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的“三孩政策”被顶上热搜,继前些年开放“二孩政策”之后,我国又加快了“三孩政策”的实施。对于国家的这项人口政策,网民们在网络上讨论得热火朝天,赞成者有之,批评者亦不少。
回首过去,人们不得不开始感叹,政策变化得真快,“独生子女”政策还映照在今天的中国年轻人身上,而现在,国家开始鼓励“多生多育”。
如果我们把这段岁月置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就会发现,这其实不足为奇。国家的人口生育政策作为一项现实性很强的政策,是会随着社会、国家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经历过上世纪“计划生育”的人,或许会对如今“鼓励多生多育”的政策感到无所适从,
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人口生育政策都是朝着鼓励生育的方向发展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即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应当算是一次偏离传统的特殊转变。
一、生育的优待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对于农业发展水平较低、生产技术较为落后的古代社会来说,发展农业最重要、也是最有利的因素就是人口。
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自然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家一户,自给自足。在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前提下,这便意味着,家庭的人口越多,则生产能力越强。
因此,在古代,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地促进人口增长,鼓励百姓多生多育。为此,他们制定了各种人口政策、经济政策、律令来达到这一目的。尽管每个朝代、每位统治者所颁布的政策在细节上都有所差异,但是在总的方向和思路上,古代的人口政策基本上都是一致的。
1、政府照顾孕妇
在古代社会,为了鼓励妇女生育,打消妇女的妊娠顾虑,政府对孕妇是照顾有加。
西周时候,妇女们在妊娠期间,如遇不适,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前往官方的医馆看病,而且是免费治疗,不收取任何费用。
并且在国中也就是周天子的直接辖区内,政府会派大夫定时定点去家中,询问孕妇的身体状况,做胎检。
齐国时候,政府还会给怀孕中的妇女发派物资,以示慰问。比如给孕妇送肉、送粮、送补药,让妇女们在妊娠期间作滋补身体之用。人文关怀可谓是十分到位了。
2、政府帮忙养孩子
古代时候,除了达官贵人可以不需要劳作,便能衣食无忧之外,普通百姓都是要参与到日常的农业生产中去的,特别是妇女,她们不仅要操持家事,还要哺育孩子,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很多时候,即便是妇女愿意生孩子,但是由于无力抚养,也会选择减少生养。为此,政府明确表态,只要你生,国家帮你养!
西周时,政府会专门给生育三个孩子的家庭免费配一个乳母,以减轻母亲的哺乳负担。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政府会给五个孩子的家庭派遣保姆,协助家中女主人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几乎历朝历代都会设“掌孤官”一职,这一职位主要负责解决孤儿们的生存问题。
在古代社会,不少儿童常因天灾人祸失去双亲,沦为孤儿,特别是在战乱频发的年代,这一群体的比重不在少数。
“掌孤官”的职责就是照顾社会的孤儿,为他们寻找寄养家庭,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在有些朝代,政府还会成立专门的福利机构,收养社会上的孤儿。
3、多生多奖
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时候,国家会给独生子女家庭发放补助,每人每年大概会有将近一千元。而在中国古代,政府对“生育后代”的奖励是很丰厚的。
越王勾践当年为了鼓励生育,就曾明确表示,妇女生育皆有奖励,生一个男孩,可以得到两壶酒、一条狗;生一个女孩,可以得到两壶酒,一头猪。
东汉时,政府曾颁布“胎养令”:刚刚完成妊娠的妇女,一年之内,可以按月从政府那领取定量的谷物、米和肉。
唐朝时期,唐太宗将地方的生育水平和生育状况纳入官员考核标准,所以,地方政府为了政绩,也会用各种方式奖励生育的家庭。
例如,分田给地。男女成婚时,政府会按例分田,一般情况下,结婚的男子可以分到公田八十亩,私田二十亩,女子则能分到田地三十亩。待夫妻生下孩子之后,政府又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田地。
古代政府奖励生育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基本原则就是:多生多奖,少生少得。
4、多生减税
古代家庭人口众多,一家一户少则九到十人,多则二三十人。诚然,这与中国古代实行“一夫多妾”的制度分不开。更主要的是因为古代社会多生孩子不仅意味着可以得到政府在物质上的奖励和帮助,更重要的是,还有机会减税免役。
众所周知,古代社会的赋税劳役是非常繁重的。拿劳役来说,有些朝代的百姓一个月要服十天徭役,这就意味着你这个月都没有机会给自己干活了,因为还要花二十天在路上奔波,普通百姓根本没时间从事自家的农业生产。
因此,古代政府为了鼓励百姓多生多育,常常会实行减税免役。
西汉初期,为了恢复生产,稳定国家,汉高祖曾颁布诏令,生两个孩子的家庭,两年内不用交税。
东汉时,政府允许准备生育的家庭当年不交税、不服劳役。
宋高宗时则通过给生孩子的家庭发放补助的形式,免除他们的徭役,因为宋朝时允许百姓以缴纳“免役钱”的方式免除劳役。
元、明两朝对育儿家庭的补助力度更大,不仅名目多,而且数额也更为可观。
等到清朝时,政府直接废除了人头税,这便意味着,百姓无需再因为家中人口而承担巨额税款。这样一来,百姓生育的欲望也就更加强烈了。
二、鼓励早婚,惩罚晚婚
政府除了直接奖励夫妻生育之外,还会通过鼓励百姓早婚的方式来促进人口的增长。古代社会的人均寿命不长,相应的,结婚年龄也比较提前。
例如,在宋朝,男子十五岁便可成家,女子十三岁便可嫁人。政府大力提倡适龄青年早婚早育,给予他们相应的政策优惠,比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分田分地、减免赋税之类的。
古代少有不婚的现象,所以,既然总是要结婚的,早结婚还能有那么多好处,谁不愿意呢?
政府的政策除了正面的鼓励之外,也有反面的惩戒。适婚单身者、长期不婚族、丁克家庭,这些群体在中国古代都是被政府视作影响人口增长的存在。
所以,政府对他们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收单身税,西汉时期,女子十五岁要是还不出嫁,税款增至五倍。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五倍的税款可以抵上半年的收成了。
甚至,如果你不结婚的话,还会连累你的父母。勾践就曾明文规定,女子十七岁不嫁人,父母应坐牢;男子二十岁不娶妻,父母也应坐牢。
因为子女不结婚,父母就要蒙受牢狱之灾,对于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来说,这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历朝历代所推行的鼓励人口生育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刺激民众生育欲望、促进人口增长的目的,满足了传统农业生产的需求,有利于古代中国农业文明的延续和发展。
清朝是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朝代,得益于人头税的废除,清朝人口实现了爆炸式的增长,一下子从七千多万激增至三亿,等到晚清,中国人口已经达到了四亿。在当时,放眼全球,这都是极为罕见的数字。
文/元气少女QMQ
参考资料:1、《我国古代的计生政策:鼓励生育》,张勇2、《中国古代的生育政策》,八面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