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为什么从鲁隐公开始因为鲁隐公的人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http://www.yunweituan.com/

隐公的父亲鲁惠公娶宋国公室女为夫人,称“孟子”。《左传》称“孟子”为惠公元妃,也就是正妻。按照春秋时代的礼法,诸侯始娶(首次大婚),例以同姓之国侄女或妹随嫁,称为“媵”。

古代的媵妾,一般是跟随正妻一同嫁到夫家的女子,规格较高的是亲姐妹同嫁;规格次之的是一个身份较高的女子偕同一个或几个宗族女子同嫁;规格再次之的便是侍女陪嫁。这样嫁过去的前者就是妻,后者便是媵妾了。

为什么古代中国会产生这种“媵妾”陪嫁的制度,事实上是与当时国家之间、宗族之间的利益平衡密切相关。从政治角度讲,这种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嫁女一方的利益。假如作为正妻的女子死去,或者没有生育,那么媵妾便取代她的位置,以媵妾和娘家的密切关系,依然可以保证娘家的利益。因此,媵妾的地位要比一般妾的地位高,且有正式的名分,可以出席正式的礼仪场合等。

鲁惠公

鲁惠公大婚的时候,当时作为“孟子”的“媵妾”的便是“声子”。“声”是她的谥号,子是宋姓,为宋国公室支系的一位公主。

正妻“孟子”早卒,没有留下子嗣,作为“媵妾”的声子,便成为鲁惠公的“继室”。继室是相对于原配的概念,指续娶之妻。鲁隐公便是声子所生。

隐公,名息姑,或称子息。惠公在位时,称为公子息。公子息成年后,聘娶了宋武公的女儿仲子为妻。没想到仲子来到鲁国,惠公见其貌美,竟占为己有,将儿子的媳妇变成了自己的媳妇。

这件事情对公子息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原来迎娶的妻子仲子突然之间变成了自己的后妈,这剧情的反转,任何人也无法接受啊!后来仲子生下一个儿子,鲁惠公将之取名为子允。可能是出于对年轻的仲子的补偿——毕竟仲子原本是要嫁给年轻的子息的,如今却嫁给了年老的惠公,其内心必然是不情愿的。而且虽然声子和仲子都出自宋国公室,但是仲子是当时宋国国君宋武公的女儿,地位自然比声子高。

但是可能是鉴于颜面的问题——毕竟惠公这种“扒灰”的行为为人所耻,也不可能光明正大的册封仲子为夫人,出于对仲子的补偿,鲁惠公将仲子的地位提升至声子之上是可能的。

由于仲子和声子都属于“妾”,而且要注意的是,作为继室的声子,在法律地位上要比一般的妾地位要高。然而事实上,根据鲁惠公的安排,仲子成为了事实上的“准夫人”。

这种隐蔽的关系,鲁国人并不知晓。所以当鲁惠公临死的时候,并没有正式册立太子,而可能只是口头上传达了要子息暂行摄政,然后按照兄终弟及的方式传位给子允。

鲁惠公的这种安排事实上是一种他认为最为理想的,一方面弥补对子息的愧疚之情,另一方面也对仲子作出了补偿。

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惠公去世后,鲁国的大臣们会拥立子息为君——按照宗法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因为当时的子息和子允都不是嫡子。

从上面可知,鲁隐公之所以能登上国君之位,乃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并不是什么由于子允(后来的鲁桓公)年幼而代为摄政。

从后来的历史也可以看出,鲁隐公的国君身份,不管是鲁国,还是国际舆论,都承认这个事实。而且最重要的是,孔子编撰鲁国史书《春秋》便是从隐公开始的,可见,在孔子的心目中,隐公就是鲁国的国君之一,不存在代子允摄政的问题。

孔子删定《春秋》,将隐公列于卷首,实际上包含了孔子的“微言”。正如晋朝杜预在《春秋左传集解·春秋序》中评价:“隐公,让国之贤君也。”

孔子一生特别推崇具有让国美德的人,比如他就曾多次称赞泰伯,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而对于自己祖国的这位曾经要以“天下让”的隐公,其悲惨的命运,又怎么能不让孔子产生深深的同情呢!

司马迁后来在《史记》中将“吴太伯世家”和“伯夷叔齐列传”分别列入“世家”和“列传”的卷首,便是延续了孔子《春秋》的精神。

宋朝苏轼《鲁隐公论》:“隐公追先君之志而授国焉,可不谓仁乎?惜乎其不敏于智也。使隐公诛翚而让桓,虽夷、齐何以尚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4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