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讲了十大刺客里的荆轲,作为最有名的刺客,他更是留下了传颂至今的千古名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本期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十大刺客里,最成功的刺客—曹沫。
对于刺客曹沫来说,我们最熟悉的事迹就是他手持匕首登盟坛逼挟齐桓公。曹沫劫持齐桓公的情景,《史记》中有一段话记录:鲁庄公答应和齐桓公在柯地(今山东阳毅县一带)会见,订立盟约。而正当两人准备在盟坛上达成契约时,曹沫手持匕首冲出人群上盟坛劫持了齐桓公。此时,齐桓公左右的侍从及大臣没一个人敢动。问曹沫道“你要做什么?”曹沫说:“齐国如此强大,而鲁国弱小,可是你们强大的齐国太欺负我们鲁国了。现在我们鲁国都城的城墙倒下来都会压倒你们齐国的边境。您还是好好考虑一下该怎么做。”齐桓公听后答应归还鲁国被齐国所侵占的土地。齐桓公说完,曹沫便扔下匕首,头也不回地走下台去,面朝北坐在群臣中,脸色没有改变,说话还跟之前一样若无其事,好像刚刚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这哥们心得多大)
要知道齐国可是春秋时期的强国,拥有春秋霸主的地位。在当时与齐国的对比之下,鲁国只不过是弱小的诸侯国中的一员。曹沫作为鲁庄公身边的将军,为了自己国家不受齐国的霸凌,不惜以死卫国。作为刺客来说,曹沫劫持齐桓公无疑是最成功的,也是最高效的。既使得齐桓公归还了土地,也保证了自己全身而退。心思缜密,有勇有谋也体现一二。
刺客曹沫是否与“长勺之战”中的曹刿为同一人?前人早已分析出定论。从各方面史迹考察得知,“刀挟齐桓公”的曹沫与“一鼓作气”的曹刿就是同一个人。古代的读音与现在有差异,经常会见到同一个人被叫出好几种叫法。像我们所了解的大刺客荆轲,也被叫做“庆轲”。而曹沫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今山东省菏泽一带),具体的生卒年至今不详。后来也有叫他曹刿或曹翙的。(对于历史的这一疑点感兴趣的,可以去查阅下相关资料)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曹沫劫持齐桓公的整件事情,有多少是真的,又有多少是假的。
根据《春秋三传》记载描述,曹沫本人勇敢且有智谋。而当时的鲁庄公崇尚武力,喜欢往自己身边聚集勇士,因此曹沫得以在鲁庄公身边效力,并做了鲁庄公的统军将领。但曹沫在领军与齐国交战的过程中,有过三次战败的记录,致使鲁国割地求和。在签署和平盟约时,曹沫劫持齐桓公,逼迫齐桓公归还了土地。这样曹沫战败所失去的土地又回到了鲁国的版图。
柯地会盟这件事发生在鲁庄公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的年。《左传》中这样记载,“冬,盟于柯,始及齐平也。”简短的一句概括。而关于曹沫劫持齐桓公的事情,只字未提。试想一下,当时的齐国国势强盛,在齐桓公与管仲、鲍叔牙的治理下,一度成为春秋霸主。而齐桓公作为齐国君主更是威名在外,如果曹沫劫持齐桓公一事属实,如此轰动的事情,左丘明先生为何在其著作《左传》中只字未提,这一点非常可疑。
而《左传》中,关于《曹刿论战》有明确的记载,作为名篇也选入了我们中学时期的语文课本,可以说是影响很大。整个事件主要说的是齐国与鲁国的“长勺之战”,也就是后来我们熟悉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典故的由来。但太史公司马迁在自己的著作《史记》中并没有提到长勺之战,也没有关于曹刿论战的记载。这么经典的历史战争,却没有收编录入,也是很可疑的一点。
春秋三传其他两部传记《公羊传》及《谷梁传》中关于鲁国齐国的柯地会盟之事也有记载。在《公羊传·庄公十三年》中这样描述,曹子曰(这里的曹子指的就是曹沫或曹刿):“然则君请当其君,臣请当其臣。”庄公曰:“诺。”这句话很明确的表达出,曹刿献计鲁庄公,让他去对付齐桓公,自己对付齐国的大臣,而鲁庄公也同意了。说明劫持齐桓公的并不是曹刿本人,而是鲁庄公。《荀子·王制》中也有一句记录这一事实,“闵王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无它故焉,非其道而虑之以王也。”由此可见,劫持齐桓公一事却有发生,但对于真正劫持齐桓公的人是谁,我们是怀疑的。至于左丘明为什么没有在《左传》中记载柯地会盟时,鲁国劫持齐桓公一事,我们也是不得而知的。左丘明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也曾任鲁国史官,专门记录和讲述有关的古代历史及传说。曹沫同为鲁国人,如果柯地会盟,曹沫和鲁庄公一起劫持齐桓公的事迹属实,对于鲁国及历史来说也是一桩轰动的大事件,为什么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的左丘明先生却没有记载?
历史的长河之中,我们都是其中的一份子,有权去对古代的历史进行考证。关于左丘明先生的《左传》与太史公的《史记》中不同记录,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理解。
司马迁记录曹沫的事迹,收录在自己的《刺客列传》之中。是以主人公的英勇侠义事迹为主要背景进行记录,可以理解是为了凸显出不同人物在不同背景下的个体性格,宣扬他们或为政治目的,或为报答恩情的豪情壮义。即便是有情节上的夸张处理,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左丘明所处的春秋时期相对于太史公司马迁所处的西汉时期来说,距离这段历史更近。因此,笔者认为《左传》相比较于《史记》来说,有更高的可信度,对于历史的还原更为真实可靠。
无论如何,历史都已经发生,是对是错、是真是假,我们都无法亲身去验证。但是历史的演变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今天发生的事,你又怎知道他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被上演过?正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对于曹沫劫刺齐桓公,几分真?几分假?笔者的观点已经尽在文中阐述。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你对这段历史又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