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春秋历史的朋友们应该发现,春秋时期的很多历史人物(特别是地位较高、知名度较高的历史人物)在史书里都是“生卒年不详”,比如老子。有些历史人物虽然有生卒年的记载,但却存在争议,比如晋文公、百里奚。那么很多春秋历史人物为什么都是“生卒年不详”呢?
因为生产技术的落后,所以春秋时期的文书以竹简和青铜器铭文为主。竹简和青铜器铭文的共同特点是成本很高,导致春秋时期的文书是典型的惜墨如金,史书也不例外。再加上春秋时的诸侯并立,各诸侯国的史官自然主要记载本国历史和历史人物,而非其他诸侯的历史。
当然本国的史官也记载其他诸侯的历史,但有两个特点:第一是距离本国较近,比如鲁国史官记载了很多齐国的历史;第二是意义重大,比如决定天下局势的“城濮之战”。但这种记载往往是只记载历史事件,而不记载历史人物的生平,就更不要说生卒年这种个人性信息了。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动乱、秦始皇“焚书”和项羽造成的文化浩劫,春秋时期的各诸侯国史书几乎都失传了。只有鲁国的史书因为孔子的整理而成为儒家“五经”之一的《春秋经》,这才保存至今。正因如此,我们如今能看到的春秋史书(如《左传》)都是以鲁国为主视角的。
正因为现存的春秋史书(如《左传》)是以鲁国为主视角的,所以鲁国以外的历史人物的生卒年和生平在史书中就缺乏记载了。这就导致春秋时期的很多历史人物在史书里都是“生卒年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