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苦难与悲悯的现代春秋谭越森短篇小说集

跨越苦难与悲悯的现代春秋——谭越森短篇小说集《收藏家》评述文/易道禅展现在我眼前的一部非常精美的短篇小说集《收藏家》,让我废寝忘食辗转反侧的通读了几个昼夜。若要问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如果用极简的字眼写出来,可用苦难挣扎、痛楚绝望、生命归宿这三组词来概括;若要问它给我的第一感受,同样用极简的字眼来表达,也可用虚拟空间、灵魂求索、身心异化这三组词来总括。《收藏家》共收十九篇小说,我依次看完。也许出版社还拿下过其它不宜面世的篇章也未可知,总之现在我们能够一睹这个版本,真的是一个奇迹。在此我不可能全部评述所有内容,我只能重点选择几篇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小说,也即整部书中几个篇幅几乎接近中篇的小说。它们分别是《诗人与丧尸》、《雪一样不存在的城市》、《幽冥》、《劫匪》、《死手怪谈》、《少年》。我私下认为,作家出版社能够出版这部书,一定是经过了一番道义洗礼和精神涅槃,才能以百年难见的勇气使这部杰作得以问世。孔子春秋,以隐晦之语微言大义曲笔古今;左氏春秋,用文以载道史以鉴事褒贬天下。我谓谭越森《收藏家》为现代春秋,则是他以小说家之笔曲尽当下社会人间悲苦,以及纵横交织的现实与梦境。巴尔扎克说过“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而秘史则可定义为春秋笔法的历史。现代春秋,就是谭越森的文本写作方式记录的一部当下社会史。作者谭越森是以诗人著称,而这部《收藏家》则是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这部小说集一出手就非同凡响,注定会成为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星座,天空愈黑暗,它便愈灿烂。本文试着先从内容上作一番解读,然后再从文本意义上作一番阐释。因为每个短篇小说的主题并非相同,故而评说起来要作跳跃式的思维穿梭,这与评论一部长篇小说相比,更有逻辑与审美的冲突。我接受这种冲突的挑战,力图将《收藏家》的思想价值和美学意义展示于读者的眼前。谭越森的小说,你不能按传统小说的经验去阅读。你也许一时半会根本无法进入小说情景,不要紧,再耐着性子读几十行字,你也许就进去了,你会发现你深入到了一个无法自拔无法回头的彼岸。这个彼岸或许是一座孤峰,虽然孤立却因高耸而力压群山;这个彼岸或许是一座孤岛,虽然孤独却因开阔而傲视苍海。这是一种全新的小说体裁。它没有套路,没有定式。你不要奢想会有悬念、伏笔之类的因果关系或逻辑链,没有,这是你永远猜不到结尾的迷宫、陷阱小说。它没有故事架构,却又处处是生活中事件;它没有戏剧冲突,却时时有社会舞台所具备的演绎元素。王小波曾告诉李银河他写小说的体验“卡夫卡不爱讲故事;普鲁斯特不爱讲故事;戴维斯不爱讲故事。他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