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我国独创的历法,现在已经申请了世界古文化遗产。可是,作为影响我们生活至深的二十四节气,却总让人好奇,因为有人说是伏羲发明了它,也有人认为是颛顼,还有人觉得应该是某个朝代,而不是单独的个人。
到底哪一个答案更接近真实呢?我们可以逐一来看看。那些认为是伏羲发明二十四节气的说法占了很大一部分人群,而且如果这个答案是正确的话,那这一历法距今天的时间也约有七千年左右了。
而人们之所以认为发明者是伏羲,那是因为早在《春秋内事》就有“伏羲氏建分八节以应天气”的说法。而且在《夏小正》这本古历书之前,也已经有了二十四节气历法,《夏小正》古历正是轩辕时代的产物,它距今已经有六千年。
后来,在《黄帝内经》《吕氏春秋·十二纪》这些书中,便看到了明显的节气记载。只不过,这些古籍中对于节气的记载并没有二十四节气这样全面,而是分别以侯、气、时、岁以及二分、二至、四立、雨水等节气的名称记载。
这也就是说,如果非要将二十四节气的发明人按在伏羲头上,明显有点牵强。或者说,哪怕是他第一个想到的节气划分历法,但却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二十四节气。因为一直到了汉朝时期,《淮南子·天文训》中才有了二十四节气的全名。
那些认为二十四节气发明人为颛顼的,也有一定的依据。首先,在《古微书》中说:“昔伏羲造八卦,作三画以象二十四气。”其次,颛顼这个人物就很特别,他为上古部落的五帝之一,为黄帝之孙。他当时废除了鸟官制,还建立了五官制,并根据当时的农业、生活创立了更实用的颛顼历法,将少昊的八卦历废除掉了。
但是,颛顼历法与我们今天的二十四节气历法并不一样,它以孟春为一年的开始,初一定为立春,每个月的长短也与今天不一样,据说12月是有36天的。但是,一年四季,一季三个节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是从这时开始的。
这也就是说,虽然颛顼的二十节气与现在的二十四节气时间不太一样,但却已经具备了二十四节气的现实。
如此我们就可以知道,伏羲与颛顼都不是今天二十四节气的实际发明人,他们只能算是这个历法的研究参与者。而且,真正的二十四节气确实找不到真正的发明人,因为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古人不断总结与摸索,最终制定出来的一套相当科学的农业生产、生活的历法。最早的时间可推至夏朝,也就是距离现在三四千年的时代。
可以理解,当时在商朝的时候,古籍记载只有四个节气,这显然距离今天的二十四节气非常远。到了周朝,节气的个数多出一倍,变成了八个。后来,在秦汉时代二十四节气才真正变得全面,而汉朝则又将其写入了历法。如果要真的按发明时代,那汉代才是二十四节气的确立时代。
不过,真正将二十四节气订进历法,并明确其节气的天文位置的人是一个叫邓平的人,当时他与同事们制定了《太初历》,二十四节气正式成为历法的一部分。当时,正是公元年,他根据北斗的运行和二十八星宿的配合,就组成了这个历法以及当时的天象体系。
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独创的历法,它自身有着非常严格的科学意味,因为每一个字都是一个节气的严肃总结。而它之所以被称为节气,那是因为古人将每个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比如正月节为立春。每个月的第二个节气则被称为“气”,这就是一个月两个节、气的说法了,一年十二个月,刚好二十个节气。
再看看每个节气的含义,也是非常严肃且精炼的。一年四季分别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来表示,被称为“四立”。而夏天、冬天则被称为“二至”,即夏至、冬至,这是一个季节的极致。春天与秋天又被合称为“二分”,它是一个季节的分界点,从春分开始,就变成了昼长夜短的模式,而从秋分开始,则变成了夜长昼短的模式。
剩下的节气也各有意义,雨水意味着雨量增加,这是一年当中降水的开始。惊蛰又特别形象,春雷将蛰伏于地下的动物惊醒。清明即为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空气清明之意,从这个时候开始,天气慢慢变暖了。谷雨是比雨水更进一层的意思,人类作物在雨水的滋润下得到有利生长。
小满、芒种,表示着农作物在夏天开始逐渐变得成熟,通常小满代表了籽粒作物,小满的时候代表着成熟度还不足。而芒种是有芒作物的成熟期,比如小麦。当小麦成熟之后,夏种便又开始了,这是新的季节延续。
暑相连,是小暑、大暑和处暑,这是一年当中最热的季节,但它们有着层次的分别,小暑欲热未热,大暑最热,处暑则是炎热即将结束的开始。
白露、寒露、霜降,又是一个不同天气的转换,气温下降出现露水,气温更低则有了冷意,至霜降便是天气真正开始凉了,霜出现了。
后面便会是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如果说霜降为秋天的结束,那小雪就是冬天的开始。小雪、大雪只是下雪的程度,如同小寒、大寒,它就是天气寒冷的程度。
看看,简单的二十四个节气,它不但起源与确立过程复杂,其内涵也极有深意。作为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历史上光荣的一幕。只不过现在与过去的时节出现了一些不同,农作物的成长也完全脱离的季节的约束,不知道在遥远的若干年后,这二十四节气是不是还用得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