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阅史明心。本期为您继续解读《春秋》。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不是尽善尽美的,都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别人对一件事情的想法和行为,和自己不一样,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我们要做的不是想着去怨恨别人,而是要调整的自己的心态,内心的怨恨与愤怒丝毫不会对你产生帮助,相反因为这些负面情绪,很可能你还会作出错误的决定,那样就很容易吃大亏。
作为一个成熟的成年人,我们要学会尽量让自己的行为不受自己情绪的干扰和影响,客观的去分析一件事情的利弊,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宋国国君怨恨鲁隐公
当年,郑国攻打宋国的时候,宋国国君派使者告诉鲁国,想让鲁国出兵支援,宋国国君这一要求并不过分。
因为宋国和鲁国是同盟国,同盟国之间有相互支援的义务。但是由于宋国的使者耍小聪明,没有把战况如实向鲁隐公禀报。
鲁隐公一气之决定不管了,所以就没有派兵支援宋国,宋国为此在这次战役中吃了亏,宋国国君从此就记恨上鲁国了。
宋以入郛之役怨公,不告命。公怒,绝宋使。——《春秋左传》
其实这件事,要是讲道理的话,也不能完全怪鲁隐公,毕竟是宋国的使者撒谎在先,人家本打算帮你,你就如实汇报情况得了呗。非要耍个聪明,结果把人家惹火了。
现实生活中这种人大有人在,总是把别人当傻子,其实每个人都不傻,人家心里清楚,只不过嘴上不说不愿意把你拆穿罢了。
还有那么一批人,为别人做了点事情,就把自己付出说的很夸张,本来付出一分努力,为了向人家邀功卖好,到人家面前说自己付出了十分努力,你以为人家傻啊,人家求你办事比自己去办成本还高,人为什么要用你去办。
因为怨恨,所以冲动
隐公九年,郑国找宋国的茬,以宋国不朝见周天子为理由,要出兵讨伐宋国。宋国国君因为怨恨鲁隐公,作出了一个冲动的决定,那就是不向鲁国通知战情。
很多人会有疑问,不告诉也没啥大不了的吧?此言差矣,在春秋时期,如果两国是同盟国,必须要互相通报战情,互相支援,即便自己国君死了,也要互相通知,这是义务,不是说想告诉就告诉,不想告诉就可以不告诉的。
这就类似于现在联合国的很多条约,各个国家都要去遵守的,如果不通知就意味着你单方面解除同盟关系。就是这么的严重。
郑国要讨伐宋国,宋国不告诉鲁国这件事,就意味着宋国单方面和鲁国解除结盟关系。鲁隐公知道这件事的反应是大怒。并且决定以后和宋国断绝往来。
如果说只是简单地断绝往来,那无非就是少了一个朋友呗,但是人与人的关系就是这么的微妙,朋友关系断绝了,现实往往是他就会变成敌人。
秋,郑人以王命来告伐宋。 冬,公会齐侯于防,谋伐宋也。——《春秋左传》
这不,鲁国决定与宋国断绝关系,马上就加入到宋国的敌对方去了,隐公九年秋天,郑国开始攻打宋国了,鲁国没有保持中立,而是在冬天与齐国国君在防这个地方会面,决定研究共同攻打宋国,宋国这下子可倒霉了。
这个缺点不改就会吃大亏
宋国和鲁国这个历史事件,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我们正常人都会有情绪,现在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缺点,那就是遇到事情做决定会受自己情绪的影响。
尤其是负面情绪,最常见的就是怨恨和愤怒这两种情绪,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当你怨恨一个人,往往作出的决定就是损人不利己的,会很偏激。
就像宋国国君,他怨恨鲁隐公,就赌气不告诉鲁国战情,单方面解除结盟关系,结果人家鲁国变成了自己的敌人。
这何苦呢?宋国国君这么做,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但是他却这么做了,就是因为他被怨恨迷了心窍,怨恨同时就会伴随着愤怒,人只要一怒了,就不能正常理性分析事情了,最后结果就是吃了个大亏。
所以我们现在的人,平时就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