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夫到书法,都市人文武兼修写春秋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杨静通讯员李文瑶—————————————————————打打拳,练练书法,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如今,越来越多都市人爱上了这种动静结合、文武兼修的生活。“酒少喝为妙,字多写为好。春节期间我没有给自己放假,有空就练拳、写字。”郭军勇是海宁市武术协会主席,系国家武术一级裁判员、浙江省传统武术一级教练,从小喜欢武术,年起创办了海宁市好旺角武术健身馆。11岁那年,得到消息毕业于南京中央国术馆的武术大师阮奉天就在长安镇,马上托人去拜见他,并千方百计成为了其徒弟。那以后,郭军勇每天早上5点半前准时练武,到6点50分结束,连续十年,风雨无阻。二十多岁时,为了学习更多的武术精髓,郭军勇游历各方寻找武学大师。在恩师阮奉天的推荐下,他先后求教了多名武术名家,十几年如一日,孜孜不倦。40多年来,武术已经成为郭军勇生活的一部分,“小时候看了很多武侠小说,还有武侠电影,尤其是电影《少林寺》,那时候觉得功夫好神奇。后来,强身健体是基本的,增强自信心、塑造性格才是最重要的。要想练成武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辈子的事情。”郭军勇说,通过习武磨炼之后的性格,工作上的困难,生活中的坎坷,自己都不怕了。武术与书法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文武之道,异曲同工。郭军勇这些年对于书法也很钟情。向当地书法前辈讨教,到中国美院研修充电,坚持不懈,曾多次获得市内外书法赛奖项,“有些人以为我只是打打杀杀,估计我没读过什么书,看到我写书法很惊讶。武术和书法有相通之处,我一直在探索中。”去年,浙江省武术协会在协会内成立了一个书画社。社团一成立,社员就达五六十人,而且多半都有书画基础。这群在外舞刀弄枪的武林中人,拿起纸笔也毫不含糊,下笔有神,飞龙舞凤。“书画和传统武术在习练心境、文化底蕴方面都有相通的地方。”活动部部长、习武几十年的老拳师张国良告诉钱报记者。有武学基础的人,拿起笔墨后能较快进入状态。“像健身气功、太极都能起到平心静气、调理呼吸、去除杂念的作用,所以有时候我准备写字了,会先来上一段,调整好了再去拿笔。”同时,张国良还发现,手脚功夫厉害的人握毛笔也特别稳,手上力量到了,下笔更苍劲。所以书画和武术看起来是一动一静,实际却是相辅相成,“两者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习武之人往往学了其中一样后,对另一样也会有所欣赏倾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