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是哪五霸其中一个惹人生疑

周武王干掉商纣王后,建立了周朝,历史进入西周时期。西周时代,周王大封诸侯。封到什么程度?据史料记载,西周初年有“八百诸侯”。这为之后的春秋战国群雄割据、互相攻伐的局面埋下了伏笔。

从西周到东周的转折点是个“冷笑话”: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骗得诸侯纷纷赶来,惹得褒姒哈哈大笑。周幽王很高兴,又多次点燃烽火。最终,犬戎真正来犯时,再点烽火已然没人来,周幽王被犬戎干死。这就是著名的“烽火戏诸侯”。自此,西周开始迁都到东边的洛阳,国势越来越颓废。

周天子的这种逗逼行为,不仅严重毁坏了自个在诸侯心目中的威信,也断送了西周的国运。有实力的诸侯开始崛起,建立起自己的霸权,开启了“春秋五霸”局面。

“春秋五霸”到底是哪五霸?版本很多,有两种说法比较正统。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囊公。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第一种说法文史资料中承认的比较多,第二种说法坊间流传的比较广。

“春秋五霸”中,齐桓公和晋文公入选是毫无争议的。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地,正儿八经的高富帅,齐桓公姜小白就是姜子牙的重孙。本来家底就殷实,加上姜小白还是个深明大义、知人善任的明主,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搞改革、促发展,国立想不强盛都难。举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名正言顺的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位于山西的晋国在晋武公时代就开始强大,到了晋文公开始称霸。曾多次打败楚、齐、秦等大国,灭掉三十多个小国。晋文公威名超过齐桓公,进入晋国长期称霸时期。

在晋国称王称霸的差不多同一时期,地处长江、汉水流域的楚国国力也在变的强大,经常北上与晋国争中原一哥。南蛮子楚国打架贼很,干掉四十多个国家,是春秋时期灭国最多的国家。气焰十分嚣张,曾一度打周天子的主意,“问鼎中原”的典故就出于此。到了楚庄王时期,打败晋国,称霸中原。

秦国偏于一隅,秦穆公时期任命百里奚等人,国势渐渐强大,曾打败过晋国,后接连干掉十几个戎族建立的小国,在函谷关以西称霸。

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两个霸主,不得不放在一起说。两国国土紧邻,算得上是世仇。在齐国当大哥的时候,吴越两国还是“和泥放炮”的小屁孩。到了晋楚争霸,晋国为了打败楚国,把楚国东边的吴国培养成了小弟,并且培养的非常成功。屁大点面积的吴国,没事就找疆土广阔的楚国开练,甚至把楚国差点干死。这其中不得不说人才的重要性,当时吴国有伍子胥和孙武,这俩牛逼哄哄的人物带领着吴国,愣是把五大三粗的楚国干趴下了。顿时,吴国一跃成为一霸。

到了越王勾践时期,又是给吴国送美女,又是“卧薪尝胆”,目的只有一个:复仇。吴王夫差天天醉心于美人西施,竟然还真让越国翻盘了。越国成为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当然,还有个宋囊公。这个宋囊公为啥会入选“五霸”呢?打架不行,国力也一般,也没啥牛逼人物,唯一的解释是:举行了会盟,得到了周天子的支持。面子上还是能说得过去的。不过放在这七个国家里,宋囊公是最没存在感的。事实上,历史中宋囊公确实是个愚蠢的家伙,能入选“五霸”,让很多史学家生疑。

这就是“春秋五霸”。有些史料中,不认可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理由是俩国只是在小范围强大,放到整个春秋版图中,并没有真正占领过中原。此理由小编不敢苟同。因为按照这个说法,秦穆公是不应该入选的。秦国只是在西方称霸,甚至根本没有深入过中原,谈不上服众。况且,吴越也并不是没有称霸中原。

有文献显示,在吴国、越国最鼎盛时期,都曾大会诸侯,共尊周天子,实力由此可见一斑。而且,第二种说法更符合历史实际情况,也是小编倾向的一种说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