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孔子写的书,这3个人分别写3本书注

诗经女孩小时候背《三字经》,有这样一句话:“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榖梁。”当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长大了才明白原来是春秋三传。那么,这春秋三传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和《春秋》又有什么关系呢?诗经女孩带你一起来看。

1、《春秋》三传指什么?

《春秋》三传指的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又作谷梁传)的合称。古代“传”意思是解读别的书,《春秋三传》就是给《春秋》写的传。那么,这三本书究竟讲了哪些内容呢?

2、《春秋》三传的内容

第一:《春秋左氏传》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到西汉班固时才改称《春秋左氏传》。这本书也是目前我们耳熟能详,引用最多的一本书。《左传》的作者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

《左传》全书共60卷,按照鲁国君主的次序,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十四年间春秋霸主递嬗的历史,保存了许多当时社会文化、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珍贵史料,里面的观念接近于儒家,并强调等级和宗法伦理,非常重视长幼尊卑之分。例如《曹刿论战》、《郑伯克段于鄢》、《烛之武退秦师》等,让我们很好地了解了春秋历史。所以梁启超说它是“商周以来世界之革命”。

第二:《春秋公羊传》

这个公羊可不是只公羊,而是作者的姓。据说是公羊高撰写。

公羊高是谁?相传他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国人。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子都)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

其起讫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像我们耳熟能详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风马牛不相及。”等句子都出自《公羊传》,它也是儒家的经典读物之一。

第三:《春秋穀梁传》

《春秋穀梁传》也是儒家经典之一。传说孔子的弟子子夏将这部书的内容口头传给榖梁俶(亦名榖梁赤,字元始),榖梁赤将它写成书记录下来,但实际上这部书的口头传说虽然早已有了,但其成书时间是在西汉。

《榖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3、《春秋》三传和《春秋》的关系

《春秋》是孔老夫子所作的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传说孔子写《春秋》的目的就是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惩恶扬善,拨乱反正。为达到这个目的,孔子在写作时非常讲究遣词造句,这就造成了后人看不懂呀,看不懂所以得有人解释呀。就跟#诗经#有关的解释著作有《毛诗笺》一样;《春秋》的解释著作最出名的就是这3部了。

由上可见,《春秋》三传其实是《春秋》的注解和说明,对于《春秋》做了全面解读和深入剖析,可以让人更好地了解《春秋》的内容。

不同的是,《春秋左氏传》主要说明《春秋》中人物事件的史实或者未曾提及的内容;而《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则是注重解义,基本都是以问答的形式,层层解释,阐发经义。

4、《春秋》三传的意义

《春秋》三传对于后世影响巨大。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了刘邦建立汉朝以后,出现了书荒与学术之荒,汉代人几乎没有思想理论可以依据。但也正因如此,给了其他先秦诸家的衍生学说,腾出了极大的发挥空间。

《春秋三传》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为汉代大儒统一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到了后面汉代董仲舒提出了独尊儒术的思想,其实本质上就是《春秋》三传的影响,再往后看封建社会思想体系的建立,其实也是《春秋》三传提供了萌芽的土壤。所以《春秋》三传对我们后世影响是巨大的。

那么问题来了,你们看过《春秋》三传吗?可以评论区留言给诗经女孩,咱们一起交流讨论。

左传译注(春秋)左丘明著,王珑燕译注上海三联书店京东¥28.29购买已下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