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春秋以前,并没有专门的政治学科。后来孔子修纂六经,这才创造了中国第一门专门的政治学——儒学。儒学的核心经义,称为“六经”,即《诗经》、《书经》、《礼经》、《易经》、《乐经》、《春秋经》。这六本经书均是根据历史上既有的典籍修订而成,但较原文均做了大量删改。而这些删改之处,正是孔子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读六经,如能读懂六经之中每一处删改的缘由和主旨,就能彻底领悟儒家思想的真义。《六经》之中最重要的一部,是《春秋经》。《春秋经》是以春秋时期鲁国二百四十四年的国家历史改编而成。因为历史书具有故事性,且易和今事印证,所以最为易读,也最容易长期流传。孔子在增删《春秋经》时倾注的心血极大,他在世时曾说过:“后世之人如果能真正了解我,必然是通过读《春秋经》。而后世之人如果会怪罪我,必然也是为了《春秋经》”。《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春秋经》行文简约,其中增删之处的奥妙,孔子在时一直是口头传授。孔子死后,孔门弟子向再传弟子解释《春秋经》时,渐渐形成了多个不同的解释流派,其中以“左氏”、“公羊”、“谷梁”、“邹氏”和“夹氏”五个解释流派最为著名。今天,“邹氏”和“夹氏”两个流派已经断绝,而“左氏”、“公羊”、“谷梁”三派均有存世著作,称为“春秋三传”。上海古籍出版社曾结集出版《春秋三传》孔子死于公元前年,孔子死后四年,春秋时期结束,中华大地进入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历经年,到公元前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结束。而统一天下的秦国只太平了12年——公元前年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又重归混乱。这一场混乱又持续了7年,到公元前年项羽自刎乌江后结束。整个乱世之中,孔子留下的儒学一直在顽强的发展,但儒家学派的弟子,鲜少受到国家的重用。原来,儒学所重视的,一直是人民思想的统一,而非具体的军事和外交策略。这对太平盛世之中维持国家稳定非常有利,但是,在乱世之中就很难发挥作用。在乱世之中更为实用的学说,是军事、法律和外交策略,它们对应的是学说体系是兵家、法家和纵横家。儒家圣人孔子、孟子均周游列国而不得重但自古风水轮流转,一旦天下稳定,兵家、法家和纵横家就又没有用武之地了。这个时候,儒学的优势就显露了出来。汉高祖平定天下以后,各学派中第一个得到重用的,就是儒家的叔孙通。叔孙通为汉朝制定国家礼法,被刘邦拜为九卿之首,就连他的弟子也因师而贵,多被封官。叔孙通像,叔孙通被司马迁称为“汉家儒叔孙通以后,汉代儒学日渐繁盛。到汉武帝即位的时候(公元前年),天下承平已经60年,百官之中已经有大量的儒家弟子。汉武帝登基时只有15岁。而当时汉朝最大的官,被称为三公的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全是儒家弟子。而这三个人分别是,丞相窦婴、太尉田蚡、御史大夫赵绾。此外,汉武帝做太子时的两位老师,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也可以说都是儒家的弟子。太子少傅王臧(后曾任郎中令,位列九卿的第二位),本来就是儒家的弟子。而太子太傅卫绾(后曾任丞相,在窦婴之前),虽然没有明确的说自己是儒家,但他曾公开建议汉武帝排斥法家和纵横家,儒家因此受益,所以算是间接的倒向儒家。窦婴、田蚡、赵绾、王臧等人在位时,极力推崇儒术,并排斥其他学派。汉武帝初登基时,窦太后(汉武帝祖父汉文帝的皇后,权力很大)还在,她是道教一派,因此还能对这四人努力打压。到窦太后死后(前年),田蚡做了丞相,再没人能制约他。于是他动用相权,对天下百家学派一概打压,只重用儒家弟子。这便是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这种对儒学极度推崇的环境下,汉武帝曾多次面向全天下公开选拔儒学人才。选拔的方式是“举贤良对策”,即天下百官推举各地有学问的人,然后朝廷向这些被推举的人出题,被推举的人用写文章的方式回答朝廷提出的问题。汉武帝16岁时,进行了人生中第一次举贤良对策。参加这次对策的人中间,有一个当时的名人,叫做董仲舒。董仲舒像这个董仲舒是河北人,从小学习《春秋经》(属于公羊一派)。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在位时,董仲舒就已经因为学问大被任命为博士。他常年讲学,很多人都听过他的课,并自认为是他的学生。当时人都说:“如今天下懂《春秋》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山东的胡毋生(年纪比董仲舒大,也做过博士,很早就告老还乡了),另一个就是河北的董仲舒。”这次举贤良对策,因为是汉武帝人生中的第一次,所以搞得很隆重。一般举贤良对策只是一问一对,汉武帝这次却是三问三对。董仲舒因为名气大,所以参加对策时受到很大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