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中的楚庄王,有多优秀,为何能称

说起春秋五霸,只要学过历史,就不会陌生,他们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有没有一种感觉,楚庄王就像混进“春秋五霸”里的一个赝品一样,又有点“鹤”立鸡群的意思,人家都是“公”(虽然,实际上只有一个宋襄公是公爵),就他是“王”,非常突兀。

但是,有件事我们得知道,在那个时代,“王”这个称号,不是谁都可以叫的,是周天子独家专用的名称。

怎么回事,楚庄王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

对于这个问题,在百家讲坛讲课的学者傅小凡说:楚国和周王室分庭抗礼,自封为王的。

没错,不仅楚庄王的“王”是没有受到周王室同意的,他的祖宗五代都没把周天子放到眼里,都是自封为“王”的。

一句话:人家是祖传的“王”,不仅是楚庄王一个人!

楚国国君的“王”的取得,到底有着怎样百转千折的历史?

楚庄王混到春秋五霸当中,到底有多优秀?

1、楚国国君如何自封为“王”的?

楚国的有记载的祖先,就是鬻熊(YùXióng)。

这人是个硬茬,会玩火,玩得炉火纯青,没有他玩不转的“火”。

一个技术玩得非常玄乎的人才,在民众眼中,就成了“半人半神”般的存在了。

拥有出色的技术,那就得跟随优秀的帝王,正所谓“习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这是万年以来颠破不破的真理。

但是,鬻熊(YùXióng)没有成为商朝的肱股之臣,主要是商朝廷人才太多。因此,老熊蹉跎半生,一事无成。

在商朝晚期,鬻熊(YùXióng)遇到了这么一个重要的选择,是做众多保王党(支持商朝)中的普通一员,还是帮助新崛起的势力?

这个选择不好做,搞不好,就会被商王切掉脑袋。可是,自己在商朝没什么影响力,混起来也很难啊!

最后,这位熊氏的祖先选择了投奔周文王,做了一个远古巫师(祭祀时的持火人)。要知道,这老人家投奔周文王的时候,已经年龄不小了,周文王还挺年轻。

说明什么?老爷子好像能掐会算啊!

熊家运气不错,后来的西周灭了商,前途光明了起来,但鬻熊(YùXióng)也在周朝建国前挂了。

周朝建立了,周武王开始分封诸侯,熊家自然应该得到一个封号。

此时,鬻熊(YùXióng)的曾孙熊绎正是熊家的“掌门人”,但很可惜,周武王封了71个诸侯国,熊家只封了一个子爵(公、侯、伯、子、男),封地荆楚,是倒数第二等的诸侯国,而且是周朝的边缘地带。

这让熊家人气不过。但是,胳膊拗不过大腿,认命吧!

于是乎,芈姓熊家诸人,一路来到了楚地(如今的湖北)。

熊家人还是很努力,虽然封到了所谓的“南蛮之地”,但没有气馁,他们不断向南扩展,土地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

而且,他们也开始对周边蚕食了。

这怎么得了?

于是,周昭王(周武王的曾孙)进行南征,讨伐楚国等三个小国家。周昭王仿佛征伐有瘾,征伐三次,第三次挂了,因此有了著名的那句话:昭王南征而不返。

也有人说周昭王就是和楚国干仗失败而死的。

总之,周王室和楚国的矛盾是更大了。

楚国渐渐变大了,爵位还是“子爵”,周天子没有提升爵位,这和楚国的体量完全不符。

这就像一个优秀的员工,能力非常不错,你却不给他晋升的机会,你这老板是不是有问题?

老板问题太大,优秀的员工会怎么样?

单干。

到了楚国第六代国君熊渠的时候,情况变了,此人文武双全,对周边影响力很大,很有威望。那一代的周天子,依然对楚国区别对待,还是那个“子爵”。

于是,熊渠雷霆一怒,老子不当周朝的诸侯了!

因此,熊渠将三个儿子封为了三个王,分别是:封大儿子熊康为句亶王(今湖北荆州一带),封二儿子熊红为鄂王,封小儿子熊执疵为越章王(应在今湖北荆州和鄂州之间)。

这在当时是个相当大的新闻,可谓“石破天惊”,如果,诸侯国纷纷效仿,周天子该怎么办?

硬气几年,熊渠也渐渐老了,而周厉王也上台了,此人是有名的暴烈。

因此,熊渠仔细端详了自己的儿子们,感觉扛不住周厉王的怒火,因此,熊渠在去世前,昭告天下,将三个儿子的“王”号取消了。

这啥意思?

周厉王,你牛!我老熊认怂,我儿子们也认怂,不要进攻啊!

如此,楚国第一次自封为王的时代结束了。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很多年后,大概在公元前年,楚国又有一个牛人出生了,这是有名的熊通,和那个祖先熊渠隔了10个楚国国君。此时,已经是东周了。

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此时,正是春秋的开始阶段。

熊通长大后,也是能力超群,渐渐地不可一世,将周天子不放到眼里了。

公元前年,楚国国君熊通发招了:周天子,将我的爵位升个级可好?我还是子爵啊!这很不合理!

东周第二代周桓王,能力不强,拒绝熊通的速度倒是很快。

这下熊通彻底气坏了,老子不陪着玩了,就此,自封“楚王”。

后人称其为“楚武王”。

从此以后,历代楚国国君,都是直接称王,直到楚国被灭都是如此。

到楚庄王时,已经是第六代楚王了。

那么,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到底有多牛?

2、楚庄王有多牛?为何能称霸那个时代?

你知道“一鸣惊人”的成语吗?这说的就是楚庄王。

熊旅在20岁当了楚王后,国内有些混乱,晋国虎视眈眈,并进攻楚国的附庸国蔡国,而且楚国发生了饥荒。但是,楚庄王却对这些事视而不见。

很多人以为楚庄王就是个昏君,文武大臣都对楚庄王完全失望。

于是有了这么一段著名的话:

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正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

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啥意思?大臣暗示楚庄王:有个鸟,三年都不展翅,不飞也不鸣,这是为什么呢?

大臣的意思是,你楚庄王,三年了,啥事不干,啥意思啊!

楚庄王的回答是:三年不展翅,是因为羽毛不丰满,要长羽毛。不飞不叫,是观察情况。但是,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果然,当大夫苏从死谏时,楚庄王笑了,握住苏从的手说道:您说的是实情啊!我们该行动了。

楚庄王将内部的混乱,三下五除二收拾利索,整顿吏治,进行改革。如此,国内很快趋于稳定。

接下来,楚庄王的时代开始了,他的雄图霸业开始了。

第一步:在公元前年,将从楚国麾下叛变过去的庸国,一顿收拾,教会了他们如何做人,重新将庸国土地收为己有,庸国的国民再次成为了楚国治下的百姓。

这就是先收拾了叛徒。

第二步:在公元前年,楚国将郑国拉入了自己的阵营,结盟了。如此,形成了楚、郑两国对晋、宋两国的局面。

不得不说,那时的郑国,战斗力不是盖的,在公元前年对宋国一顿练,宋国大败。

后来的事实说明,郑国虽有战力,但大佬晋国来了后,还是被打服了,被迫和晋国签订了盟约。

楚庄王一看,这事不成,自己必须亲自出手了。

第三步:楚庄王在公元前年直接出动了,而且不是向着晋国去的,直接去找了最大的BOSS周天子,大军压境,周天子差点吓尿。

后来,楚庄王分析齐国、秦国、晋国都实力不弱,暂时还是采取各个击破吧,“擒贼先擒王”的套路放一边去。

第四步:在公元前年起,和晋国打了一仗。出乎意料,没打过。

接着楚国变换思路,开始收拾晋国的党羽郑国和宋国。

没有意外,郑国和宋国都被打服,成了楚国的盟友了。

第五步,在公元前年,楚庄王联合了齐国,将晋国彻底打翻在地。

一刹那,安静了,新的霸王诞生了,他就是楚庄王,那是他的时代了,以前的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们已经不在了,只有他楚庄王了。

大业完成了,楚庄王仿佛也累了,他在称霸不久后,一命呜呼,年仅42岁,可谓是英年早逝。

楚庄王虽然跟随前面霸王们的脚步,一路西去了,但他的霸业成了楚国历史上最为灿烂的一笔,也为楚国成为一个大国奠定了绝对的基础。

公元前年,楚国被秦国所灭。

楚国终于走完了最后的旅程,只是,曾经的叛逆,曾经的放荡不羁,曾经的熊渠、熊通和楚庄王等人建立的灿烂历史,成为了楚人们津津乐道且自豪不已的话题。

厉害,楚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