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评价诸葛亮:“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
他认为诸葛亮的优势在于治军理民,短处便是不善于领兵对战。那么陈寿的评价是否公允呢?
现代对《诸葛亮传》的看法
现代对《诸葛亮传》有两种看法,差别主要集中于陈寿对诸葛亮的态度。
一、有人认为陈寿在黑诸葛亮,理由有以下两点:
1.私怨
陈寿的父亲曾是马谡参军。在街亭之战中,受马谡影响被惩罚。
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晋书·陈寿传》
陈寿自己也与诸葛亮有仇怨,不过这里有两个说法:
其一是陈寿曾在诸葛亮麾下做事,被诸葛亮打过。
寿曾为诸葛亮门下书佐,被挞百下,故其论武侯云‘应变将略,非其所长。《魏书·毛修之传》
其二是陈寿与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有仇怨。
《孙盛异同记》记载:陈寿尝为瞻吏,为瞻所辱。
不过诸葛亮死于年,那个时候陈寿不过一周岁,如何替诸葛亮做事。因此第二种说法比较可信些,陈寿曾在诸葛瑾手下做事。
到了唐代,《晋书·陈寿传》更是将其盖棺定论,将陈寿与诸葛家族的恩怨记了下来:
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2.政治抹黑
《三国志》成书于西晋司马炎时期,司马懿与诸葛亮之间“仇恨”很大。因此陈寿受晋朝“委托”来抹黑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二、陈寿对诸葛亮是“真爱”,理由有如下两点:
1.《诸葛亮》是《三国志》中少有的大传(多字)而且是独立传记。《三国志》中臣子独自立传的只有诸葛亮与陆逊,《诸葛亮传》的地位之高可见一斑。而且在二十四史中,臣子独自立传的也很少。
2.《诸葛亮中》有不少对诸葛亮的赞美之词。比如对诸葛亮的介绍“身长八尺,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等等,都是很高的赞美与评价。
在二十四史中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伟人必有奇貌。
比如刘备“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刘邦“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等等。仿佛这些人,没有令人惊奇的相貌就当不了帝王一样。
诸葛亮的八尺就符合“伟人”的特征。
那么陈寿究竟属于“黑”还是“粉”呢?我们先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看《诸葛亮传》。
司马炎心中的诸葛亮
我们从《三国志》中可以看出,陈寿写《诸葛亮传》是受了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和峤的命令。
中书监、中书令是中书省的正副长官。魏晋时期的中书省权势颇重,负责接收大臣上书,草拟皇帝诏令,参与国家机要,以及兼管修史。因此可见,陈寿写《诸葛亮传》并非为自己写,而是为了朝廷所写。
知道了陈寿的写作背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诸葛亮传》的政治风向了——它肯定是为晋室皇权所服务的。
二十四史又被成为国史。这个国史有两个意思:为“国”所写,即古代建立国号的各种朝代;由“国”所写,即这些史书都有国家政权所写。(当然《史记》例外)
史书是不能乱修乱写的,否则很有可能引来灾祸。东汉班固因私修史书,便被抓入大狱,若不是弟弟班超的营救,估计我们就看不到《后汉书》了。
北魏崔浩更因为修史被诛杀全族,甚至连累了范阳卢氏、河东柳氏以及太原郭氏。
这在晋朝同样适用,从上文对中书省职权介绍就可以看出对修史的重要性。晋朝将修史放到了与国家机要等同的地位。
若晋朝当权者仇恨蜀汉,那么陈寿哪怕再“粉”诸葛亮,也不敢冒着杀头的危险来美化诸葛。事实上却恰恰相反,晋武帝司马炎却十分推崇诸葛亮。
在《晋书·职官志》中“令勰受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遂以勰为殿中典兵中郎将,迁将军。”
陈勰因孰知诸葛亮“兵法”而别司马炎重用。
《汉晋春秋》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樊建(蜀汉降臣)为给事中,晋武帝问诸葛亮之治国,建对曰: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帝曰: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汉晋春秋》是东晋习凿齿所编撰,更是多次被裴松之引用,注解到《三国志》中,可信度比较高。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司马炎是十分推崇诸葛亮,甚至说出自己若有诸葛亮的辅助,自己就能多休息了。
司马炎这句话不仅对诸葛亮治国才能的肯定,更是透露出对诸葛亮掌权“放心”。司马氏是权臣篡位登基的,会对诸葛亮这样的权臣会放心?因为诸葛亮确实是如此做的,掌权一生,却不曾弄权。
这便是司马炎让陈寿写的《诸葛亮传》的根本目的了——为后世立一个“忠君”的榜样。
陈寿在《诸葛亮传》写到:臣寿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可见这篇传记最后肯定会让司马炎看。陈寿不敢也不能拿出一个不符合司马炎价值的诸葛亮出来。
诸葛亮受刘备托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形象,正是西晋皇权所需要的。曹篡汉、晋篡曹都是权臣踢走主君,自立为帝。“忠君”思想是魏晋时代大臣们最为缺少的东西。
司马炎为了晋朝统治,必须大力宣扬忠君思想,以此来杜绝权臣篡位。这个忠臣标杆便需要被立起来,还有比权倾蜀汉,却始终以臣子自居的诸葛亮更好的人选吗?
晋朝需要的是一个既忠君,关键时刻又能挽天倾的人物。
诸葛亮受命于“危急存亡之秋”,为了蜀汉数次北伐曹魏,希望以己之力来拯救蜀汉。晋朝统治需要诸葛亮式的人才,他的才能足以治理国家,他的性格足以让君主放心。诸葛亮简直就是历朝历代君主心目中的完美人才。
陈寿笔下的诸葛亮
如何了解一个人,我们一般是通过他做过的事情,来定论他的才能、性格等等。但陈寿《三国志》中的诸葛亮,很少有具体事情的描写。
诸葛亮政治才能很强,这是普遍都认可的,“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但都没有提到具体的举措。
对诸葛亮的军事行动的描写,则更是能省则省。比如数次伐魏就可以概括为:诸葛亮出兵,诸葛亮退兵,诸葛亮去世。这些都是十分空洞的描写。
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若没有对哈姆雷特的生活、经历的描写,我们从哪里寻找我们自己的哈姆雷特?
陈寿笔下的诸葛亮就是如此,将其具体的经历舍去,只剩下空洞的结果与结论,不给后人评判的机会。陈寿笔下的诸葛亮便是忠君、善于治民练兵、尤其不擅长军事。
因为君主们需要的是诸葛亮治国之才,军事才能是不需要的。陈寿自然把握住了司马炎的这一考虑,因此舍去了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肯定,只保留了政治才能,也就有了最后的评价。
这也是符合历代帝王需要的“诸葛亮”。
陈寿对诸葛亮的结局也早写明了原因:“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天命归于谁?自然是司马氏。关于这一点,陈寿也有所暗示。
司马懿在《诸葛亮传》中的唯一出场,便是诸葛亮死的时候,这就是天命有归的原因。否则让魏国头疼无比的诸葛亮,为何一碰到我们的司马宣王便死了,这不是天命什么是天命?
当然陈寿的《诸葛亮传》是比较符合事实的。因为他不敢糊弄司马炎。
司马炎若仅仅是为了塑造一个忠臣形象,可供选择的人就多了,不一定非得选诸葛亮。司马炎如此做只因为诸葛亮确实才能非凡,司马炎自己也确实推崇诸葛亮。
但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评价,我们就需要跳出陈寿的《诸葛亮传》,去全方面了解了。毕竟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是修史的晋朝所需要的,那么便用春秋笔法,一笔带过吧。
陈寿笔下的诸葛亮是出于政治需求,基本符合诸葛亮的实际情况,这是肯定。那么陈寿本人是不是不带任何偏见呢?我倒是认为陈寿对诸葛亮还是有点想法的。
为何如此说?《三国志》蜀书卷十记载着七个人,分别是刘封、彭羕、廖立、李严、刘琰、魏延、杨仪。这七人都是蜀汉失意人,而且或多或少都因诸葛亮而死,陈寿将其归为一传之中,其居心如何,大致也明了了。
尤其到了近代,对刘封、魏延同情的人,也转而怨起了诸葛亮。若说陈寿是无心之举,难道真这么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