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时期,为了表彰历代名将,设置了祭祀历代名将的武成王庙。这座武将庙宇以姜尚为主祭,张良配享庙宇,并且配有历代名将十人。这十个人分别为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
这十个人放在一起合称之为“武庙十哲”。唐玄宗配备武庙十哲的时候,还祭祀历代名将六十四人。这六十四人就包括周亚夫、卫青、霍去病等人。此三人都是西汉名将,卫青和霍去病更是武将的典范。三人都是赫赫有名的武将,却没有入选“武庙十哲”。
如果仅从功绩上看,卫青、霍去病、周亚夫等人并不弱诸葛亮、张良、司马穰苴等人。我个人觉得卫青和霍去病无论是战功还是胜率都要好于诸葛亮、张良、乐毅等人。仅从功绩和胜率来看的话,这三个人都有入选资格入选武庙十哲。
从武庙十哲的时间分布来看,春秋时代两人、战国时代(秦)三人、汉代两人、三国一人、唐朝两人。春秋战国时期入选的五人中,孙武是吴国将军、司马穰苴为齐国将军、白起为秦国将军、乐毅为燕国将军、吴起为魏国将军。
从武庙十哲的年代分布来看,除了两晋和南北朝之外,各个时期基本上都有所涉及。这个评选实际上也是顾及了各个时代,跟目前的一些排名或者评选有点类似。比如,大学和双一流大学评选,尽量让每个省至少有一到两所高校。有些学校仅凭实力,肯定无法入选,但是考虑到地域问题也能选上双一流。
唐朝人评选武庙十哲,自然会考虑本朝的利益,无论如何唐朝都会有人入选。最终唐朝的李靖和李勣入选。每个时代入选的人物基本上在两个以内。白起被归入到秦朝,所以战国也是两个人。汉代有两人入选已经算是定格入选。即使汉代名将众多,也要顾及一下其他时代。
通过分析武庙十哲,我们可能会发现入选十哲的硬标准并不一定是军功和战力。如果从战力和战功上来看,张良完全不足以入选武庙十哲。张良几乎没有任何战场军功,也没有什么领兵作战的经验。
没有军功、作战经验的张良竟然成为武庙十哲之首,由此可见入选的标准不是武功和战力,而是其他因素。武成王庙中不仅有武将十哲,还是六十四名将。入选六十四名将的重要标准是军功和战力,入选者个个都战功赫赫。当然也有个别例外,比如李广。
李广的军功和战力可能不足以入选六十四将,但他是李唐的祖先。无论是李唐统治者还是唐代文人,都非常推崇李广。综合考虑起来,李广入选六十四将也没有什么问题。六十四将基本上都名副其实。
六十四将入选的最主要标准是“将”,武庙十哲入选的最主要标准则是“哲”。“哲”有“智慧”的意思,不侧重于武功,更侧重思想。入选武庙十哲侧重的不是军功和战力,而是军事思想或者军事哲学。
军事思想或者军事哲学可以包括战略思想、战术思想、治军理念、军事谋略等。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武庙十哲都有自己的军事思想。张良号称是“谋圣”,军事谋略思想自然非常了得。刘邦用“运筹帷幄”四个字形容张良,可见张良扮演了大脑的角色。
张良确实没有具体的军功,却在下邑为刘邦谋划基本战略。韩信是下邑划谋的具体执行者。下邑划谋之后,刘邦明确了战略思想,给项羽来了个大包围。项羽在正面战场不断取得胜利,却逐渐失去了战略优势。
孙武自然不用多说,不仅军功赫赫,还留下传世的《孙子兵法》。《孙子兵法》的影响力自然不用多说。仅凭《孙子兵法》,孙武便可以入选武庙十哲。司马穰苴留下了传世的兵法《司马法》。吴起不仅军功赫赫,还留下了《吴起兵法》。
白起和韩信的军功和战力堪称是顶级。据传白起留下《白起兵法》,白起还创造了大兵团和歼灭战思想。韩信创造了大量经典战术,而且曾经和张良一起撰写兵书。据说韩信将自己的兵法思想,融合到了象棋之中。
诸葛亮虽然北伐失败,但是治军思想却非常了得,诸葛亮曾经留下《便宜十六策》。《便宜十六策》中包含了大量治军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李靖和李勣也都一定军事思想,即使没有,也可以入选。
周亚夫、卫青、霍去病三人的军功和战力足够入选六十四将,军事思想却未必能够入选武庙十哲。三个人落选武庙十哲并不遗憾,他们的落选都不意外。如果非要说谁的落选更加意外,我觉得应该是霍去病。
霍去病的军事生涯时间较短,也没有留下什么传世的兵法。我觉得霍去病是一位战术大师,古代闪击战的创立者。霍去病依靠“闪击战术”打垮了匈奴,获得了极高的功绩和地位。
不过如果让唐朝人从三人中选择一个入选武庙十哲,最有可能入选的人应该是卫青。霍去病太过年轻,资历尚有欠缺。卫青为人稳重,有一定战术思想,是古人眼中的良将代表。考虑到乐毅可以入选武庙十哲,卫青也可以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