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寓言故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古代一句有名的谚语,他形容人鼠目寸光,对眼前的利益过分追逐,反而忽视了身后的危险。

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的这类人做出警告。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讲的便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有一次,吴王准备进攻楚国。他召集群臣,直接宣布了要去攻打楚国的决定。大臣们听到这个消息,就想提出反对。

吴王看到有人要反对自己,出兵攻打楚国,便警告左右大臣道:“倘若有谁执意劝阻我,便处死谁!”,众大臣面面相觑,却是不敢再上前劝阻了。

当时朝堂上有一位年轻的侍从,想要劝谏,却又因位卑言轻。而不敢有什么动作,这个侍从无意中发现了树上蝉的身影,他便想到一个好主意。

每天早晨,这个侍从,便手中拿着弹弓和弹丸,到吴王经常去的后花园,在树底下转来转去。弄得露水都打湿了他的衣鞋,

如此三日,他又在树下转悠时,吴王也来了,便问他说:“你每天早晨来这花园里干什么?什么原因使你的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你到底有什么事?”这个侍从对吴王道:“大王,您向那棵树上看,那里有一只蝉,却只顾着在那里不停地歌唱,吸着露水,却没有觉察到,有一只螳螂就在他身后,正屈着身子靠近蝉,想要捕捉它!”,,而螳螂一心想捕蝉,却没想到黄雀在它身边。而黄雀伸长了脖子,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已经在树下拿着弹弓对准它了。

蝉、螳螂、黄雀都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却不考虑自己身后的隐患!”,

吴王听到这里,便明白了青年侍从的用意,便取消了攻打楚国的计划。

这便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典故发生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时期,一直为后世所传诵,也成为了警醒后人的一个重要的谚语,让我们时刻不能掉以轻心,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身后的危险。

出自《刘向·说苑·第九卷·正谏》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注音版全套6册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拼音书籍寓言故事一二三年级课外书必读儿童读物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26.8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