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文化系列作为文学作品的三国演义为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http://m.39.net/pf/a_5154126.html
                            

三国文化系列:作为文学作品的《三国演义》为何有很强的传播能力?原创鹰眼荷鲁斯历史心发现

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并不算短,大一统更像是近现代人想象出来的构建物。因为当一个大一统王朝刚建立时,新生的政权往往没有统一天下。而等到这个王朝的日落西山,地方上便会出现倾向分裂的割据势力。甚至在边疆地带出现强梁之外寇建立独立政权。如果再算上那些大分裂大动荡时期,那么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其实比较长,甚至到今天依然存在着一个不易察觉的小南北朝局面。

虽然分裂的时间并不短,但在中外,我国知名度最高的军事史和分裂时代是三国时代。其实仁义之君,倾城美人,忠勇武将,谋臣这些原型人物,在各种历史演义中大量重复,这些人物总是以改头换面的方式,出现在其他演义小说里,但为什么偏偏是三国演义最为流行呢?

三国历史的特殊性因素

三分天下的格局在历史上比较少见,并且还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通常来说,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大致分为一下几种:

春秋战国时代这种大分裂时代;

南北朝分裂这种胡汉对峙;

五代十国和五胡十六国这种,南北一方局部统一,另一方分裂混战的局面。

其他时代也有过短暂的三分倾向。比如南宋时四川将领吴曦勾结金人叛乱,准备在四川独立建国,但被宋朝爱国将士诛杀而流产。四川在历史上也被各种割据势力占领过,但三国时代的三分局势在中国史上仍然很少见。

三国题材之所以经久不衰,正是因为三国时代的三方势力各有特色:

蜀汉的王冠来自于对汉王朝血统的声称继承权;魏国的王冠来自于汉献帝的禅让,虽然是逼迫汉室所得;孙吴则是乱世中割据一方的地方豪杰的代表。

三家割据的局势,其实体现了十分鲜明了新旧过度的时代特征,渴望改变命运的人,可以在三方势力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况且,蜀魏的正统之争可以被历代统治者利用,捍卫自己的合法性。比如《四库全书》就明确提到,北宋之前乃至北宋都以曹魏为正统。特别是北宋太祖登基的方式与曹魏夺位有类似之处,所以北宋诸儒生以魏为正统,把南唐后蜀视作蜀汉和吴的对应存在。

但南宋就改变了尊曹的历史传统,改为尊奉刘备为正统,汉人统治者和民间对于三国正统的承认终于达成了统一。因为蜀汉与南宋都是偏安一隅的正统王朝,南宋朝野在主战派占上风的时代常常以蜀汉政权自比以激励士气。而入主中原的元朝和清朝,继承了这一思路,其实是为了收买汉人人心。

所以三方势力其实对应着渴望改变命运者的三种选择:要么以两种方式获得前朝的法统,要么自立割据。

建国者身份引起情感共鸣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从三家建国者的出身看,这是庶族地主和平民,挑战士族地主和地方割据势力的故事,让人看到了阶级流动的希望。

曹魏和蜀汉虽然因为有正统之争而不共戴天,但事实上两个政权在建国者的出身和推行的政策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和刘备一样,曹操的出身并不太好,从传统角度看甚至很糟。他所寄托出身的阉宦家族,在传统的儒家文化里是几乎没有地位的。但是曹孟德却少好任侠,行为放荡不羁,很小就表现出了特立独行的才干和气质。在崛起的过程中,曹操发布《求贤令》唯才是举,不论受荐者的出身与品行。这其实是对汉代受儒学士族把持的孝廉,征辟制度的大胆挑战。在击败了袁绍平定河北之后,他痛斥袁绍放纵亲戚豪强兼并弱民土地的行为,并让贫民为自己代交赋税的暴行。之后就推行了一系列安定生命,抑制兼并的措施,体现出了明显的法家色彩,在打击豪族方面不遗余力。

而综合国力最弱、统治集团同样出身贫寒的蜀汉政权推行了一套军事优先的战时体制,以应对严酷的国际局势,有明显的法家色彩。由于统治者的出身贫,所以不受诗书礼仪的金科玉律的束缚,不问门第,很能礼贤下士,四处寻求贤才,以求能迅速上升,改变命运。

刘备亲自仿贤,寻求隐居中的诸葛亮,与曹操的求贤令其实也有共通之处。而诸葛亮的祖先,西汉时代的诸葛丰就是著名的法家拂士,所以诸葛家很可能有世传的法家之学。在刘备留给后主刘禅的遗诏中说: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

这与曹操“擘商申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有共通之处。一反之前儒家士族刘璋对益州宽缓的、符合儒家传统的温和统治,就像曹操改变了袁绍对河北的统治风格一样。

对命运的挑战

桃园三结义虽然是虚构的,但反映了下层民众结社自保的诉求,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刘备身上看到了希望。

刘备是流落民间的汉朝皇室后代,有国姓,有了争夺天下的一定的合法性。但他论血统已经在大汉皇帝的五服之外,再加上中山王子孙过于众多,所以刘备已经和平民无异。比他强的同宗刘姓,比如刘璋,刘表大有人在。

所以刘备有突破阶层隔板,向上攀登,最后登上汉皇宝座的传奇经历。这是他区别于东周列国的世袭贵族,也不同于陈胜、朱元璋等布衣皇帝,以及那些出身将领大臣的开国之君的特别之处。从平民一路打拼,虽然败多胜少,但还是戴上了汉朝皇冠。这一壮举,打破了古代王朝家族一姓不再兴的历史诅咒,即同一皇室家族无法再次崛起的命运。后来五代十国的后唐,南唐,后汉其实只是在姓氏上假托前朝,而与汉唐没有血统关系。

虽然英雄君主们成功地在与地方豪强,世家大族,皇族后裔的争夺中胜出。让下层人看到了阶级流动,改变命运的希望。但是最后的三国里,魏先被世代为将军,令尹,太守、隐忍的士族司马氏家族所取代。曹刘两家对命运的反抗,最终归于失败,世家大族再次夺回了统治权力。

反观其他次品的演义小说,往往用庸俗的大团圆结局消解对命运的深沉思考,这些乐感文化的产物大约也只能流行一时,然后被扫进时间的垃圾堆。

陈寿的三国志提供了极佳的史料和改写范本。有利于对历史主线的把握和人物形象塑造。三国演义的源头就是三国志,属于国别体和纪传体的综合,魏书,蜀书,吴书下有各国人物的完整传记。

此外,陈寿在蜀汉时曾经当过巴西郡中正,这一官职的责任就是品评人物臧否。所以在三国志里,陈寿对每个历史人物进行了经典的概括与归纳,非常符合魏晋时代的品评人物的风气。比如关羽美髯,刘备长臂过膝等经典形象流传了上千年至今。而且每个主要人物的经历足够完整,足够丰富。

虽然蜀汉政权的历史太短而且没有设置史官,但是陈寿曾经师从谯周修史,而且受到了老师的好评。再加上他自己也是三国的蜀国人士,并十分重视收集有关材料。之前已经有了《魏书》,《魏略》等其他国别体史书,有值得借鉴的材料,所以他的作品有相当的可信度。

三国志位列前四史,其严肃性也不容随意的改写与质疑。所以三国演义对历史的改写能做到七分史实,三分虚构,兼顾了文学性与历史性。这种既带有深厚文化底蕴,又不失浪漫主义与人文情节的作品,最终确保了《三国演义》的经久不衰。

哪怕本国的文化产业一直萎靡不振,也有日本这样的领居不断拿去重新谱写,塑造了文化圈的出口转内销经典。

为什么其他以大分裂为背景的历史演义都没有三国这么成功呢?

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演义作品却不如后世

历史一旦被尘封,后人对它的任何描述,便都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主观色彩。尽管正史与文学文本的性质不同,但都或多或少带有虚构性。只是文学文本在有意虚构,文学作品则会在力求客观时,不知不觉中触发了人类的虚构天赋,以试图还原历史的细节。

何况,一些历史文本还会囿于官方禁忌、个人好恶等主观因素,对往事进行避讳或夸大。结果,有的历史虚构合情合理,无伤大雅。但有的历史文学中的虚构简直就是败笔。

比如从两宋时代开始,杨家将和岳飞的故事就受到了天马行空的大胆改编。这些改编的质量大多不高,很多衍生作品没有处理好虚构与史实的关系。按当代的话来说,就是报道出了偏差。

有关岳飞的记载在一开始就远远少于三国志

岳家军的原始记载受到了秦桧党徒的大肆销毁。很多岳飞的家人与亲友部下受到诛连迫。哪怕是岳珂为祖父撰写的《金陀粹编》和《金陀续编》,也只是孝子慈孙本着为先祖美言的目的,用春秋笔法写作的。因而闭口不提岳飞早年的败仗,还把其他将领的事迹算到岳飞身上。后来元人写宋史时也参考了这部书。故编入正史的岳飞传记,已经是神化岳飞的起点,与真实历史有一定偏差。

至于大名在外的杨家将,无论是在《宋史》,《辽史》,《十国春秋》等史书,还是民间野史《烬余录》当中,都相对简单。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些母题:太原受降-雁门大捷-被俘不屈-诸子继业等,就是一组粗线条。整体来看,杨业在民间映像中的地位远高于他在宋史中的地位。但杨家威名在外,广受百姓喜爱,所以各种改写可谓生生不息。这些改写严重违背史实,说杨家将们平辽国灭西夏。

杨家将的民间形象与历史原型也相差甚远

此外,这些作品融入了太多的超自然因素,让人想起《西游记》等神魔小说。只要给将领们加上法系攻击,就成了抗金抗辽版的《封神榜》。比如在改编自杨家将故事的《昭代箫韶》里,先有八九个神仙从三层戏台一起出场。接着紫微大帝指明天意:胡汉战争要打三年。三年之内,从君臣将帅到野夫各有劫数,其生死命运和善恶审定均由各路神仙暗中操纵。每到关键时刻,就有神仙出场履行天意。

岳飞传的各种版本也偏离史实过于离谱,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和审美观的审问。比如《如是观》里,岳飞成功北伐赢回了徽宗钦宗,而秦桧被打入地狱永世沦为畜牲,受到折磨。

这些大明年间爆红一时的畅销书,到了今天几乎无人知晓。因为这些魔幻元素仅仅用来表达基本的前世命定,因果报应和愚忠观念,不像西游记那样涉及到哲学叩问和终极关怀。所以低端的超自然元素就和今天的五毛特效一样,反而成为解构经典母题的败笔,在后人看来幼稚无比,降低了文本的可读性。

而游戏性质的意淫,也解构了两宋历史的残酷性与严肃性。三流文人们在想象世界里用地图开疆,只能满足某些人可悲又可鄙的虚荣心,却无法触发人们对于两宋之交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

地图开疆的优良传统至今依然依稀可见

时代的制约

涉外的演义内容容易引起外族统治者的警觉

民族矛盾的敏感性,限制了反映民族战争文学的传播。相比之下,三国只是汉民族内战,而演义小说的前身是宋代话本和文人笔记。

从宋代开始,汉与周边民族矛盾加重,北方游牧民族大规模建国,甚至三次入主中原。这也是为什么人民大众创作了各种夸张的抗金抗辽神剧的原因。而宋辽-宋金-宋蒙民族战争的内容受到外来统治者的警惕。比如元杂剧里的岳飞戏主要描写岳飞被秦桧诬陷,随后在地狱中秦桧受到制裁的片段,而不敢展现岳飞的军功。

到了清代,岳飞则被雍正请出武庙。乾隆更是有选择性的强调岳飞的忠诚而非战功。他的《岳武穆论》通过强调君臣名分来阉割岳飞,淡化华夷之辨。清代中后期独尊关羽为武神,其实通过打压岳飞的方式抬高了关羽。

也正是因为话题的敏感,加上史料的模糊,岳武穆在死后几百年里一直不得安息。一顶顶大帽子不停地被后人扣在他头上:从排满先锋倒拥兵自重之军阀,又或者是剿匪能人与爱国楷模,甚至还有镇压人民起义的反革命打手。岳将军倘若有知,恐怕还会感慨“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与杨将军故事的各种小人书

而杨家将演义在清代宫廷和民间也继续演变发展,甚至衍生出了能把杨老令公从棺材里气活的版本《昭代箫韶》。这部嘉庆皇帝主持,众多宫廷文人主编的戏剧将杨家将抗辽改成抗金,把所有人变成了受天帝摆布的傀儡木偶,没有个性的忠君僵尸。结局是双方不打不相识,通过南北通婚,化解了所有矛盾。

这种拙劣的政治宣传,因为不懂得隐藏传播目的,不仅没有春风化雨般的潜移默化,反而容易召来人们的厌恶。与此相比,三国演义的源头《三国志》主要写的是汉民族内战。所以在外族统治的朝代里,在少数民族统治者的传播中,受到的阻力小于宋代的名将传奇。

剑拔弩张的双方居然通婚了是不是很奇妙呢?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民族的战争文学大都歌颂对外作战的武功:

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到维吉尔的《埃聂阿斯纪》;

再到中世纪法兰西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东罗马的《迪吉尼斯.阿喀琉特》和基辅罗斯的《伊戈尔远征纪》,莫不如此。

反映罗兰之歌的插画

中国最著名的战争史却总是反应内战。除了外族征服的压力,只怕是古代中国天下之中文化观不无关系。

这幅年的地图体现了中国古人的世界观

传播媒介的限制

传播手段的过于高端只能限制内容本身的传播

语言这种媒介虽然只是信息的载体,但形式也会影响到信息本身。某些史料的文风很不利于民间艺人与劳苦大众的解读,限制某段历史的流传。而这种文风本身也是时代的产物,比如著名的《左传》。

我们都知道关羽夜读左传的传说。且不论故事的真假,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关公要熬夜苦读这一本书。这是因为《左传》的用词微妙而考究,稍不注意就会漏掉重要信息。比如《左传》中繁琐的军事术语有严格的使用规则:

敌人不列阵就出击叫败某师。

两军列阵交战叫战,大败叫败绩,铲除强敌叫克。

这与书本写就的时代不无关系。在一个天子权威丧失,贵族们越级行礼,但依旧重视礼的年代。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状态下的细致描述,是繁琐礼仪和贵族等级的体现。那个时代的语言中,由于社会生活整体上没有后世复杂,所以词汇数目总体有限,因此很多简单词汇兼备不同的词性。而文字载体,无论是竹简还是青铜器、铁器,都不利于大段文字的书写。为了让书写更加经济,需要用最少的文字,在较短的时间里表达更多的意思。

先秦金文铜鼎

左传这样的史书最初是写给贵族看的,而不是写给平民这样的普通受众的。所以这样的文风给后代的解读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惑。除了繁琐的词类活用和眼花缭乱的器物名称,很多军事术语有那个特殊时代的烙印。比如:

败绩明显是和车战有关。但马拉战车终究退出了历史舞台,所以对败”的原始含义,后来的人们提出了战车翻车、车辙混乱等不同的解释。

故关羽夜读左传,不完全是空穴来风的想象。只有认真阅读,才能最大限度地汲取信息。因此没有文物典章知识和语言敏感度,就很难完全读懂春秋三传这样的早期历史。这对于下层民众和大众读者而言,实在是困难重重。倘若没有《史记》,《资治通鉴》对于这段历史的再叙,恐怕其他人也很难理解。

此外,《春秋》属于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注解《春秋》经文的作品。所以左传里对于历史人物的记叙分散在各个年份里,比较碎片化。这就需要综合前后文,才能得到一个人物的完整形象,很像拼接一幅马赛克。这其实不利于形成对一个人物的完整形象。

先秦时代的战争与后世截然不同

难以把握脉络的历史

春秋时代的列国分布

左传虽然难读,但是大致的历史脉络其实好把握。只要从夷夏矛盾,宗周与诸侯的矛盾,还有霸主地位的转移来看。争霸战场的转移这几方面入手,就能大致理清春秋时代的时代走向:

周王东迁后宗周与郑的矛盾-郑与诸侯的矛盾-齐国、晋国与秦国的逐步壮大-齐鲁的冲突-齐国的称霸-宋国图霸失败后楚国的威胁日显-晋楚争霸-秦晋矛盾-晋齐矛盾。最后中原弭兵,争霸战场转移到了南方的吴越。所以,东周时代是一个貌似混乱,但在政治和文化上保持着内在整一性的时期。礼乐文化从中央到诸侯,从贵族到庶民的下移,促进了整体文化的繁荣。而戎夏冲突最终扩大了华夏世界的影响力。

但有的历史残忍得令人咋舌。皇帝像走马灯般一个接一个地被换掉,人兽相食,同宗乱伦的残酷记载让人不忍卒读。这样的场景曾多次出现在五胡十六国时代。这种大分裂时代不仅政权名称繁多,且国君频繁更换与贵族荒淫变态,本身就是恶劣时代有待转型的标志。

五胡与十六国的背景过于复杂

这样的时代本身就缺乏方向感,自然难以把握脉络。历史断裂的伤口里流出的鲜血、散发的恶臭无助于道德教化。但中国文学素来都有兴观群怨的教化功能。写这种时代只怕是有悖风雅,诲淫诲暴。

很多时候,与其说是我们选择了我们最喜爱的英雄史诗,倒不如说,是因为一系列机缘巧合,让作品选择了我们。

也许是我们无意识中决定了自己的喜怒哀乐。正是这些英雄的一举一动,一笑一怒,播动了我们心底的心弦,让我们一次次重温英雄祖先们做过的梦。

文章已于修改:,。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三国文化系列:作为文学作品的《三国演义》为何有很强的传播能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8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