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乃是春秋五霸之首,在位时间最长,任用千古第一相管仲,君臣合心。齐桓公的贡献也最大,曾经尊王攘夷,九合诸侯而一匡天下。这么一位霸主为何死后六十七天无人收尸,而致尸虫顺着窗户往外爬呢?
齐桓公落得如此下场说起来也是自作自受,早年间齐桓公确实雄才大略,而且用人不疑,任用管仲为相时国事可以先报管仲再报齐桓公,就这份信任而言恐怕也唯有管仲才能得到。
人皆有百岁春秋,管仲临终前叮嘱齐桓公不得任用易牙、竖刁、开方,不但不能任用而且还要远离他们,这三个人譬如洪水猛兽,管仲在世时可以为齐桓公阻拦他们,可是如今他不在了,所以必须远离!
易牙,齐桓公曾经玩笑的和易牙说过天下美食我吃遍了,唯独没吃过人肉!易牙随即杀了自己孩子给齐桓公享用,齐桓公认为易牙是忠于自己胜于自己骨肉,管仲解释道是忠于寡人胜过了儿子吗?管仲解释道:人情最深也莫过于骨肉之情,骨肉至亲都不顾的人会对谁真正忠心?
竖刁,曾经为了能够长久侍奉在齐桓公身边不惜自宫,做了宦官,齐桓公认为这是忠于寡人胜过自己身体,管仲解释道人情最重也莫过于爱惜自己,自己都不爱惜他还会顾别人吗?
开方本来是卫国的长公子,可以继承魏国,可他宁可不要王位也要呆在齐国,连父母去世也未曾回国。齐桓公觉得这是忠于他胜过父母,管仲解释道人情最亲的莫过于父母,父母都不顾的人他会顾及谁呢?
这三人原本都是齐桓公身边的近臣,可是这三人再近还能比得过管仲吗?管仲的遗言齐桓公自然也遵循。齐桓公随即疏远这三人,并且将这三人都赶走了。
齐桓公虽然暂时听从了管仲的遗言,可没过多长时间便觉得没了这三人在身边日子过得索然无味,齐桓公随即想再将三人调回。鲍叔牙质问齐桓公忘了管仲遗言吗?可齐桓公却已自己老髦时日无多为由拒绝了鲍叔牙的劝谏。
易牙、竖刁、开方,三人重新回到齐桓公身边后便得大贵,而且越来越肆无忌惮。最后三人便筑高墙软禁了齐桓公,政令都是经三人手,而齐桓公连吃饭都成问题。
齐桓公早年间曾临幸过一个宫女,名为晏娥儿,她偷偷越过高墙看到了齐桓公,齐桓公此时骨瘦如柴,不能说是晚景凄凉而是根本就是非人的待遇。
齐桓公饿的前胸贴后背,晏娥儿随即端了碗粥,可是齐桓公连一口都没撒手人寰,临终前以布盖面,说道人若死而无知也就罢了,人若死而有知有有何面目见管仲?
齐桓公死后并没人知晓,而后齐桓公的几个儿子又各自争位根本不顾及齐桓公。齐桓公死后67天才被收殓,此时齐桓公已经高度腐烂,尸虫顺着窗户往外爬,岂不可悲?
倘若他当初听了管仲的遗言呢?倘若他听了鲍叔牙的劝谏呢?有此等下场也只能说自作自受!