名于鲁国的史书《春秋》(中国先人最早划分的季节只有春秋两季,没有冬夏)。实际上,当时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史书,但可惜全都失传了(大约公元年左右的西晋时期,位于河南汲县的魏安釐王墓被盗,发现了晋国及继其衣钵的魏国史书《竹书纪年》)。只有经孔子修订的版本留传下来一个或许并不完整的残本,他是从鲁国第14任“国君”鲁隐公姬息姑元年(公元前年)起头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