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冬至到底有什么讲究,什么风俗

北京治扁平疣的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604573.html

这几天,无论是网上还是线下,很多人都在讨论圣诞节的问题,商家也在花花绿绿地布置,想在圣诞节这天多些销售,多赚些钱。

其实,我不说估计也很多都知道,圣诞节是外国人的节日,而冬至却是咱们自己的节日,可不能忘了。

有句话说,冬至大如年。

是说在传统文化里,冬至这天有着仅次于过年的重要性,和在风俗上的讲究。

相传在殷周时期,人们以冬至的前一天作为一年的终点,后面的日子则以冬至这天为开端。所以,很多人认为所谓“冬至大如年”就来源于此。

那时候,人们讲究在这一天与家人团聚、祭祀祖先、互道祝福等等。

在科学上,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所以冬至这天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古代有"阴极之至,阳气始生"之说,所以冬至是养生好时机。

所以很多古籍上都有对冬至的记载,比如六朝《三辅黄图》说:“阴阳之别,以日冬至祀天,夏至祀后土。”清康熙《新会县志》记:“冬至祭始祖以下至于祖祢。”“祭礼,春秋祭于祠,其仪盛;冬至亦祭,其仪简。”说冬至这天有隆重的祭祀仪式;

《后汉书》中写:“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是说冬至是有假期的;

清代文人徐士宏也有诗写:相传冬至大如年,贺节纷纷衣帽鲜。

周朝时,人们把冬至视为“岁首”,即一年之始;汉代被列为令节;唐宋时与“岁首”并重,五代、宋元称为“亚岁”,即仅次于“年”。

到了南宋时,还曾有过“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这天人们会互送礼物;明代时人们把冬至称为亚岁、冬节、大冬,被视为重要的大节日,皇帝会在这天举行祭天、贺冬,送寒衣等。

明万历《新会县志》中有“冬至煮围炉以祀”的说法,也鉴于历史渊源和顺应民心考虑,辛亥革命之后,政府曾将冬至日定为“冬节”。

三哥觉得,说冬至大如年,一是说冬至这个节日在古代是24节气的开端,二是说冬至也要和年一样举行祭祀等活动。

说了古代人眼里的冬至,咱们再来聊聊冬至这天有什么风俗和讲究:

首先是吃的习俗方面,冬至这天一直有“北人吃饺子,南人吃汤圆。”的说法。相传冬至吃饺子的说法起源于明医张仲景。

说张仲景看到百姓在冬天饥寒交迫,耳朵多有冻伤,加上冬天伤寒横行,百姓们的生活很是可怜。

见此情景,张仲景简直是寝食难安,就在把一些治伤寒、防冻的草药放进食材里,再用面片包裹,在锅里煮熟,因为煮出来的食物看起来很像耳朵,所以起名“袪寒娇耳汤”。

在冬至这天在大街上架起医棚,支起大锅,向穷苦人舍药治伤。

后来人们为了感谢和纪念神医,就把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传了下来。更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所以冬至这天,北方很多家庭都会有道统一的美食,就是饺子,像大年三十一样。人们会把肉和蔬菜切碎,和上美味的调料,再用各色的面皮包成饺子,一家人热腾腾地围着吃。

在南方,素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是说在冬至这天都要吃用糯米粉,和各类甘甜馅料包成的汤圆,图个一家人团圆美满,甜甜美美。

其次是行为习俗方面,冬至的属性里有团圆的意味。所以在外面的人都要赶回家里,和家人一起吃饺子、汤圆过节。在这一天外出的媳妇也要返回婆家,否则就会被认为目无祖先,不会再受到祖先的护佑。

在一些地方冬至这天还有“浇奠”的习俗,在全家人都到齐之后饺子下锅,第一碗饺子要盛单数个,多些汤水,然后用筷子沾水在家里滴一下,同时口中敬叫祖先过节。

除了团圆、浇奠之外,冬至这天民间还有赠送鞋子的习俗。《中华古今》中说“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是说晚辈要做鞋子给长辈。

据说,曹植也曾在冬至这天给父亲曹操送上了七双精致的鞋子和若干罗袜,并附上《冬至献袜履表》,以表达自己对父亲的关爱。

并在《冬至献袜履表》中写:“亚岁迎祥,履长纳庆。”

在唐代小说《酉阳杂俎》中也有这么一句:“北朝妇人常以冬至日进履袜及靴。”慢慢地,在很多地方也演变为媳妇在冬至前后要买鞋袜人公婆的习俗。

冬至大如年,大家再忙也要记得回家,或者给家里打个电话,如果能陪就多陪伴,如果不能陪伴,一定要让家人知道我们的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