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庸读吕札记11上读吕氏春秋当染

(克庸读《吕》札记11上——)

读《吕氏春秋当染》

◎墨子见染素丝而叹

原文:墨子见染素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以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而以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望、周公旦,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子,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夏桀染于干辛、歧踵戎,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周厉王染于虢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虢公鼓、祭公敦,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举天下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大意:墨子见染丝者而叹道:“素丝染于蓝颜料则成蓝色,染于黄颜料则成黄色,进入染缸中的颜色变了,所染素丝的颜色也随之而变,投入五种染缸就被染成五色的了。”所以浸染不可不慎。不仅仅染丝如此,国家同样也会受到薰染。舜被许由、伯阳薰染,禹被皋陶、伯益薰染,汤被伊尹、仲虺薰染,武王被太公望、周公旦薰染,这四位君王因所接受的薰染得当,故能以王道治理天下,而立为天子,功名广大可遮蔽天地。人们说起天下仁义的名人,一定会指出这四位君王。夏桀被干辛、歧踵戎熏染,殷纣被崇侯、恶来熏染,周厉王被虢公长父、荣夷终熏染,幽王被虢公鼓、祭公敦熏染,这四位君王,所受熏染不得当,故国破身亡,被天下耻笑。人们说起天下不讲仁义的耻辱之人,一定会指出这四位君王)。

周注:

染于苍:染于深青色颜料的(染缸)。主语“素丝”省略。

入者:所进入的(染缸)。

然:这样。

许由、伯阳:许由,字亦作“许繇”,古贤人,相传尧曾以天下让之,许由避而不受。伯阳,古贤人。相传为舜的七友之一。

皋陶、伯益:皋陶(yáo),相传为舜臣,掌刑狱之事,是与尧、舜、禹并列的“上古四圣”之一。伯益,相传为舜臣,亦古贤人。

伊尹、仲虺:伊尹,本是商汤之妻陪嫁的奴隶,后助汤伐夏桀、灭夏,成为商初贤相。仲虺(huǐ),商汤的左相,是商汤灭夏的主要辅佐者之一。

太公望、周公旦:太公望,即姜太公,辅助周武王灭殷。周公旦即周公,乃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曾辅佐武王伐纣,武王死后佐成王摄政,平定三叔之乱,奠定东南,制礼作乐,天下大治。

所染当:所受熏染得当。当,得当、适当。

功名蔽天地:意谓功名广大可包罗天地。蔽,遮蔽。

显人:有名气声望的人。

夏桀:夏朝末代君主的谥号为“桀”(《谥法》:“贼人多杀曰‘桀’”),夏桀荒淫暴虐无道,为成汤所败死于南巢,夏遂灭亡。

干辛、歧踵戎:其人其事不详,总之是夏桀之邪臣。

崇侯、恶来:商纣王的两个邪臣。崇侯向纣告密说,西伯(即后来的周文王)“将不利于帝”,鼓动囚西伯于羑里。恶来,商纣之邪臣,《墨子》:“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庄子》:恶来,“纣之嬣(盖‘佞’字之假借)臣”,高诱:恶来,“纣之谀丞”。

周厉王:西周第十位君主,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违背周人共同享有山林川泽的典章制度,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剥削人民。导致使百姓反叛,周厉王出逃,死于彘地,谥号“厉”。

虢公长父、荣夷终:周厉王的两个邪臣。虢公长父辅佐周厉王长期征伐淮夷,引发了“国人暴动”——后人把“国人暴动”称为“虢公长父之难”。荣夷终,厉王的宠臣。即提出国家实行山林川泽之“专利”的荣夷公。

幽王:即周幽王,他终日沉湎酒色,不理国事,为立褒姒而废申后、废太子宜臼,是西周的末代昏君,谥号“幽”(幽,昏暗不明)。

虢公鼓、祭公敦:虢公鼓,善谀好利,周幽王用为上卿;祭公敦,亦周幽王之臣,与虢公鼓勾结,皆善谀巧佞之人。

国残:犹言“国破”。

为天下僇:被天下所羞辱。为,被;僇(lù),《康熙字典》:僇,“辱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