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古代历史上的战争以及近代历史上的战争时,我们会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不管在古代还是近代的战争中,都有一个约定成俗的规矩,那就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在古代,这个约定基本上不需要写出来,大家也都能够遵守,近代更是有明文规定了。
很多人就比较好奇,为何“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呢?要是在战争的过程中斩了来使,又会有什么后果呢?实际上这个问题的答案,早已在千百年的历史中显而易见,就等我们打开那扇尘封的大门。
为何“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我们往上追溯这个约定的来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在姬发建立周朝之后,经过周公改革建立出来一套完整的周礼,从此以后,所有诸侯都需要按照周礼严格要求自己,不敢有丝毫逾越。
周礼在最早的时候就已经规定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在当时属于一种战争礼节,按照规定来看,不仅不能斩杀来使,还要好酒好肉招待来使方可,就算交战双方有再大的仇恨,也不能违反这个规定。
在春秋战国初期,大家碍于周天子的权威以及周礼的限制,大多都还是比较遵守这种礼节的,也就是这段时间的遵守,让大家逐渐产生一种固定的礼节,并且一直遵守下去,就算是后来礼崩乐坏,进入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经常开战,但是这个约定成俗的规矩依旧保持。
后来这个规矩基本上已经不需要什么明文规定,大家也能够自觉遵守了,换言之这个战争礼节,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文化被传承了下来,并且得到大家认可,后来很少有人违反规矩,一旦违反,一般都会遭受相应损失。为何大家都愿意遵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个规矩呢?实际上这关系到两个交战国家的根本利益,我们都知道,战争的本质其实还是争夺利益,既然是为了争夺利益,自然需要留给自己一条后路方可。刚好两个国家之间的“来使”就是促进两国之间沟通交流的最佳桥梁,在通讯严重不方便的古代,来使也就是两个国家谈判或者传递各自要求的重要信使,要是没有了来使,两个国家之间就无法进行交流沟通,盲目作战只会增加双方的损失,毕竟任何一场战争都需要消耗大量财力物力以及人力,只要多打一场无意义的战争,就会平白无故损失很多东西。
来使代表着双方之间的利益谈判,同时也代表着两个国家的后路,一旦斩了来使,就会让两个国家彻底失去联系,并且陷入仇杀阶段,这样一来,就算后来迫于局势想要和谈,也根本没有任何机会了,毕竟后路已经被堵死,断了后路之后,你还想继续谈判或者什么,那就是完全不可能的了,在这种时候,一个国家面临的轻则死伤惨重,重则直接灭国,想必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斩了来使又会如何说了这么多来使的作用和大家不斩来使的原因,也许有人还是比较好奇,要是有的国家就是不听指挥,偏偏不按照约定办事,强行将来使斩杀又会如何呢?下边我就结合历史上的一些事件来分析一番。
我们结合历史,会发现强行斩杀来使,其实也并非全是坏处,在有些极端情况下,斩杀来使也有一定的好处,所以下边我将分别从斩杀来使的负面影响以及正面影响两方面来结合历史详谈一下。
先从负面影响来说,在斩杀来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两个国家之间的实力进行划分,因为强国斩杀弱国来使和弱国斩杀强国来使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要是强国斩杀弱国来使,则可能导致强国遭受国际舆论,被其余国家所孤立,这样的情况可能给强国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比如有些国家无法接受强国行为而支援弱国,就可能导致强国实力变弱,而弱国实力变强,比如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三家分晋时期,当晋国被四个大家族占据之后,智氏的实力是最强的,他在攻打赵氏的过程中,最开始自己也是占据足够优势,但是就因为他滥杀无辜,引起魏氏以及韩氏的恐惧,最终两家倒戈联合赵氏攻打智氏,促使智氏从开始的强大一方变成弱势一方,最终直接被魏、赵、韩三方联合灭掉。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有趣,虽然说你是强国,可要是你不遵守规矩,就可能不得人心,造成不好的国际舆论,一旦其余人都不愿意支持你而是支持你的对手后,你的悲剧也就到来了。强国斩杀弱国来使尚且如此,要是两个国家势均力敌或者是弱国斩杀强国来使,那情况就更加糟糕了。
历史上曾经有过十分深刻的例子,比如在南宋末期,天下一片混乱,蒙古帝国逐渐崛起,成吉思汗对周围的金国以及南宋都虎视眈眈,就在成吉思汗与金国作战期间,花剌子模搞出一系列斩杀来使的事情,彻底引起成吉思汗不满,直接将金国的战事交给木华黎,自己率领十几万大军直逼花剌子模。
花剌子模本身也是一个人口数百万的大国家,可是在成吉思汗面前,他们就是实打实的小弟了,成吉思汗仅仅率领十几万军队前往,硬是活生生把花剌子模整个国家给灭了,你看这就是弱国斩杀强国来使的下场,灭国都是轻的,成吉思汗当时杀了花剌子模太多人,可想而知斩杀来使不可为啊。
正因为斩杀来使后果十分严重,所以我们会发现在汉朝时期,匈奴就算将苏武抓住,但是也不敢将其杀掉,因为当时汉朝已经灭了好几个斩杀汉朝来使的国家了,匈奴看到那么多活生生的例子,断然是不敢轻举妄动的,这也是苏武能够在匈奴十九年依旧活着的最本质原因,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就算你已经身陷危险之中,依旧可以有恃无恐。
说完负面影响之后,我们再来讲一讲正面影响。虽然说两国交战,不能斩杀来使,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并非不可以斩杀来使,比如当年耿恭攻打匈奴,结果被围困在疏勒城之中的时候,匈奴专门派了使者去劝降耿恭,在那种绝境之下,耿恭身边的战士早已有所动摇,可是耿恭不由分说,直接将来使斩杀。
耿恭这样做并非是不遵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约定,而是当时他们已经处于绝境之中,想要存活下来,唯一的办法就是殊死一战,而殊死一战的前提就是必须断了战士们的后路,因此耿恭直接斩杀了匈奴来使,彻底断了大家后路,战士们只有舍命拼搏,激发出身上的无限潜力。
就是靠着耿恭此举,战士们身上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发掘,打得匈奴都害怕,耿恭一群人得以存活在疏勒城,等到汉朝大军的支援,创造了“十三壮士归玉门”的千古佳话,要是当时耿恭没有斩杀来使断了战士们的后路,也许结局就会有所不同了。
结语随着历史不断发展,大家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人权的重要性,到了近代之后,产生了《日内瓦公约》,上边已经明确规定不能杀害双方的谈判人员,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种举动不仅仅是一种人权的体现,也是对每个国家的尊重,但凡有人违反,必然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