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类经》序,知《类经》即是《黄帝内经》的整理本。作者就是明朝的张介宾。他花30年时间研究《黄帝内经》,将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内容合在一起,从新进行分类,分十二类,故叫《类经》。这本无议论之事,可作者本人在序中,“知必有阚余之谬而随议其后者”,这句话算是希望后人发表不同意见。
老夫愚钝,更非明哲,不敢妄议古圣贤所思所想,也不敢指出张介宾改内经为类经的不是。可给人的印象是,作者编撰内经,自己分类,这个类就成经典了。作者的意图,可从开篇说起。
皇甫士安将内经改写,叫《甲乙经》,甲乙者,顺序也,故以序列号为经;越人氏扁鹊将内经改写,叫《难经》,难经为八十一难,也有列举之号,以此为经;特别后世有《十三经》,把诗书易等十三部著作,连名字都略去,这成了世人求便的习惯,由此将素问与灵枢合二为一,故称为《类经》。然后,介绍十二类方法的理由。最后,作为谦逊一番,希望后世的人怜劳斤正。
张介宾整理《黄帝内经》所作贡献是巨大的,这毋庸置疑。内经因年代久远和朝代更替,书简破坏严重,有竹简混乱,有内容亡失,虽有啟玄子收集整理有《黄帝内经素问》,可遗憾的是缺“灵枢”。张介宾第一次将灵枢与素问合编,应该说是一大贡献了。
老夫对《类经》没有深入研究,也不知张介宾对内经有啥发挥?但是,从作者作序的意图看,这个《类经》之名还真不伦不类。
古人有春秋三传,为啥不叫《三经》?《黄帝内经》有天布五行之说,为啥不叫《五经》?再说古人有《十三经》之说,那并非十三这词就为经。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类群之说,可以立经,而偏离数量关系,犹问一人等同多少天?不言以答。
说《类经》印象,无意鸡蛋中挑骨头。有无不同意见者,诚请斤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