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属于什么朝代看看这些东周列国关

春秋和战国,在历史上都属于东周时期。是史学家对东周不同阶段的概括性区分。

东周之前,是西周。西周以周武王灭商为起点(公元前年),以周幽王被亡国为终点(公元前年),历经十二位周王,年。

西周的亡国在历史上留给后人的关键词是:褒姒、烽火戏诸侯。引申词义:狼来了。

东周以周平王(幽王之子)迁都洛邑为标志(公元前年),以周赧王病死(公元前年),西周国为秦国所灭为终点,历经二十五位周王,年。

东周亡国的关键词:债台高筑

东周存在的年,被后世史学家分成了两个阶段,曰春秋,曰战国。

春秋指的是东周的前半段,前年-前年,计年。关于春秋时期终止年份的划分,史料有不同的说法,差异有几十年。公元前年的说法相对容易理解,因为次年是周元王元年。“三家分晋”的节点划分虽也很有道理(前年),却不如以周王朝纪年计算来得简单。实际历史上并无春秋战国这样的定义,它们只是因史学家著述的需要而产生。

春秋之名,来自于鲁国史官的记史方式:按季节分大类。这个网络上有很多相关介绍,这里不再重复。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名字看起来很有诗意,这是中国文字的魅力。如果翻译成直观的表达,就成了另一种不同的感觉,例如:三月和九月、春天秋天、一季度三季度等。

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形成的诸侯国有许多个,主要的有齐、晋、宋、陈、郑、卫、鲁、曹、楚、秦、吴、越、燕等。

春秋五霸是历史留给后人的代表性元素: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当然这个版本的五霸并不是绝对的,这里采取的是儒家代表孔子孟子圈定的五位国君。

齐恒公是姜子牙的后人,公子小白说的就是他。春秋时期中原第一位霸主。与他有关的关键词有:老马识途、一鼓作气、风马牛不相及等。

晋文公就是大名鼎鼎的重耳。晋国第二十二代国君。春秋时期第二位霸主。他留给笔者的印象,是为数不多的、怼了收留过他的恩人楚国(城濮大战,限制楚国向北扩张),不但没被后人诟病,反而留下了不错名声的人。关键词:退避三舍。

秦穆公是与晋文公同时期的人。他的历史上的名气,主要是向西扩张“称霸西戎”。还有就是与晋国的关系,恩怨情仇,夹缠不清。关键词:秦晋之好、厉兵秣马。

楚庄王时期,楚国国力处于强盛阶段。公元前年,在楚庄王的率领下,楚军战胜了当时强大的晋国军队,成为中原又一霸主。楚庄王也成了历史上第一个非要问一问周王的鼎有多重的诸侯国君。关键词:问鼎中原、一鸣惊人。

宋襄公,位列霸主最为勉强的一个。严格说来,他在位的十四年时间里,宋国并不算强大。但由于襄公一直追求称霸,于是名义上就成了五霸之一。他比较有个性的方面是:既要称霸,又要讲客气。关键词:宋襄之仁(贬义词)。

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年(周元王元年),也是《史记》中《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秦统一六国(公元前年),共年。

战国,顾名思义,是打仗的国家。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处于战争状态,于是,当时的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后来东汉刘向编著的《战国策》,把战国正式用作上述历史时期的名称,沿用至今。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这七个诸侯国,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常常处于混战状态。总体来说,分为几个阶段:

初期,七国多致力于整顿内务,励精图治。关键词:变法;

中期,各国为了保住生存、扩大影响,相互之间算计、战争,连年混战。关键词:合纵连横、朝秦暮楚;

后期:秦国异军突起。秦昭襄王任用范雎为相,破解了其他各国的联合,在军事与综合国力上,成长为当时的第一强国,为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关键词:远交近攻;

末期,是秦王嬴政的高光时期。在大将王翦、王贲的全力帮助下,按照韩、赵、燕、魏、楚、齐的次序,在十年的时间里,灭了六个诸侯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关键词:天下一统。

以上就是关于春秋战国的简单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一搜关键词,了解更多东周时期的各种故事。

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