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增订本考

论述题

1唐代三省制的内容和历史意义。[统考年研]

答:唐朝是宰相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宰相机构与名称多变且复杂。三省制度是在魏晋南北朝和隋朝时期逐渐形成的,到唐朝才真正得以确立。唐朝前期确立三省制,中后期为中书门下政事堂制。在唐代的中枢机构中,真正握有实权的是中书、门下、尚书三省。

(1)唐代三省制的内容

①中书省是秉承皇帝意旨掌管国家机要大事、发布政令的机构,其长官称中书令。

②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

③尚书省是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其长官称尚书令,左、右仆射为之副。

凡朝廷有军国大事,则中书出令(决策),门下封驳(审议),尚书受而行之(执行)。所以人们也简称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机构。又因尚书省下设有六部,故习称“三省六部制”。

(2)历史意义

①三省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三省制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起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③三省下属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上沿用这种制度。

2唐代后期工商税骤然兴起的背景、内容、意义。[北京大学年研]

答:(1)唐代后期工商税骤然兴起的背景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正常统治秩序被打乱,财政收支上矛盾重重,国家财政也基本上陷入崩溃境地,只能通过增辟农业税收之外的其他财源来弥补财政开支。从第五琦的榷盐法开始,包括了刘晏的财政整顿、杨炎的两税法,都增加了财政收入,同时也促进了工商业税的兴起。

(2)内容

①第五琦的榷盐法

榷盐法是唐中叶对盐就场专卖的制度。唐代食盐专卖始于肃宗,乾元元年(公元年)唐肃宗任命第五琦为盐铁铸钱使。第五琦作榷盐法,规定“凡产盐之地,均设盐官。盐户制盐立户籍,称亭户,国家免去亭户的徭役,所产的盐均由官府收购、运销,不准私买。”第五琦将食盐的产销环节全部控制在政府手里,对食盐实行辜榷制度,提高盐价,使得政府能从中牟利。但由于广置机构管理导致机构臃肿,管理费用增多,影响榷利的纯收入。

②刘晏整顿财政

a.改革榷盐法

刘晏在他主管的食海盐区,对第五琦推行的榷盐法作改革。他既坚持了原先的官营原则,又在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方面做了调整。刘晏用“官商分利”的禁榷制度取代了“官方专利”的禁榷制度,较好地适应了民间商业发展的趋势,因而“官商分利”的基本原则一直为后代封建政府的禁榷制度所沿承。

b.改革漕运

刘晏故意提高造船价格,留有羡余,避免因官吏贪污挪用公款而造成资金短缺,设法保证官造漕船的质量。刘晏雇佣水手,又在黄河沿岸六百里屯驻军队,防止漕粮被劫,从而完善了督航与护航的设施。

c.改革常平法

都畿道、河南道、淮南道、江南道、湖南道、荆南道、山南东道这些地区是中唐商品经济活跃的地方,这就为刘晏巧妙地运用“贸迁”之法理财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③杨炎的两税法

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量出以制入”,政府先预算开支以确定赋税总额;户税依据每户资产的多寡分九等征钱,户等高的征钱多,户等低的征钱少;对不定居的行商按三十分之一征税(后改为十分之一),使与定居的人负担大致均等;无论户税和地税,均按夏秋两季征收,夏税限六月纳毕,秋税限十一月纳毕。

(3)意义

唐政府的改革措施旨在缓解政府不堪的财政压力,但通过改革也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到唐朝后期,政府对工商业的管理日渐松弛,工商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工商业税兴起,成为后期唐政府财政开支的重要来源。

3根据考古资料,叙述齐家文化。[兰州大学年研]

答:齐家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文化,因首次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其年代距今约~年。齐家文化上承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境内的黄河、洮河、大夏河、渭河、湟水等流域,共发现遗址多处。

(1)文化类型

齐家文化根据地区的不同和文化特色的不同,一般分为三个类型,即七里墩类型、秦魏家类型、皇娘娘台类型。

(2)经济状况

齐家文化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各氏族都过着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齐家文化的主要农作物是粟,在大何庄遗址出土的陶罐中曾发现了这种粮食。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其次为骨角器。农业生产中挖土的工具主要是石铲和骨铲。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补充,畜牧业相当发达,从出土的动物骨骼得知,家畜以猪为主,还有羊、狗、牛、马等。手工业生产比马家窑文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制陶技术和纺织业进步明显,青铜冶炼技术开始推广,进入铜石并用阶段。

(3)陶器特色

齐家文化是以素陶为特征的文化,陶质精细,器型多样,主要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还有少量的灰陶。在临夏地区出土的齐家文化陶器主要为双耳罐、大口瓶、规、三耳罐等,还有形象的乌形壶等。在稀有的齐家彩陶上,用红彩或黑彩绘制简便的网格纹、菱形纹、波折纹等;在砂陶上有绳纹,附加堆纹等。而冶铜业的出现,表现出西北地区这一部族先民的杰出智慧与才能,是齐家文化对中华民族早期青铜器铸造和生产力发展的一项突出贡献。

(4)房屋墓葬

齐家文化最有特点的房屋建筑是“白灰面居室”,即在房内地面及墙壁下部抹一层白石灰面,以利隔潮,这在建筑史上是一大进步。在齐家文化的房屋周围,还分布着圆形、椭圆形的窑穴,以口小底大的袋状坑为主。齐家文化的墓葬形制以竖穴土坑墓为主,多呈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墓壁垂直平正,墓坑大小不一,最大的墓坑长达3米。

4请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田制的变化。[兰州大学年研]

答:按照时间顺序,我国古代主要的田制经历了如下变化:

(1)井田制

井田制是西周土地制度的主要构成形式,是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井田制在夏商两代已经实行,西周时期得到充分发展,周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再将所获的土地分封给卿大夫与士。井田制因此具有国家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土地不能随意转让和买卖,称为“田里不鬻”。自春秋战国时代,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国有制向土地私有制变化。

(2)名田制

名田制是秦汉时期以军功爵制为基础的,在地广人稀的条件下制定的有关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的制度。随着爵制的轻滥、人口的增加和垦田扩展的趋缓,名田制开始面临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合法”的土地兼并。当名田制的田宅标准越来越脱离现实,又不能根据形势而变革时,占田过限的违法土地兼并也就不可避免了。

(3)假民公田

东汉光武帝时,为解决流民问题,实行假民公田,将国有的荒地、苑囿包括山林川泽租借给流民进行生产。接受假田的人,在最初的三年可以享受免除租税的待遇,国家甚至可以贷给假借公田的农民种子和食粮以及耕具,但几年以后,就要缴纳40%以上的假税,并承担其他封建义务。租种公田的人实际上变成被束缚在国有土地上的国家佃农。通过假民公田,大量流民被安置,国家收入也得以增加。但是,假民公田既不能抑制豪强地主兼并土地,也不能阻止小农的破产。相反,在豪强地主把持政权的情况下,假与贫民的公田,同样会被兼并,而最终得利的依然是豪强。

(4)屯田制

常年的战乱使得中原地区民生凋敝,为恢复和发展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军需供应,公元年,曹操下令实行屯田,将流民按军事编制起来,垦荒种田,由政府提供农资,收成与官府四六分成,称为民屯。此外,曹操下令士兵屯田,称为军屯。屯田的施行,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占田荫客制

晋初社会经济和土地兼并有所发展,为加强对自耕农的控制,限制土地兼并,保证国家赋税徭役的征发,太康元年(年)西晋政府颁发占田课田令。规定:官吏按品级高低占有土地,同时荫蔽佃客和亲属作为其私属,从一品占田50顷依次递减至九品10顷,荫户自50户至1户不等。通过占田荫客制,士族门阀势力进一步发展。

(6)均田制

太和九年(年),北魏政府采纳汉族地主李安世的建议,颁布均田令。规定丁男(15岁以上)受露田40亩和桑田20亩或麻田10亩,妇女受露田20亩,麻田5亩。实际授田时,露天加倍,以备休耕。奴婢授田与平民数量同。耕牛每头受露田三十亩,限4牛。三口人给宅基地一亩,奴婢5口给1亩。狭乡之民可迁往宽乡受田,宽乡之民可任意垦耕。地方官吏随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刺史15顷,太守10顷,治中与别驾各8顷,县令与郡丞各6顷,离职时移交下任。随之出现的还有租庸调制,一直延续到唐朝改行两税法。

5列举四书五经,并对每一本书做介绍。[兰州大学年研]

答:(1)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

①《大学》

原本是《礼记》中一篇,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作,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②《中庸》

《中庸》为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著作,原为《礼记》之一篇,一般认为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随着义理之学的兴起,中庸学在宋代获得空前发展,北宋宋学发展时期的各学派都曾对《中庸》进行过研究或注释,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特别是经由程朱理学派的推崇尊奉,《中庸》单独成篇,并列为“四书”之一,对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元明清各代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③《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

④《孟子》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一部书,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①《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称为“毛诗”,《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②《尚书》

《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汇编,相传为孔子所编。春秋战国时称《书》,到了汉代,才改称《尚书》。《尚书》据说原有一百篇,秦代焚书后,汉初仅搜集到二十九篇,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为今文《尚书》;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十六篇,称为古文《尚书》,这十六篇不久亡佚。晋人伪造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又从今文《尚书》中析出数篇,连同原有的今文《尚书》共为五十八篇,也称古文《尚书》。

③《礼记》

《礼记》是战国到秦汉时期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虽只是解说《仪礼》之书,但由于涉及面广,其影响乃超出了《周礼》《仪礼》。《礼记》有两种传本,一种是戴德所编,有85篇,今存40篇,称《大戴礼记》;另一种,也便是我们所见的《礼记》,是戴德其侄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称《小戴礼记》。

④《周易》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中,被誉为诸经之首,也称《易经》。《周易》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是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它也是中医之子向更高层次学习的门槛。

⑤《春秋》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经过了孔子的编订。《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其中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以及谷梁喜《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格言联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