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图书馆管理员是一个什么样的职务

哈尔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088710.html

#图书馆#

作者:傅安平

近二十年来,随着手机网上阅读的普及,以前一个很有意义的行业现在已经在大城小镇快消失了,那就是图书店和租书店。值得高兴的是,市场之外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学校图书馆仍在,学子们还可以自由借阅,那里成了纸书阅读最后的坚守之地。

我离开图书馆也有二十多年了,现在已经想不起最后一次借还图书的经历,但是仍然记得在中学小图书室借阅过学习书籍,和刚入大学时到图书馆馆长办公室办理借书证时的情景。我想不到馆长竟是一位非常和蔼、优雅的中年女士,听说她在学术上很有成就。大学期间,我对图书馆馆长比对其他学校领导都熟悉,几次进过她的办公室,那间堆满图书资料的小办公室藏在图书馆的回道角楼中,很是幽静。当然,图书馆里那些坐在服务台后面的图书管理员们,我更是忘不了,但他们每个人的具体样貌我现在是记不得了。毕业前按规定退还借书证后,我就再也没有自由选读许多纸书的机会。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在图书馆工作的管理员们,从事的真的是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也许他们的工资不高,但只要他们喜欢读书,就能得偿所愿,有机会读很多很多的好书,甚至他们的家属孩子也能从中受益。还有,从古代至今在图书馆管理员这个岗位上,真的是盛产名士大家,人才辈出,这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一)图书管理员中名人辈出

老子,他的《道德经》开创了中国道家文化,因为他,中华文明智慧才得以根本区别于其他各种文明智慧。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他是一个伟大的图书管理员,在图书管理员这个职业上可谓“老子天下第一”。还有一个道教人物彭祖,在商朝时也曾为守藏史,比老子更早,但他是近于传说中的人物。

荀子,曾游历过赵秦楚魏等强国,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国立社科院院长),这所学宫不但拥有齐国图书资源,也是学者聚集创作的地方,荀子的著作流传天下。

吕不韦,因为受“战国四公子”招揽文人著书立说的影响,他也建立文馆广招食客,编成《吕氏春秋》,吕氏文馆也是一座藏书馆。荀子和吕不韦,当时都身兼图书管理员的工作。

更巧的是,楚人李斯,先到齐国从荀子为师,后又到秦国成为吕不韦舍人,先后受益于稷下学宫和吕氏文馆。有在当时最负盛名的两所文馆学习过的经历,李斯终成秦国第一大丞相,建立丰功伟绩。

(司马迁)

到了西汉,又出现一位伟大的图书管理员,他就是司马迁。司马迁袭承父业担任太史令一职,掌管编写史事与天象历法,拥有皇家图书资源,后来他得以编写《史记》巨著。

文学家刘向,借着汉朝皇室宗亲的身份,管理着皇家藏书馆,学问渊博,对古籍的整理保存作出巨大贡献。刘向是中国图书目录学鼻祖,也是图书馆管理员的祖师爷。

终结西汉政权的王莽,曾任大夫,“校书天禄阁,谦恭好学”,他也当过图书馆管理员。

司马迁之后,东汉时另一位史家班固,曾在京都洛阳皇家校书部任职,拜为兰台令史,负责掌管和校定皇家图书,他是皇家图书管理员。

东汉时最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曾两次担任太史令,管理皇家图书,他正是在太史令任上制作出著名的浑天仪。另一位“造纸术”发明人蔡伦,曾在东观宫负责监管谒者、博士、良史们校正各种经史传记典籍,那儿是朝廷藏书之地。文学家蔡邕,也是一位藏书家,私家图书馆管理员,生平藏书万余卷,连女儿文姫、外甥羊祜都是才女才子,他的弟子曹操及曹丕、曹植都富有学识,想来当年从蔡邕家获益不少吧,曹操后来还不辞辛苦地为恩师从北方大漠之中救回文姫。

晋时陈寿,曾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也是图书管理员,著有《三国志》。

南北朝时科学家祖冲之,曾在“总明观”任职,这里相当于国家社科院,有大量藏书。

大唐一朝气象万千,图书馆事业得到发展,开始出现“书院”机构,有专职队伍负责管理朝廷藏书和校对书本,并兼具选拔人才,但不负责教学工作。宰相直接担任书院院长。韩愈曾任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柳宗元曾任秘书省校书郎,这两位唐代文学家都干过图书管理员工作。

到了北宋,由“昭文馆”“史馆”“集贤馆”三馆和“秘阁”“龙图阁”掌管图书、编修国史,通称馆阁,是大宋的国家图书馆。由于朝廷缺钱投入,民间私立书院开始出现,不但培选人才,也让学子有了聚读进升之地,比如著名的四大书院。范仲淹、朱熹都主管过书院工作。作为书院或藏书馆的负责人,自然是首席图书管理员,对管理藏书负有责任。书院具体管理藏书工作的图书管理员叫“掌书”,负责图书的保管和借阅。还有“书办”,掌管书院内各种卷宗、档案职事。曾为龙图阁直学士的司马光,也是皇家藏书馆管理员,他主持编写了专供皇家鉴读的《资治通鉴》。

到了南宋,依旧由三馆负责管理和校勘朝廷图书。这时随着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日臻成熟,纸质图书行业迅猛发展,朝廷藏书与私人藏书不计其数,图书管理员也就进入平民化时代。

明、清朝在“皇史宬”设有专职的朝廷藏书管理人员。皇帝的私人御书房一般由太监当值,太监当皇帝的图书管理员。纪晓岚历任武英殿纂修、功臣馆总纂、国史馆总纂和方略馆总纂,及《四库全书》总纂官,名副其实是大清大管家级别的图书管理员吧。

清朝之后,近代出现了一批干过图书馆管理员工作的名人,我们就更为熟悉了。

李大钊,他曾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是现代图书馆之父,他在任上和陈独秀共同创办《每周评论》,宣传进步思想。老人家(特指,你懂的,因为是违禁词,所以只好用这个词代替)、冼星海,都在北大图书馆当过图书馆助理员,以勤工助学,李大钊还是老人家的工作介绍人,老人家能走上革命的伟大道路与这段图书管理员经历有关。

梁启超曾担任京师图书馆(即北京图书馆)馆长,是近代图书馆事业的积极倡导者。陈景润和华罗庚两位大数学家,大作家沈从文、金庸、莫言等,都从事过图书馆管理员工作,以这项工作为谋生职业。金庸笔下武功封神级人物扫地僧,就是少林寺藏经阁的图书管理员,这种人物身份安排应该与金庸的工作经历有关,他心目中的图书馆管理员是最厉害也最平易的人物。我很仰慕的葛剑雄教授曾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学识非常渊博,也像一位扫地僧。

(二)图书管理员的职位设置

从古至今图书都是国家非常珍贵的财富资源,刘邦攻进秦国都城咸阳,萧何劝刘邦不要动珠宝美人,只拿走图书资料,贪婪好色的刘邦竟完全听从,由此可见一斑。所以负责管理国家图书的管理员们或者叫典籍官们,他们的职位可能不高,但责任非常重大。由于服务对象、工作内容与藏书地方等的不同,他们职位上也有过很多种不同的称呼。

春秋末期的老子,担任周朝王室藏书馆管理员,职务名称“守藏史”,“史”就是古代掌管记载史实的官,从这里可以想象老子平时的工作内容,就是保管那些“帛书”“简书”,也许还有龟甲文、金文资料,艺术藏品等,平时干些打扫灰尘、防止虫鼠与偷窃、整理图书、编写资料等工作。所以图书管理员不仅人要勤快,管理和校勘图书也需要深厚的知识储备与责任心。老子后来就是因为没管好图书,图书被人偷走,被罢免了守藏史一职,失去了铁饭碗。

秦朝时有“御史大夫”负责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汉代御史大夫的下属官员御史中丞,负责管理中央馆、图书馆,处理直达君主的一切奏章等。到晋以后,御史大夫不再负责文书工作。秦、汉时通晓史事的“博士”也负责掌管书籍文典工作。

唐代除了由宰相担任“学士知院”(书院院长),下面还设“副知院”(副院长),掌管刊印、校对、收藏各种书籍;“集贤学士”,负责推荐贤才;“直学士”,负责校对书籍;“侍读学士”,负责考证史籍中存在疑义问题;“修撰官”,负责编写历史,他们都是图书管理员。

北宋时期,置“昭文馆”“史馆”“集贤馆”三馆和“秘阁”“龙图阁”,负责掌管图书、编修国史,通称馆阁,可以算是大宋的国家图书馆。我们在文学、影视中经常听说的“龙图阁学士”“包龙图”就是皇家图书管理员。

唐、宋时除了公家、民间书院,还有翰林院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等职责,里面藏书丰富,专门供养文艺能人,比如白居易、欧阳修、苏轼、文彦博、司马光,王尧臣、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是朝廷的图书管理员。由于宋朝皇帝非常重视“文治”和图书整理工作,鼓励并赞助开办公、私图书馆,官员、民间广泛搜集图书以充盈图书馆,图书管理员数量也相应大量增加。

明朝“皇史宬”的藏书管理人员设有监官、监工,监官十余员,第一员监官提督皇史宬。清代由内阁满本房负责皇史宬藏书管理,下设守尉三人、守吏十六人,负责守卫和管理藏书。嘉庆年间,曾选派贝子以下的宗室官员负责管理朝廷藏书。著名的《四库全书》专门存放在文渊阁,由领阁事总司其责,下设提举阁事、直阁事、校理、检阅等职,他们都是专职图书管理员。

御书房是个统称,指皇帝读书学习专用的书房,历朝都有,西汉在天禄阁、石渠阁,唐朝在甘露殿,明代主要在景阳宫后殿,清乾隆以后主要是倦勤斋。御书房由太监当值,太监也就是皇帝的私人图书管理员。

(三)图书管理员真是一份好工作

负责图书资料管理,与负责宫廷机要文书,职责内容不一样,后者历史上比如由主书、令史、黄门侍郎、左右曹、书佐、尚书、秘书令、中书令等这些官职负责,对皇帝来说更为亲近和重要。

从上面讲到的那些历史名人图书管理员身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一些心得,不信可以从他们的具体人生经历中细细品来:

藏书馆是一个能让人的学识与修为得到飞速提升的地方。为什么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就是因为秀才拥有图书资源,能不断进行学习,觉悟天下事。

要想在文艺专业甚至人生前途上结出硕果,离不开藏书馆的帮助,哪怕是一间私人小书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司马迁还是司马光或其他人,他们能编成巨著、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巨量藏书的帮助。

藏书馆也是一个能结交到人中俊杰、时代先锋的好地方,因为优秀的人总会主动去找书读。

藏书馆不仅能惠及一人,往往也能惠及一个家族上下,家族中几代人才多出。

比如有篇《送东阳马生序》,就讲了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年轻时勤苦好学,大雪天冒着饥寒去远地富家藏书馆借阅图书的感人故事,读书能磨砺家族弟子的性情品格。

当然,现在社会发展到网络信息化时代,初进网络智能化时代,图书管理员都变成了应用软件智能管理,读书是便捷多了,但也更能锻炼一个人追求进步的意志与耐力,否则极容易懒惰,或浅读、滥读,读的也是无益之文、颓废之书。

高尔基有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图书管理员就是掌管那个阶梯的人,他们借着掌管阶梯之便利,可以有条件往上攀爬,也最容易收获成果,建立人生功业。

总之,图书管理员这份职业,很好地证明了一个非常朴素的真理:多读书是没错的!要想富,多修路;要想发,多读书,读书本来就是通往人生顶点必然的道路。

傅安平,年生,湖北黄冈人,工学本科。现自由职业,业余写作。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推荐:

尤二姐与贾琏:一个女子的真心真意,给了这本不堪的故事一丝美好

《红楼梦》里,嫡母对庶女有多冷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