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大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因此整理儒家经典、注解儒家经典,为儒家经典的现代化阐释提供权威、典范、精粹的典籍文本,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奠基性工作和重要任务。
先秦时期是儒家经学文本的生成时代和经学体系的奠基阶段。孔子之前,《诗》《书》《易》《礼》《乐》《春秋》六艺,皆掌于官府,经孔子编定之后,以其文本教授,私学大昌,从此六艺由先王的政典逐渐变为学者传习的事业。可以说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之后,儒分为八,子夏序《诗》、传《易》、受《春秋》、作《丧服传》,贯通群经。其后儒门弟子代有相传,至战国时有孟子一派、荀卿一派,递相授受。《庄子·天运》说:“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说明儒家“六经”逐步固化为一个经典体系。这一时期,出现对六经的注释,除了师儒相传的章句之外,有传、有记、有说。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经说的繁荣时代。秦火之后,《乐》经失传。西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儒学,置五经博士,儒家学派尊崇的经典《易》《书》《诗》《礼》《春秋》五经,由学派经典上升为王朝治国经典。汉代经学虽有齐学鲁学之别、今文古文之争,众说频出,各具特色,但论其贡献,真正值得重视的是整理保存西汉以前的儒家经籍,并且对这些经籍作了深入的注释,因此这一时期经书文本出现了一系列新变,表现有四:一是刘向校书。经书及其早期传注原来多以篇卷单行,师儒所传,各家有别,至西汉刘向等整理编校,才有定本。二是马融因经作注,使经书文本由原来的经、注单行走向经、注合一。三是蔡邕主持刊刻《熹平石经》,这是经书文本刊石之始,也是统一经书文本的重要举措。《熹平石经》共刊《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七经,今有残石传世。四是郑玄遍注群经,融合今古文之学,使今古文文本走向统一,为后世经学文本的传承和经学注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魏晋时期,王弼退象数而言玄理、宗老庄以注《周易》,杜预废贾逵、服虔之注而解《春秋》,梅赜上伪古文《尚书》,皆属经学文本的又一变化。南北朝时期,北朝服古不改旧章,《左传》用服虔注,《尚书》《毛诗》《三礼》均用郑玄注。南朝承袭魏晋学风,《易》用王弼注,《尚书》用伪孔传,《左传》用杜预注,《毛诗》《三礼》用郑玄注,多以玄理谈经。值得重视的是,义疏之学兴起,兼释经注,广采众说,唐代《五经正义》实以此为基础。
隋唐两朝在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兴盛后,对南北朝时期造成的经书文本和经说的南北分歧,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统一,并在统一过程中大幅提升了经学的水平。这期间值得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