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造就了美丽的山川。南方的佳木可以在这里顽强存活,北方的花草更是繁生旺长。充沛的雨水,茂密的植被,丰富的地下水源,衍生出沟壑纵横,汪塘相连,美称“江北水乡”。又因沂蒙余脉的支撑,岱崮地貌特征凸显。以“峄县八景”为代表的盛景,贯穿了古今多少代峄地人记忆里的“乡愁”。
仙坛晓翠
峄城区政府驻地有座“仙坛山”,是古峄八景之一“仙坛晓翠”所在地。仙坛山地处县城北部,山体高耸正大,风景优美,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登高雅集览胜的好地方。古人迷恋仙坛山“朝晖甫上,浮翠欲滴”之胜景,因而把她称为“仙坛晓翠”,并且列为“峄县八景”之首。
仙坛山又叫“玉带山”“凤山”,传说因仙人在山顶设坛修道而得名。有古诗曰“仙坛晓翠镇峄阳,承水环烟又生光。”可见在古代这座山就是“镇邑之山”。
在古人眼中“仙坛晓翠”又是怎样一番意境呢?打开清光绪版《峄县志》,有一幅由当地画家董志顗绘制的《仙坛晓翠图》。从图中看到,左下角是峄县城北门城楼,中部是护城河,山脚下有村居错落,上部是云雾缭绕的仙坛山,城头垛口处,有两个文人雅士正兴致勃勃地观赏仙坛山风景,似在对青山咏和,临水而抒怀。观画中杂树与民居相映,绿竹与柴门相望,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好一派“仙坛晓翠”美景。
“仙坛晓翠”现在人都知道是古峄县八大景之一,但是大都不知道如何欣赏。据古书、古图记载,有两种天气情况下最为美妙,一是雨雪初霁、岚光初生,二是旭日东升、朝晖甫上。
“仙坛山”作为镇邑之山,“仙坛晓翠”又被列为古峄八景之首。那么,“仙坛山”究竟是一座什么山?“仙坛晓翠”又是如何打动古人的呢?
笔者小时候就听有年纪的人讲,“仙坛山三道箍,不出娘娘出都督。娘娘出了个胡娘娘,都督出了个贾都督。”这首《童谣》在峄地已流传了几百年,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三道箍”指的是三条玉带一般的白石头环绕着仙坛山;“娘娘”指的是葬在白茅山前明朝朱棣皇帝的权妃;“都督”指的是明代兵部右侍郎贾三近。这说明有了“镇邑之山”才使古峄县地灵人杰。
“仙坛晓翠”最美之时则是在晴朗的清晨或者雨雪过后。仙坛山岚光映日,浮翠欲滴,金碧层层,照城郭如画,高下可观。由此可见,观赏“仙坛晓翠”要选对时间、选对地点、选对天气。“远山近水皆风情”,请朋友们不妨抽时间去欣赏一下家乡的美景。
仙坛山西山坡上遗存有贾三近当年读书的督堂洞,南山坡上还存有古代刻石等历史文化遗存,给我们留下了点滴穿越历史的回忆……
世事变迁,日月轮回,岁月的刻刀也让仙坛山发生了许多变化。坛山道士的仙坛已不复存在,峄县历代县令设立的祭坛、石碑也荡然无存,但今天的峄城人却赋予了仙坛山新的文化气息。一座电视发射塔高耸入云,一座汉白玉牌楼巍峨壮观,一条新修的石阶曲径通幽,半山亭点缀其间,真有“一亭俯流水,万松引清风”的诗韵。
俯察峄城大地,但见承水穿城,楼盘林立,广场如茵,城乡风光尽收眼底。此情此景,与元代诗人王遹的那首“古鄫已秋墟,乔木摇秋风。兰陵亦荒废,满目荆榛丰。长绳不系日,坐叹登临中”的诗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仙坛山”如君子端坐,“仙坛晓翠”诗意隽永。峄城人正用勤劳智慧的双手把家乡装点得更加美丽富饶!
承水环烟
枣庄市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运河水系,大小河流共有二十余条,其中较大的一条就是“峄城大沙河”。峄城大沙河古称“丞(承)水”,今民间俗称“西沙河”。她发源于我市北郊的群山之间,有三大支流组成。其中正北一支名“沧浪渊”为正源,东北一支称“税郭河”,西北一支曰“陈庄湖河”。峄城大沙河水量丰沛,自北向南,奔流不息汇入台儿庄运河。古承水穿峄境而过,尤其明清两代,承水清澈充盈,两岸堤上杨柳依依,芳草萋萋,水气渺渺,又擦肩峄县古城,流经西门外孺子桥,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承水环烟”图画。
“承水环烟”乃古峄县八景之一,位于峄县城西门外孺子桥下的湍流之上,冬春季节,河水因天气寒暖变化时有烟云缥缈,颇有烟笼寒沙的意境,故名“承水环烟”。
峄县城西门外承水上有一座石桥,古称“孺子桥”。桥身为大青石砌造,全长约九十米,宽约七米,高约两米六。石桥东西走向,呈曲弓形,桥背部建有分洪石。桥面巨石由铸铁联系,分水石东有五孔,西有七孔。孺子桥石墩上刻有十五条鲤鱼,七条头朝上,
八条头朝下,寓意讽刺贪污修桥款的李家叔侄“七上八下”。据《峄县志·桥梁》载:孺子桥,县西水上,始建无考,明弘治年间知县许承芳重建,嘉靖时知县龚汝勤、陶汝弼,崇祯七年间知县乔仑先后修广之。此处是古时台儿庄通往临城的官驿古道的咽喉要塞。
明清时期峄县城城西门曰“迎恩门”,与西门相对相连的孺子桥下是观赏“承水环烟”的最佳河段。我们要想描绘
“承水环烟”,就先一起欣赏《峄县志》中的《承水环烟图》吧——承水自北向南烟雾缭绕,孺子桥贯连县城内外,雄伟的西门城楼和城外错落的民居、庙宇、古树相映成趣,桥上车马行人,桥下居民挑担汲水。上游水流平缓,然而桥下流水穿过桥洞则水流湍急,形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漩涡奔流而下,水气蒸腾。两岸沙滩如银,树木森然,笼罩在河床轻如薄纱的蒸气飘浮在水面,追随着水流涌现出层层烟环,舒缓地聚散于承水之上,形成了“承水环烟”的妙境。
“承水环烟”是老峄城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随着城市发展和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上世纪九十年代峄城大沙河拓宽改道,残缺不齐的西门外孺子桥被掩埋……人们再也难觅“承水环烟”的踪影。
近年来,峄城人提出了“以水为轴,东西拓展”的城市规划理念,着力打造“一城山色半城河”的景观效应,努力再现当年“承水环烟”的美好愿景。他们以承水河为主轴,以仙坛山为依托,把山、水、园、林诸要素融入城市建设的发展中,建设了峄州桥、福兴桥、木桥、滨河公园等重点工程项目,使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承水环烟”传统景观从史籍和传说中得以悄然重现,更增加了人文、自然景观对城市的辉映作用,形成了“三山、一水、两城”的城市格局。
古城有韵味,新城展新姿。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烘托着这座生态园林城的风采,造就着今非昔比的经典峄城。
青檀秋色
“五月榴花照眼明,八月石榴万盏灯。”刚刚挥手告别了炎热的夏天,我们又迎来了天朗气清的金秋。走进峄城,走进独具魅力的十五万亩浩大的石榴园林,去感受秋高气爽、硕丰物美的逍遥。赏千年古檀,听古寺钟声,让人回味悠长。然而,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还是古峄县八大景之一的“青檀秋色”。
从城区西行,转瞬间便来到了著名的青檀寺风景区。一座红柱黄瓦重檐斗拱的牌楼巍峨壮观,牌楼上“青檀秋色”四个金色大字映入眼帘熠熠生辉。
“青檀秋色”不仅是古峄县八景之一,而且在峄城人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清光绪三十年由王宝田主修的《峄县志》中就有当时著名画家王德陈绘制的《青檀秋色线描画》。
明代王久清的《九日游青檀山》诗中写道,“黄花围蔓草,红叶点霜枫。落日衔山影,征鸿没远空。登临无限乐,身在画图中。”尽情描绘了“青檀秋色”之美,抒发了置身画中的美好心境。
“青檀秋色”主景区位于楚王山和汉王山之间的峡谷中。幽静的峡谷,茂密的植被,如巢的僧屋,使得这里景色非同一般。青檀秋色因鲁南名刹“青檀寺”而增色,青檀寺因绚丽的“青檀秋色”而闻名。
据《峄县志》记载,“青檀寺”始建于唐代玄宗年间,原名“云峰寺”,后因山谷中长满青檀,而改名为“青檀寺”。每当金秋送爽石榴飘香的季节,山谷中的枫叶火红,银杏通体金黄,石榴金枝玉叶,而遮天蔽日的青檀树却依然绿意盎然。迷幻的色彩交相辉映倒映在青檀湖中,与夏日的“千壑吐翠,万株流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被家乡人“目为豪俊”、被张居正赞为“泰山乔岳”的贾三近,曾在这里成立了“青檀诗社”,饮“菊花酒”,赋“茱萸诗”。嘉靖癸亥年重九日,贾三近同潘愚、孙沂等十二位会内文友,游览青檀胜境。九日后又雅集青檀寺,共作诗20余首,从不同角度吟咏了“青檀秋色”之美。其中,最有名的一首是贾三近的诗。
秋风古木前朝寺,僧屋如巢自在栖。
黄叶拍天丹灶冷,青檀绕殿碧云齐。
幽人到处鸟鸣谷,樵子归时鹿饮溪。
尽日烟霞看不足,买田结社此山西。
这首诗描写了青檀寺的久远,环境的优雅,以及作者向往自在留恋山色的情怀。
青檀寺大雄宝殿门前,有棵雌雄同株的千年银杏树,主干三人合抱,树高0多米。深秋时节,在阵阵秋风里,树叶徐徐降落,满目金黄,如临仙境。
千年银杏的东侧,有一口水井,与其说是井还不如说是泉,因为井口即是泉口。过去僧人曾把厨房依泉而建,做好饭菜放入托盘顺泉流而下,送到客人身旁,代替了“跑堂”之苦,于是这口井便有了个好听而又形象的名字“跑堂井”。相传当年贾三近与文友在此雅集,曾效仿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曲水流觞”而传为佳话。大雄宝殿左前石碑准确记载了他们在此畅游畅饮,诗赋青檀山文人雅集的故事和诗作,并由贾三近题写了碑额,潘愚撰写了集序,文风与《兰亭序》相近。
穿越青檀寺,寺后便是岳飞养眼楼。据《峄县志》记载:(县城)又西十里曰青檀山,青檀寺在北岩上……寺后为“金界楼”,世传岳武穆驻兵于此(青檀寺殿前潘愚撰文碑刻中记载)。
登临青檀山腰,环目青檀山大峡谷,层林尽染,青檀树咬定青山横空出世,银杏树黄叶拍天,黄栌霜叶红于二月花,与相伴的青松翠柏相映,反射出种种绮丽多姿的色彩,还有深山藏古寺的神秘,绘就了一幅优雅夺目的“青檀秋色”丹青图。以山林为伴,临秋风花香,听天籁之音,品幽谷隽永,去浮华,悦身心,萌万物合一之感。
“青檀秋色”真是令人流连,让人难以忘怀!难怪曾任峄县知县何允济在诗中写道:
轻风策马问青檀,揽胜抠衣登几盘。
为爱名山酬夙慕,兼逢令节缔交欢。
清泉沁骨愁俱涤,落木铺台日欲寒。
扶醉归来月色好,菊花插满夜将阑。
仙洞悬云
玉洞苍烟古,同君一醉攀。
秋深黄叶尽,雪霁白云还。
这是明代兵部右侍郎贾三近游览“峄县八景”之一“仙洞悬云”时,留下的《游仙人洞》诗,诗中盛赞了城东“青石山”诱人的景色。
青石山又名“进食山”,传说东汉初年海西王董宪叛乱,光武帝刘秀率领部队到此平叛,当地群众箪食壶浆欢迎刘秀的部队,所以此山又叫“进食山”。
青石山山势呈东西走向,虽不巍峨,但不失险峻;虽不广长,但钟灵毓秀。初春,杏花桃花次第开放,分外妖娆;孟夏,榴花点点,鸟鸣溪涧;深秋,秋高气爽,层林尽染……假若你来此巧逢雨后,高山流水之景色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意境。聆听瀑布轰鸣,观松涛阵阵,享幽谷清凉,思先贤美文,觅“仙洞悬云”,仿佛置身仙境。
据《峄县志》记载:“青石山,县东七里,山顶一石穴深数丈,旧传异人居之,炼形仙去,故名仙人洞。”说是当地有人到微山湖贩鱼,回来发现青石山风景优美,把鱼挑子寄存在“七里店”里,上山游玩去了。他看两个老道正在下棋,就悄悄观看。贩鱼人忽然抬头,只见树叶一会儿黄了,一会儿又青了……这时,道士说:青年人,饿了吧?他说饿了,道士掐了半个大米粒放进锅里,贩鱼人说半截大米粒能够吃吗?老道掀开锅满满一锅米饭。贩鱼人吃完谢过道人就下山了。他下山一看店没有了,惊愕之余急忙打听。村民告诉他,听老辈说从前有个人贩鱼,把挑子放这鱼都烂了,就是没见人回来。原来是“天上一日,人间百年啊……”
这个古老而又传奇的故事在当地几乎家喻户晓,虽说是民间神话,但正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名句。仙人洞在半山腰上,拾阶而上,古道、残碑不时映入眼帘,突然一堵巨大而又光滑的青石峭壁横亘在深涧上,石壁上书“高山流水,万象森列”八个如斗大字。
沿着曲折山路,穿越古意盎然的亭台,便来到了广为流传的“仙人洞”,洞高约丈余,宽七八尺。洞外崖壁如削,杂木丛生,洞内石隙错综。洞内外随处可见古人开凿的石龛、柱窝,可以想象当时这里道观、庙宇俱在。
据史料记载,仙人洞原为道家,后为佛家所取代。仙人洞土人皆称“东庙”,“西庙”就建在西山坡,名曰“玉皇洞”“会真洞”。这里亦是山水俱佳,风景独好,天然的洞窟为参禅悟道的佛家弟子提供了幽雅的场所。半山腰上还有一天然石井,叫“滴水井”,井水源自石隙滴淌而成,水质甘冽,过去为僧人取水之处,滴水井水势虽然不大,但常年不涸,滴答作响如生命的时钟记录世间的沧桑……
“仙人洞”周围还有“碾月坡”“桃花石”等景点,都是明代“给事中”柴奇所题。贾梦龙、贾三近、柴奇、王琰等地方名人都曾多次来过这里……
仙人洞风景区美名曰“仙洞悬云”。这个地方飞瀑流泉,云雾笼罩,确是古代文人寻胜探幽的一处佳境。雅客们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像明代柴奇《仙人洞》中的诗篇就这样写道:
古峄城东问祓除,春山花鸟拥肩舆。
探奇更上仙人洞,石跨飞流百尺余。
仙人洞祥云缭绕,故事动人。这里山奇石怪,这里佛道双修,这里洞窟云集,自然天成,身临其境,物我两忘。有一天或许你会看到飞流直下,仙洞悬云,去感受一下峄东胜境给你带来的无限美好,给你留下难忘的仙境之旅……
许池绿波
“十里泉”因喷涌不息的泉水和优美的周边环境,为人们留下了许多文人览胜诗咏的印迹。然而,这里历经变迁,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十里泉及其残存古建筑遭到破坏。后来,十里泉周边建起了电厂、酒厂等工业企业,过度利用地下水源,因此很难再看到喷涌的泉水。近年来,为了恢复十里泉旧貌,再现“许池绿波”美景,当地政府规划建设了十里泉“荀子文化园”。文化园复建工程规划占地00余亩,计划总投资1.2亿元,将恢复“许池绿波”“荀卿祠”“龙王庙”等历史人文景观,努力再现当年“许池绿波”的诱人风采。
“十里泉”位于市中区南部,因距离旧峄县城十里而得名。此泉原名“许池泉”,为古峄县八景之一,胜景名曰“许池绿波”。
从《峄县志》王德陈绘制的《线描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许池绿波”的原貌。许池泉大者有五:曰“珍珠泉”“锅泉”“筛泉”“金花泉”“灰泉”。大者鼎沸,小者喷珠,故有“小沧浪”之称。数十个泉头皆昼夜喷涌,汇成
许池绿波(清·峄县知县张玉树题字)
一泓面积约有平方米的水塘,且垂柳倒映,绿波荡漾,亭台楼榭倒映其中,织就一幅“声出树涧疑作雨,澜翻石底悉浮星”的绝妙佳境图画。
据《峄县志》记载:十里泉,元代峄州知州王天祥“开田浚渠、灌溉四郊”;明嘉靖间峄县县令许宪,重建殿宇,修饰一新;尤其清代峄县知县张玉树进行大规模的翻新扩建,使这里真正形成了集休闲揽胜和农业灌溉水利工程于一体的大格局。
张玉树于清乾隆四十年任峄县知县。他在峄县为官期间,廉洁奉公,爱民如子,兴利除弊,百姓有口皆碑,被誉为“张青天”。他学问渊博,识量尤伟,因此张玉树“乃以公余,招诸文人看云听泉,置酒赋诗”,并且把“十里泉”整饬一新,公务之余时常雅集于此。乾隆壬寅秋七月,他亲笔立石题写“许池泉”碑刻,至今残碑犹在,美其名曰“许池绿波”。在许池泉边还增修了“荀卿祠”,纪念曾在峄兰之地两任兰陵令的荀子。同时,修建了“龙王庙”。自此,“许池绿波”闻名峄兰。
“十里泉”古时泉眼众多,珍珠泉喷吐如珠、锅泉状如鼎沸、筛泉如簸扬米、金花泉映日金碧……汇流成湖,泉清水冽,沙石澄澈,芹藻缤纷,可谓一方佳境。另外,旧志记载,泉水内有嘉鱼,巨目长尾,民间俗称“龙眼鱼”,甚是罕见。他水无寻且嘉鱼常聚许池亭下,每逢晴天日光返照鱼聚水面,更是金碧焕然……当年,文人雅士常常来此修心览胜。站在石桥之上,北望车梢、云谷诸峰,南眺青檀、桃花拱卫,且东西列岫,青山叠翠,加之“许池绿波”点缀,煞是壮观。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枣庄人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相继恢复重建了“许池绿波”等原有的历史人文景观,再现古代典籍中记载的“许池绿波”风采。如今,十里泉“荀子文化园”已免费对公众开放,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刘伶古台
一代高风野水边,伯伦遗冢尚依然。
千秋谁为浇坟土,悔不当初葬酒泉。
这是明代诗人王瑛在峄县凭吊“刘伶古台”时有感而发写下的诗句。刘伶古台位于峄县税郭社刘躍村,为古峄县八景之一。清光绪版《峄县志》中有《刘伶古台线描画》,从画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刘伶古台位于寨山北麓,一溪两山之间。这里竹树交织,山光岚影,泉流淙淙,青山环抱。“刘伶古台”分南台和北台,“刘伶墓”相隔不远。刘伶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达人,怎么会在这里留下墓冢和古台呢?
刘伶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他才华横溢,恃才傲物,放浪形骸,晋司马氏当权时他官至“建威参军”。因刘伶主张“无为而治”,不与小人为伍,而遭到当权者排斥。因此,他常与嵇康、阮籍、山涛等六人啸居山野,纵酒谈玄,高尚其志,史称“竹林七贤”。刘伶晚年,他驾乘鹿车携酒出游,
并命家人荷锸而随,并嘱咐道:我醉死在哪里,就埋在哪里!后来,刘伶来到峄县,在一处山青水秀的碧溪垂钓,野居畅饮,自得其乐。有一天,他喝得长醉不醒,这里便成了他最后归宿之地。
《峄县志·山川》中记载:峄县又北十八里曰寨山,南与大山相接。其麓有土台,土人以为刘伶台,其河为莱子河,父老相传为参军酾酒处也……埋葬刘伶的村子为纪念刘伶始称“刘伶庄”,后来因为发音有误,变成了今天的“刘躍村”,“刘伶古台”也只剩下了南台。“刘伶墓”过去坐落于村旁,明代贾三近曾为刘伶撰写过《晋建威参军刘伶墓记》,赞叹刘伶是“达人而非酒人”。遗憾的是刘伶墓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我们来到刘伶墓原址时,古墓一半变成了村中道路,另一半成了村民院落,让人叹息不已……但是刘伶醉酒的故事,刘伶的高风亮节,还有他飞扬的文采,一直在古峄县流传至今。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刘伶还留下了千古奇文《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无睹泰山之形”。难怪贾三近在《晋建威参军刘伶墓记》中写道:古人湮灭,饮者留名,昔人盖叹之矣……王室陆沉,忠臣洒涕,广陵调绝,义士兴嗟,公于时事重有慨焉,驱车东游,穿林籍草,登高台,临清流,左携阮步兵,右拉嵇中散,挈盒提壶,沈酣风月,掀髯长啸,云吞应声,一代豪人也。
一座土台,竟成“峄县八景”之一!这或许与刘伶的人品、酒品和精美绝伦的文品有关吧?当下,刘伶遗迹和刘伶遗风,正潜移默化地滋养陶冶着这一方人们的精神世界。
走在古台旁边,羊肠小道芦花飘摇,庄稼列队,仿佛正在等候“醉仙”刘伶驾车执壶,重登高台,临清流,沈酣风月……
君山望海
抱犊崮,位于枣庄、临沂两地交界处。此崮面积1.05平方公里,主峰
海拔米,号称“鲁南第一峰”。
抱犊崮,汉代的时候称为“楼山”,魏晋的时候称为“仙台山”,明清的时候称为“君山”。为什么叫它“抱犊崮”呢?《峄县志》上记载一个传说。过去有个姓王的老汉,为了躲避战乱和苛捐杂税,抱着一头小牛犊到崮顶上耕种,后来成仙而去,所以就称它为“抱犊崮”。清代的诗人雷晓专门作诗一首,“遥传山上有良田,锄雨耕云日月偏。安得长梯还抱犊,催租无吏到天边。”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崮”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四周陡峭顶端较平的山,山东省中南部山区多用作为地名,如孟良崮、抱犊崮。
抱犊崮山势突兀,巍峨壮丽,泉流溪泄,松柏苍郁,是一座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色为一体的名山。她以“雄、奇、险、秀”而著称,崮身宛如高高的圆杯倒扣于山峰之上,峭壁如削,古柏倒挂,蔚为壮观。抱犊崮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西汉《列仙传》、东晋的《抱朴子内篇》、
唐代的《元和郡县志》,包括本土的《峄县志》等典籍中均有记载,并且把“抱犊崮”与泰山、华山、峨眉山等一起列为“图经宇内三十二福地,海西第抱犊崮一洞天。”
据《峄县志·山川》载:“君山有抱犊崮,壁立千仞,去海三百里,天气澄朗,海上望之,宛然在目。”说的就是被誉为“峄县八景之冠”的“君山望海”。每逢天气晴好,早早登上崮顶,极目东方,平野如画,黄海茫茫,云雾缭绕,一轮丹阳跃出云海,蔚为奇观。故有诗赞美“峭壁早邀沧海日,方台平宿泰山云。”“君山望海”“抱犊日出”又如现代诗人徐志摩笔下的泰山日出,“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光明的神驹,在热奋地驰骋……纯焰的圆颅,一探再探地跃出了地平,翻登了云背,临照在天空……”
抱犊崮还是一座体现爱国主义的“英雄山”。鲁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第一支抗日武装、第一个抗日红色政权都在这里成立。罗荣桓元帅率领八路军师创建了以抱犊崮为核心的鲁南抗日根据地,这里也是著名抗日武装铁道游击队的指挥机关及大后方。
年5月,在这里还策划了一起震惊中外的“临城劫车案”,史称“民国第一案”。民国初期,北洋政府执政,军阀割据混战,当地的老百姓苦不堪言,一些不堪重负的老百姓纷纷聚众起义。0年,老峄县白庄的清末秀才孙美珠和他的五弟孙美瑶,还有他的叔父孙桂芝,一起揭竿而起,占领了抱犊崮,成立了“山东建国自治军第五路联军”。年5月6日夜里,孙美瑶(孙美珠在这之前已经被北洋政府杀害)就带领自治军,在临城劫持了一列由浦口开往天津的快车。劫持了外国和中国的游客,一共有69人。其中,有美
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墨西哥等7个国家的9人。这在当时震惊朝野,被称为“民国第一案”。在抱犊崮西南麓,有一条幽静的深谷,谷中藏有“巢云观”,这里就是“临城劫车案”的策划地。“临城劫车案”不仅导致了北洋政府空前的外交和政治危机,同时进一步成了外国列强对华殖民战争的导火索。全世界各大报纸重要的版面都报道了这一爆炸性的新闻。当时,鲁迅、冰心、陈独秀等社会名流对此事件都做了评论。这帮落后愚昧且“无理想、无主义、无目标”的草莽,闯下了滔天大祸,导致了自身的覆灭,落了个“水泊梁山”的结局。但也向世人昭示,中国革命只有在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
“抱犊崮”接地通天,如峨冠伟坐的君子俯瞰着鲁南大地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如今已被打造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AAAA风景区”。
湖口观渔
古峄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峄县八大景”在老峄城人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清光绪三十年,由王宝田主修的《峄县志》中就有当时著名本土画家董志顗、王德陈绘制的《峄县八景图》。有诗赞曰:
仙坛晓翠镇峄阳,承水环烟又生光。
一派秋色青檀寺,故典悬云仙洞旁。
远眺君山望海阔,近瞻许池绿波扬。
看罢刘伶古台后,相邀湖口观渔郎。
《八景诗》的末句“相邀湖口观渔郎”,描写的就是古峄八景之一的“湖口观渔”。这里说的“湖口”是指微山湖韩庄湖口闸上下水域,“观渔郎”是描绘的渔民在此渔猎勾勒的一道独特的景观。
湖口位于微山湖韩庄镇,由于这里是微山湖和大运河的出口,并且古有韩庄双闸,具有蓄水、泄洪、港航等综合功能,自古以来就备受官民 查阅《说文解字》:“渔,捕鱼也。”湖区渔民世代渔猎,采用撒鱼、罩鱼、叉鱼、罱鱼、钓鱼等等捕鱼方法。《湖口观渔图》中就生动描绘了这些渔猎场景。微山湖一年四季都可捕鱼,但一般多在春秋两季。鱼的繁殖期多在春夏之交,所以渔民自然不捕。春天的鱼香嫩,秋天的鱼鲜肥,均是捕鱼的好季节,但要选好鱼种和方位。湖口闸下由于联通运河与微山湖,又是天然避风港,鱼鳖虾蟹丰富。另外,当地渔民有清晨或傍晚捕鱼的习惯,这两个时间段是鱼类最活跃(进食)的时段,因此渔获颇丰。捕鱼、运鱼、贩鱼热闹的场景以及湖口天然美丽的景色,在朝晖夕阴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故而常有文人墨客或乡间百姓在清晨或傍晚相邀结伴来湖口观览这一热闹场景。
据《峄县志·漕渠志》载:韩庄有韩庄闸、湖口闸和刘家口闸,尤以韩庄、湖口两处闻名。清顺治年间,微山湖运河繁忙兴盛起来,韩庄得到了快速发展。韩庄地处微山湖东南部,这里风光旖旎,水产资源丰富,有鱼、虾、莲藕、芡实、菱米等,其中四鼻鲤鱼、银鱼、甲鱼曾为古代朝廷贡品。这里又是航运要道,湖口闸因此发挥了重要作用,清乾隆帝多次南巡视察河湖。
乾隆二十二至五十一年间,相继建起了韩庄闸、湖口(积水)双闸、韩庄码头和韩庄集。韩庄是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必经之地,曾留下《韩庄闸》诗两首。一首是感叹黄河泛滥冲击微山湖之灾,另一首则赞美了臣子恪责兴建新闸去害兴利的喜庆之情。
韩庄实泄微湖水,筹涸金鱼闸建新。
济运利农期两益,每因触景忆贤臣。
一个连皇帝都多次莅临赞美,因航运、渔业而兴,被列入“古峄县八景”的地方,自然闻名遐迩,强烈吸引着文人雅客“相邀湖口观渔郎”。“湖口观渔”自此成为峄县有别于其他七景的特色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