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少年早慧,比起他后来编撰了《资治通鉴》,人们记住他更多地因为他小时候为救落水同伴而搬起石头砸缸的故事。
这件事最早被记录在惠洪所著的《冷斋夜话》之中,不过正如大家了解到的故事那样,惠洪在他的著作中也仅仅写道司马光是如何救人,而只字未提被救的小孩是谁。
不过,这个被救的小孩还是有记可考的,他与成年之后的司马光之间又发生了什么呢,我们首先从司马光个人的成长与仕途说起。
从机智少年到一代名相司马光的少年时代多与读书相伴,他的先祖曾是西晋皇族,而父亲司马池也曾在朝中担任过兵部郎中和藏书阁顾问等朝廷要职。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能读懂《左氏春秋》,他很佩服春秋战国时代的明君和谋士,小小年纪他就知道要想成事,能力是一方面,还需要勇气和变通。
因此在玩伴落水之后,其他小朋友都选择飞快地逃跑,只有司马光沉着冷静,想到了用石头砸破水缸的方法救人。
正因为从小饱读群书,又善于思考,司马光二十岁的时候便中了进士,从此开启了自己的仕途人生。
司马光通读史书,在宋英宗的支持下编写了著名的《资治通鉴》作为帝王的言行指导。
不过司马光虽然有才华,但他的仕途也不是一路坦荡,在朝廷上他最大的对手便是北宋历史上有名的宰相王安石,两人因为政治主张不同经常在朝廷上打得不可开交。
司马光vs王安石王安石是主张变法的新派人物,而司马光在政治上则是保守派,王安石在经济和军事上大刀阔斧的改革让司马光感觉到了危机。
司马光认为改革应该有轻重缓急,要根据社会风气,通过礼教伦理来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王安石急于釜底抽薪般地整顿朝政,很可能会造成上层统治集团中权贵的叛乱,到时候非但改革不能成功,而且还会给朝廷和百姓带来灾难。
从初心来讲,王安石和司马光都是为了国计民生而考虑,可是司马光主张变革要循序渐进,比起王安石的变法主张,这足以看出司马光为人老成,考虑周全。
尽管后来司马光因政见不同退居洛阳,但王安石的变法改革也并未因为司马光的离开而取得成功。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他未能触及当时社会各个阶级间的根本矛盾,而只根据一些表面现祥做出相应改革。
改革最后,过真如司马光所预言的那样,造成了社会的动荡,甚至让部分地方的老百姓民不聊生。
砸缸后续小时候读书,总是给什么读什么,没有想过一个故事的后续如何,更没有意识去主动探索。
司马光生长于官宦世家,身边的玩伴自然也不是寻常百姓家的小孩,据考证,司马光救出的这个小孩复姓上官,名尚光,家中是光山县的望族。
如果按照民间话本故事的推演,这个大难不死的小孩以后必成大器,然后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之路,和司马光在官场上成为伙伴或是政敌。
但是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从来不会按照人们的想象去发展。上官尚光长大之后,虽然也读书参加了科举考试,但他的科举之路却并不顺利。
和绝大多数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一样,上官尚光最终没有取得功名,只是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粒沉默的沙石。
虽然是个普通人,但上官尚光并没有忘记儿时玩伴司马光对自己的救命之恩。当他长大之后,司马光已登第中榜,身份不可同日而语,两人的命运开始走向分歧,自然也没办法再以朋友的身份处而待之。
上官尚光自知不敢高攀,便在城西修建了一座“感恩亭”,时时打扫维护,以报答司马光对自己的救命之恩。
结语
为什么语文教材上没有告诉我们被救小孩的名字呢,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当我们步入社会之后就会知道。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滚滚的历史波涛之中留下姓名,夜空之中也只有那些最明亮的星星才能在人们的眼中闪耀。
成为一个普通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成为一个不知感恩的人。
司马光和王安石都因为自己的不平凡而在史书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而懂得知恩图报的上官尚光也在每一个了解砸缸后续的人们心中留下了名字。
无论身份如何,地位如何,只要愿意,善良就不会被社会的棱角所磨灭,诸如王安石司马光这样的大人物们,如果在仕途中忘记初心,就无法看见社会的真实,最终只会落得改革失败的下场。
参考:《冷斋夜话》《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